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作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广东省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重任在肩,大有可为。
一方面,我们躬逢春风浩荡、气象万千的新时代,新时代广东文学的天地无比宽广。我们要扎实落实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胸怀“国之大者”,以“经济文章磨白昼”的壮志豪情,“关山万里作雄行”的觉悟担当,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让文艺创作既塑造人心,也塑造自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养德和修艺是分不开的。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我们要秉承“敢为天下先”的岭南文化精神,提高学养、涵养、修养,把文化底蕴转化为创作优势,多下苦功、多练真功,出精品、讲格调,营造蓬勃向上的文学新生态,把广东建设成与其经济地位相称、与文化强省相符的文学强省。
另一方面,我们身处海纳百川、百舸争流的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融通前途似海。要守望相助共画培根铸魂的“同心圆”,坚定文化自信,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以优秀中华文化、岭南文化为根基,弘扬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要同频共振谱好创新发展的“协奏曲”,在不断的融合互鉴中建立切实的文学合作机制,进一步推进大湾区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湾区文化软实力。要携手并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厚植深沉的家国情怀,运用湾区特色题材、湾区语言风范,表现创造奇迹、创业英雄、创新故事,提升思想高度、作品厚度、影响广度,孕育催生一批文质兼美的时代佳作。
广东省作协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文艺承担着成风化人的职责,“志高则言洁,志大则辞弘,志远则旨永”。我们要紧扣“做人的工作”,在保持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基础上,深化文学体制机制改革,守正创新,求真务实,办好“作家之家”,让“文学粤军”心有所属、情有所归。同时,借助层出不穷的科技成果、日新月异的数字赋能,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面对世界百年变局的加速演进,写好新现实,塑造新形象。
“朱旗画楫蔽江下,潮走万江飞水马。”新时代的风云激荡正在铺展恢宏画卷,新征程的非凡实践必定铸就壮丽史诗。让我们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用深情讲述“何以中国”“何以湾区”“何以广东”的丰富故事,以妙笔诠释“作家何为”“文学何为”“时代何为”的深沉力量,共同创造新时代广东文学百花竞放、云蒸霞蔚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