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凤凰书评

读懂蝴蝶

□韩沛华

蝴蝶自由而浪漫,它们身姿轻盈,与我们共享花的芬芳、草的清香。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在一些特定场景中,常见的蝴蝶种类往往是固定的:菜地里忙忙碌碌的,常常是黄白色的粉蝶;在柳树枝条间翩跹起舞的,是有着蓝紫色闪光的柳紫闪蛱蝶;在随处可见的酢浆草旁,小小的灰蝶上下翻飞……当我们静下心去探寻,就能发现其中的无穷趣味。

作者魏兰君将《寻蝶笔记——发现身边的蝴蝶家园》的书稿交给我时说:“不同植物的形态大小差异较大,受图书开本和美观的限制,大小可以适当调整。但蝴蝶的尺寸,我希望能与读者实际观察到的一致。”我爽快答应,并未觉得有何难度。然而,当魏老师的排版反馈意见返回后,我才意识到问题的棘手——她几乎在纸稿上标注修改了所有蝴蝶的尺寸。后来,她仍不放心,我便陪着她来到排版员的电脑前,拿着尺子反复比对,只为精准调整蝴蝶的尺寸。这一改,新的问题接踵而至:部分蝴蝶尺寸放大后,导致版面显得拥挤;而有些蝴蝶缩小后,又让版面显得空荡。为了保证图片与文字对应,我们不能调整它们的顺序。无奈之下,我们只好向本书设计师蒋佳佳老师求助,将这个难题交给了她。 好不容易完成版面修改,我送魏老师下楼时,目光忽然瞥见花坛里的藿香,兴奋地说:“这和咱们书里的一模一样!”魏老师也激动起来:“这些植物都是蝴蝶的寄主植物,能为不同种类的蝴蝶提供生存所需。咱们这本书,就是要带读者在城市绿化带、小公园里寻找对应的蝴蝶!”可惜当时正值深冬,蝴蝶早已不见踪影。

此前,蝴蝶于我而言只是个模糊的美丽符号——我欣赏它的翩跹,却从未关注过它们的生存处境与习性。作为这本书的首位读者,我最深的感悟是:这本书让我真正读懂了蝴蝶。拿到成品书时,春天悄然而至,我终于得以带着书走进公园,将书中的水彩画与现实场景一一对应。当我在花丛中找到一丛三色堇,翻开对应书页准备拍照时,微风忽然拂过,轻轻翻动书页。恰在此时,一只蛱蝶翩然落在花朵上——仔细辨认才发现,这正是书中记载的、以堇菜属植物为寄主的老豹蛱蝶!那一刻,感动与惊喜交织,让我深切感受到自然界的神奇与美好。

书中记录的蝴蝶大多并非稀有品种,而是生活中常见的“老朋友”:钟爱十字花科植物的菜粉蝶,喜欢在紫藤荫蔽下飞舞的尖翅银灰蝶,以及如同其寄主酸模般充满野性的红灰蝶。当我开始真正观察它们、关注它们的栖息环境时,才惊觉看似微小的蝴蝶,竟能在生态系统中掀起“风暴”。一株植物吸引蝴蝶驻足,捕食者随之而来,新的猎手又尾随其后……原来,城市绿化带这片小小的天地里,早已编织出一张环环相扣的生命之网。而那些曾被我们认为“影响版面美观”的密集插图,此刻看来恰似城市生态的缩影——每个生命都在有限的空间里,努力寻找生存的契机。

2025-05-21 □韩沛华 1 1 文艺报 content79344.html 1 读懂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