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文学评论

寓于游戏的智美习得

——读陈晖的桥梁书《苹果山庄樱桃谷》系列

□崔昕平

《苹果山庄樱桃谷》,陈晖著,董肖娴绘,童趣出版有限公司编,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2023年3月

《苹果山庄樱桃谷》(全4册)是儿童文学学者、图画书研究专家陈晖教授为低幼读者创作的桥梁书,也是一部欢乐温馨、意蕴丰富的幼儿文学佳作。

幼儿文学是儿童文学内部三层次(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与儿童受众的心理距离与传达儿童心性的纯粹性上来讲,幼儿文学是未分化时期儿童文学的主体,在文学整体性视野中最具独立品质。它是难度与意义并存的创作。一方面,幼儿文学是幼儿最早接触到的文学样式,文学熏陶、文化传达与情感、价值观陶冶的意义不言而喻;另一方面,幼儿文学需以清浅的语言承载丰富的内容,需规避复杂的叙事技法又不失叙事的吸引力,需以接近儿童口语的词汇量去创作故事又不失表达的生动性。陈晖在《苹果山庄樱桃谷》的创作中践行了自己对幼儿文学美学的理解,寻找到了一条颇具特色的传达路径。

从题材上看,《苹果山庄樱桃谷》属于童话中的动物童话——这也是幼儿读者最喜爱的一种童话文体,饱含了幼儿心中对万物生灵的好奇心与平等亲近的生命观。作品中,16个小动物的角色生动活泼,各具特色。作家适应幼儿的阅读接受特点,给每个动物角色赋予了角色特征。开篇介绍樱桃谷住户们的一段:“胖乎乎圆滚滚的小熊壮壮,慢吞吞懒洋洋的乌龟点点,胆小乖巧的小兔毛球,聪明伶俐的小鹿米米,活泼的小松鼠三三,淘气的小猴皮皮,漂亮的狐狸美美,勤劳的刺猬尖尖,整天吵闹的乌鸦瓜瓜和喜鹊花花”,简笔勾勒出角色形象,各具辨识度,富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这虽然是一部动物童话,可以做拟人化的想象创造,但作家在叙事过程中始终紧贴着小动物们的物性特征,包括写到小狼灰灰,也不回避他食肉动物的属性,力求带给幼儿读者不违和的动物认知。

作品描写了居住在苹果山庄的小狗团团和小猫兜兜与居住在樱桃谷的这一群动物小伙伴们一起“游戏”的故事。整部《苹果山庄樱桃谷》所写的二十几个故事,都是动物小伙伴们之间的“游戏”。作家笔下的小动物们,过着游戏性的欢乐生活。灵魂角色团团和兜兜做了这样的约定:早上谁先抢到秋千,这一天就听谁的,约定本身就是个游戏。无论团团主导或者兜兜主导的活动,运动会、躲猫猫等,也都是游戏。各种有趣的游戏花样频出,生动而且富有层次。对于作家而言,这颇具创作难度,而对于幼儿读者而言,恰恰是他们的生活常态,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主体,最易唤起他们的阅读共鸣。

当然,作家描写这些游戏的目的,绝不仅仅是模仿幼儿生活样态,或者以游戏宣泄幼儿的过剩精力,而是意在指向有意义的“习得”。幼儿们正是在一个个游戏中“习得”,通过一个个游戏活动成长的。因此,作家笔下,苹果山庄樱桃谷的游戏故事既相对独立,又以季节为时序,设计了情节的关联性,巧妙展现了森林里动物们的生活规律与习性。比如为逃家小鸡寻找住处的故事中,有许多动物常识的自然融入,最后找到最好的居住伙伴小兔毛球,还巧妙呼应了“鸡兔同笼”这个语言场景。《你是青蛙他是狼》里的青蛙波波,更是以一个问题见面礼“我和你哪里一样”“我和你哪里不一样”延伸出很多动物常识,都是既有趣又有意义的知识习得。

作为幼儿文学作品,陈晖的《苹果山庄樱桃谷》最为动人之处除了这些知识性的习得之外,还在于巧妙融入了许多善意的人生提点,引导幼儿读者发展感知美好生活、感知情感的能力。作品中,打秋千的小狗团团,感觉自己变成了“一只会飞的小狗”,感叹着“高处看见的风景,地面上哪能比!”小猫兜兜则喜欢在房顶上看更开阔的风景。作家以气质温润语言,随时随地注入美育的因子,赋予幼儿看向大千世界、感受世间美好的能力。作家还在这些游戏故事中引导幼儿感知爱、表达爱,一群小动物之间的“友情”描写很是细腻。小猫兜兜和主人出门的日子,小狗团团感觉没有兜兜一大早跟他抢秋千,秋千也不像平时那样好玩了。当兜兜外出回来时,团团特别开心,甚至主动打破规则说,上不上秋千架都算兜兜赢,去哪里都玩听它的。兜兜知道团团怕热,决定带着团团去樱桃谷的林荫里找小猴皮皮玩,道出了互爱的友谊真谛。作家还引导幼儿体会朋友之间分享的快乐,当团团看到天边彩虹时,不是驻足欣赏,而是飞奔回去,陪兜兜一起看。还有一个故事中,小兔毛球说要给兜兜一个惊喜,兜兜去见小兔毛球时,毛球却不在家,兜兜和团团担心极了,一路寻找。当它们终于在湖边碰面时,都特别高兴。毛球是因为与兜兜分享了发现的几条花瓣鱼而高兴,兜兜则因终于找到毛球并确认它的安全而高兴。作品道出朋友间的牵挂:“这是毛球给它的惊喜。毛球还不知道,兜兜已经悄悄地给了它很值得欢喜的回应——来自朋友的惦念:如果我们约了见面你没有出现,我必须知道你一切安好。”这些句子是暖心的引领与提点,还有许多游戏故事,如击鼓传花、游园会、游行等,也都有责任与爱的传递。互爱、诚实、守信,这些美好的友情描绘,展现了纯真友谊的模样。

尤为值得珍视的是,作家站在更高阔的视角,关怀每个不同的生命个体。比如写到小狼灰灰,作家写到,因为狼的物性,它常常是小伙伴们躲避的对象,有点接近于“反派”的角色定位。但作家没有简单地丑化与仇视,而是写得非常柔软。当小狼灰灰掉进冰窟窿里时,小伙伴们还是毫不犹豫齐心协力把它救了上来;而当小伙伴们捡到一条小船玩,在河里翻掉的危机时刻,是小狼灰灰果断出手相救。正当灰灰强行“霸占”这条船,读者打算给灰灰记上一笔劣迹时,小动物们却发现,灰灰将这只小船扣了过来,在自己独居的山顶做了他的房子。作家给予了珍贵而温柔的一笔:“即使是狼,也需要遮风避雨。”这是非常博爱的视角。

我很喜欢《苹果山庄樱桃谷》意味深长的结尾:小动物们来参观人类的苹果山庄,参观幼儿园,玩得很开心。兜兜问小兔毛球,愿意住在樱桃谷和还是苹果山庄,毛球“想都不用想就知道答案”,当然是樱桃谷。因为住在那里,“她才自由自在,才会是一只快乐的小兔子。”这也道出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止于欣赏,不要禁锢它们,让它们自由自在。这些都是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们要给予幼儿读者的宝贵而美好的“情感习得”。

(作者系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

2025-03-19 □崔昕平 ——读陈晖的桥梁书《苹果山庄樱桃谷》系列 1 1 文艺报 content78601.html 1 寓于游戏的智美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