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版:专题

开创陕西文学发展新局面

□钱远刚

陕西一批老作家在全国颇有影响,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向柳青学习,这是对陕西作家的巨大鼓舞,为我们增添了工作的动力,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陕西追赶超越的征程上,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省委的要求,召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弘扬柳青创作精神研讨会,对于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大力弘扬柳青创作精神,不断开创陕西文学发展新局面。

长期以来,陕西大力研究柳青现象,不断弘扬柳青创作精神,特别是近年来全省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推进文学陕军再进军的部署,持续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采取抓首要、出人才、出精品、强评论、促改革等五大举措,全省文学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召开了全省文学陕军工作座谈会,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掀起了文学创作热潮。省委深改领导小组研究审批、出台了《陕西省作协深改工作方案》,推进延安市、铜川市、延川县等市县作协机构改革实现零的突破,陕西作家路遥获得了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改革先锋称号及中宣部等部委授予的最美奋斗者称号,陕西作家陈彦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陕西作家弋舟获得了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举办鲁迅文学院陕西作家班,全省10个地市70余名学员参加了鲁院陕西培训班。省委宣传部指导实施“百优作家”培训计划,不断推出新人新作。省委组织部加强对作家挂职锻炼支持。省财政加大了对文学事业的资金扶持。省发改委将陕西文学馆列入了全省重大建设的前期项目。省人社厅支持出台了文学创作专业职称评审条件试行。先后召开改革开放与路遥创作道路研讨会、纪念路遥诞辰70周年座谈会、陈忠实作品研讨会、红柯作品研讨会等高规格的文学创造研讨会。进一步凝聚文学发展的共识,大力开展深抓主题实践,加大了采风采访力度,推动出精品、出人才,仅去年发表作品800余篇部,获得荣誉及奖项40余次,文学陕军在全国影响力持续强劲,积极策划出版了《藏功记》《西迁人》《第一书记扶贫手记》《精耕记》《绿满秦巴》《脱贫英雄》等,《山本》《主角》等领先入选长篇小说年度金榜,《白鹿原》《浮躁》《人生》《平凡的世界》《秦腔》等分别入选全国知名榜单,《平凡的世界》《白鹿原》《柳青》《黄土高天》《初婚》《西京故事》等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电视剧、话剧获得成功。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彰显了作协干部的精气神。加强制度建设,出台推动“文学陕军再进军”工程的实施方案,建立推动文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新时代陕西文学高质量发展。

柳青的创作精神是陕西文学前进的旗帜,作家的学习标杆。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文化建设,特别是2015年2月来陕西视察时强调指出,扎实加强文化建设,要鼓励文化工作者像当年柳青、杜鹏程那样走进人民、了解人民、讴歌人民,创作出更好的精神食粮。柳青等陕西老一辈作家坚持文学创作始终同党领导下的革命建设伟大实践紧密相连,与人类美好的事业息息相关,和广大人民的命运休戚与共,处处体现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精神,展现了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新史诗的担当情怀,是新时代陕西文学前进的旗帜,陕西作家学习的标杆。

