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新闻

记录一位战士大写的“真”与“诚”

《徐光耀日记》出版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举行

本报讯 今年是著名作家、“小兵张嘎之父”徐光耀100周岁诞辰,也是10卷本《徐光耀日记》出版十周年。4月20日,由《徐光耀日记》整理委员会和未来作家书院联合主办的“人庆百岁,书贺十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暨《徐光耀日记》出版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河北石家庄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中国作协原副主席高洪波、中国作协副主席莫言为此次会议致诗庆贺。100周岁的徐光耀以视频形式向与会嘉宾和当年参加日记整理的朋友表达问候和感谢。

据《徐光耀日记》整理委员会主任闻章介绍,徐光耀记日记始于1944年1月1日,那时徐光耀19岁,是抗战一线一名年轻的八路军战士。从那时到现在,徐光耀一生都坚持记日记。据统计,徐光耀现存日记总字数在一千万字以上。2006年左右,闻章为徐光耀创作《小兵张嘎之父——徐光耀心灵档案》一书时,了解到徐光耀日记的全部内容。在该书完成后,闻章更深刻洞察到徐光耀日记的历史价值。2013年,时任河北阅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的潘海波听闻此事后,迅速确定由其单位所属的《藏书报》牵头整理徐光耀日记。他们征得作者本人的授权后,动员、组织起一支2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并成立日记整理委员会。委员会用时两年,在2015年整理完成并正式出版了10卷本、440万字的《徐光耀日记》。

研讨会上,当年参与整理徐光耀日记工作的编辑回忆道,日记整理工程开始于2013年7月,志愿者团队分散在各处,分头整理和录入。因战争年代行踪不定、气氛紧张、纸张缺乏,徐光耀的日记本形形色色、大大小小,“从敌人那里缴获的、记账簿改的、白报纸订的,有的还遭到了水的侵袭”,写字用的墨水是用颜料沏的,字小如蚁,且字体多样,再加上专用术语、众多前后不统一的人名地名等,都造成了整理工作的极大难度。但也正是在这样的整理过程中,每个人仿佛亲身感受到过去的烽火时光与峥嵘岁月,大家也跟着日记中的徐光耀一同成长、一同经受历练。

与会学者认为,《徐光耀日记》内容涉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至改革开放等多个历史时期,记载的不仅是一位革命战士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更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主的伟大历史进程。10卷本的《徐光耀日记》是微观史的血肉标本,是记忆传承的鲜活载体,也是一座值得铭记的文学丰碑,具有历史、文学、党史文献和民俗学等多重学术价值。大家谈到,《徐光耀日记》展现了一位战士、一位作家赤诚的家国情怀和求真的心灵底色,阅读日记里不同时期的文字,时时能感到这位作家难以消磨的“真”,读者能通过日记里形象生动的记录,感动于他的诚挚、勇敢、重情义、不掩饰。《徐光耀日记》出版十年以来,以丰富的史料推动着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作家研究、思想史研究的深入和拓展,让更多学者能够深入了解这位革命战士的人生经历、文学创作和思想变迁,思考伟大历史进程中的作家担当与人民情怀。

2025-04-23 《徐光耀日记》出版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举行 1 1 文艺报 content78971.html 1 记录一位战士大写的“真”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