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副刊

诗心剑胆一“义工”

——张诗剑印象

□杨际岚

张诗剑(左六)、曾敏之(左五)与作者(左三)20世纪90年代在福州

2024年5月13日,张诗剑先生与世长辞。13日深夜,获悉消息,受委托,我迅即代拟了一份讣告,心情至为哀痛。讣告中提到,“张诗剑先生是建树良多的著名诗人,是世界华语诗坛的优秀组织者,是香港文学事业的热忱推动者”“把毕生心血和全部精力奉献给钟爱的文学事业,他的突出贡献和巨大建树永远留存我们心中”——这样的认知,缘于我们数十年的交往。

张诗剑,本名张思鉴,福建长乐人,196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1978年定居香港,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有着多种头衔:既有区域性的,如香港作家联会副会长、香港文学促进协会创会会长、香港中华文化总会创会会长、《香港文学报》创办人;也有国际性的,如世界华文文学联会副会长、国际华文诗人笔会主席等,每一项都非“浪得虚名”。

早在20世纪80年代,张诗剑、陈娟、巴桐、盼耕等创办了龙香文学社(“香港文学促进协会”的前身),并先后创办了《香港文学报》和香港文学报社。香港作家联会于1988年创立,张诗剑热情投入,系领导成员之一。我曾多次赴港参加香港作家联会的活动,张诗剑、陈娟夫妇承担了具体会务,看到他们偌大年纪,还亲自到车站、酒店迎送,感动不已。

从龙香文学社到香港文学促进协会,从《香港文学报》到香港文学报社,诗剑先生从草创开始,三四十年持续付出,孜孜矻矻,甘苦寸心知。种种付出,非常人所能为。倘若盘点一下上述多种头衔,归结起来,全指向一处——文化“义工”。这位资深“义工”,在香港文坛几乎无人不知。红烛般的热忱,春蚕般的奉献,孺子牛般的勤勉,构成了诗剑先生特有的标识。办社团,办报纸,办出版,办活动……他无不亲力亲为。

耳闻目睹这一切,不禁让人感到,诗剑先生简直就像一台不知疲怠的永动机,不停不歇,无休无止。疫情期间,他回到家乡长乐,后来重返香港,之后再北上在女儿家疗治,直至安然辞世时,才让人恍然惊觉,“永动机”透支了、过度劳损了,到了特定时段也要歇息了。

夜深人静时,一件件往事在眼前掠过。

《台港文学选刊》创办于1984年9月,是我国第一家专门介绍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外华文作家作品的文学期刊。“瞭望台港社会的文学窗口,联系海峡两岸的文化纽带”,明确的办刊宗旨和刊物定位,决定了该刊与台港澳文坛、与海外华文文学界的紧密关联。创刊伊始,诗剑先生就给予全力支持。他热情地联络相关社团、机构,帮助联系作者,主动提供书、报、刊等有关资料。

1988年3月29日至4月12日,应香港作家联谊会(“香港作家联会”的前身)邀请,福建省文联书记处书记、省作协副主席兼《台港文学选刊》主编季仲和《福建文学》主编蔡海滨、《台港文学选刊》副主编的我访港。这是《台港文学选刊》创办后,首次派员访港。半个月行程中,参访了十多家团体、学校、出版单位,会见了数十位香港文友,举行了多场座谈和访谈,购买了一批文学作品。诗剑先生居中安排住所,联络各方,始终忙前忙后。自此,通过这道桥梁,两地的文学畅通无阻,不断开拓新局面。

1993年4月15日至25日,《台港文学选刊》文学访问团赴港、澳考察访问。其间,《台港文学选刊》联合香港《文学世界》《香港文学报》在香港北角福建同乡会会议厅联合举行“93文学讨论会”,当时主要的操盘手便是诗剑先生。

诗剑先生古道热肠,总是热忱于家乡的文化事业。由他出面牵线,2004年至2005年,福建省文联、台港文学选刊杂志社、香港文学报社、香港文艺报社等联合举办了以“倡导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保护自然”“繁荣创作、推出新人,加强两岸多地交流”为宗旨的散文诗征文活动,反响热烈,多位知名作家出席了相关活动。从征文谋划到颁奖活动,诗剑先生全程参与。

国际华文诗人笔会于1994年在深圳成立,诗剑先生任秘书长。洛夫、邹荻帆、犁青、野曼等相继离世后,诗剑先生不顾年迈体弱,毅然挺身而出,承担重责,倾注了大量心血。三十年间,先后举办24届笔会,他和诗友们把笔会办成了“诗歌嘉年华”。即便在疫情期间,笔会也未中断。2021年9月,第20届国际华文诗人笔会在长乐举行,为本届诗会先期准备的“国际诗林”《摩崖诗刻》大型工程,将国内外20位著名诗人的经典诗作雕刻于石碑,屹立于长乐山中。诗剑先生为诗碑谋划多年,见面时谈,电话里谈,后来又发来视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众所周知,办刊大不易。《台港文学选刊》一路走来,幸赖同仁们奖掖、扶助,诗剑先生助力尤著。他视彼此为“有如兄弟随行”,谦称“我会、我刊,不断获得长兄《台港文学选刊》的关怀和关注,或转刊消息,或转载作品”,“文情深深”。堪称诗剑先生代表作之一的长诗《香妃梦回》,原载《香港文汇报》,2003年于《台港文学选刊》刊发,陆续获内地多家重要刊物转载,广获好评,后收入《台港名家名作选读》(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和《闽派诗歌百年百人作品选》(海峡文艺出版社)。他的夫人陈娟女士,是香港知名小说家,其长篇小说《昙花梦》曾两度搬上荧屏,广受好评。2018年8月,“双梦楼”——张诗剑、陈娟文学馆在长乐一中落成。长乐是诗剑先生的家乡,诗剑先生夫妻早年曾在长乐一中工作。我与陈章汉等曾造访双梦楼,文学馆前厅展柜摆满了张诗剑和陈娟的著作和有关评论书籍,后厅大书柜里则排列了数百种海内外华文文学书刊,墙上挂满照片和书画作品,部分书画作品出自诗剑先生之手。“双梦齐辉”,无愧于他们文学建树的荣光。

翻找近年往来信息,看到诗剑先生的几条微信——

2021年8月18日:“疫情无情……千万小心。”

2021年11月11日:“际岚主席,听说章汉主席贵体欠康,念念!他的微信没有反应。”“我们很想去看望他,但这段时间我还没办法去。祝福他安康!”

2023年6月6日:“我和陈娟现在北京女儿开冰处治疗老病。”

2023年12月3日:“这张照片合影于何时何地何人何事?我只认得曾敏之和你名字,请你解释,好吗?我脑子退化好多。”

2024年5月2日,接到陈娟发来的微信:“国际华文诗人笔会要在浙江东衡村建纪念馆……诗剑病了,体很弱。”即使是诗剑先生卧床养病时,他还在心心念念着国际华文诗人笔会的工作。

近年来,诗剑先生身体欠佳,可从那些微信不难看出,他一如既往地记挂友人,记挂文学事业。上面提到的照片,是20世纪90年代,几位香港友人访福州时与《台港文学选刊》同仁的合影。上有曾敏之先生和张诗剑先生,如今均已先后辞世,但他们对于文友的关爱、对于文学的热忱,永远铭记在人们心里。

2025-03-24 □杨际岚 ——张诗剑印象 1 1 文艺报 content78612.html 1 诗心剑胆一“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