不忘初心使命,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柳青从一个贫苦的孩子有幸入校读书,成为文学青年,走上革命道路,在革命的战火中和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成为人民的作家。柳青的文学道路受到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指引,受到中外文学的影响,得到巴金等老一辈作家的鼓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现实主义风格,柳青始终不忘初心使命,始终对人民怀有赤子之情,始终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甘当人民的学生,保持人民作家的本色。柳青创作的《创业史》《种谷记》《铜墙铁壁》等长篇小说,都是现实主义题材讴歌时代、讴歌人民的心血之作,与时代同步伐,反映时代最强音,创作之树常青。柳青的创作始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建设时期,他都是积极工作、勇于实践、忘我创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文学成绩,发挥了文学的重要作用。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了写好战争题材的作品,他上过前线,经历过战火的洗礼。为了写好农村题材,柳青先后参加过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征兵征粮,为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新中国成立以后,他长期研究农村发展问题,学习借鉴国外等农村发展经验,为后来创作《创业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百炼成钢,用传世之心打造传世之作。柳青是有文学抱负的作家,他认为文学创作之所以叫创作,就是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独特的手法,潜心研究农村发展和从事农村题材的文学创作一直是他的心愿,柳青认为身处在自己要表现的人物生活环境中,是一个作家最佳的选择,要遵循艺术规律,体现艺术的本质,必须深入生活当中,接触生活的矛盾,才能真正把握住人物的思想情感、把握人物的心理活动。为了把参加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全过程写成一部大型的长篇小说,柳青回到了陕西安家落户。这不是一时的冲动,他要趁自己还跑得动,先写即将到来的新时代,否则会后悔的。1952年,柳青向组织申请,离开时任《中国青年报》的文艺副刊主编岗位,带着全家从北京回到陕西,开始了新的创作生活。他先后担任长安县委副书记,后又辞去副书记职务,落户皇甫村,在这里同农村群众一起生活工作长达14年,呕心沥血,用生命写作,完成了《创业史》第二部,成为文学经典,影响长盛不衰,为当代中国文学和陕西文学奠定了重要基础。

提高政治站位,让柳青创作精神放出时代光彩。

柳青等老一辈陕西作家,无论是在风起云涌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方兴未艾的新中国建立之初,还是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期,都能做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今天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广大陕西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坚持守正创新,在学习宣传贯彻柳青创作精神上取得新突破。省作协要大力学习、宣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柳青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省委书记胡和平的重要批示精神,落实好敬泽副主席、一兵部长的讲话要求,发挥柳青故居、柳青作家村、柳青传记、柳青年谱、柳青话剧、柳青电影等资源的作用,营造浓厚的宣传学习氛围,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精神实质,弘扬柳青文学创作的时代精神,推动陕西文学创作不断向高峰迈进,使我们的作家更加自觉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推动现实主义题材创作取得新的辉煌。认真总结陕西作家开展深抓工作的经验,落实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关于作家挂职锻炼的政策,实施省作协关于作家定点深入生活的举措,组织作家到省作协挂职锻炼。同时在生产一线建立一批作家创作基地,形成创作与现实的直通车,让更多的作家融入火热的现实生活,汲取时代精华,谱写伟大时代新史诗。

二是实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三年创作计划。在推动文学陕军再进军上取得新突破,坚持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从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寻找创作的主题,汲取创作的灵感,表现生活的底蕴,反映时代的气息,讴歌时代的风采,大力弘扬柳青创作精神,把加强现实主义题材作为重中之重,围绕创作主题安排深抓工作,提高文学创作的组织化程度,采取定主题、定作家、定项目的办法,组织骨干作家围绕陕西追赶超越、五个扎实、三个经济、五新战略任务、三大攻坚战、“一带一路”、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建功立业新时代等重大主题开展创作,形成出精品、出人才的良好机制,推动创作不断向高峰迈进,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要。

三是以评选柳青文学奖为抓手,在推动文学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坚持柳青文学奖作为政府文学奖的定位,用评奖立标杆,引导广大作家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定文化自信,加快走出去步伐,讲好中国故事、陕西故事,彰显新形象,树立柳青文学奖的品牌,鼓励体现新时代要求,体现深抓精神,鼓励体现“四个讴歌”的作品,鼓励用心、用情、用功创作,鼓励向大师学习,向经典看齐,克服浮躁,精益求精,搞好文艺评奖改革、树立正确的评奖导向,健全科学严密的评奖机制,确保评奖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借这次会议为东风,不忘文学初心,牢记文学使命,坚持新时代的要求,不断创作讴歌时代的作品,在弘扬柳青创作精神上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扎实推进文学陕军再进军,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9-12-30 □钱远刚 1 1 文艺报 content52874.html 1 开创陕西文学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