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新力量

文学与城市精神

现当代文学史上已有的经典之作,大多书写乡村。即便《子夜》《骆驼祥子》这样的作品,也多少有些站在乡村看城市的味道。很长一段时间里,乡村经验在道德和艺术上有着天然的“优越性”,研究者和读者很容易将文学的衰落和从乡村向城市的转变联系在一起,并尖锐诘问:为什么中国当代的文学,处理不好当下尤其是城市生活的经验?

这个诘问暗示着,相比其他艺术形式,文学有责任率先并且准确地指出当下生活中的“关节”,发现哪里有精妙的故事性,塑造出吸引共情的人物形象,如果做不到,意味文学没能理解时代。然而,隔上二三十年,谁都有理由说上一句:“大人,时代变了。”影视综艺、短视频、动漫、游戏早就没过了文学这块滩头,占据了大多数人的休闲生活。今天的人们感知时代的途径远比上个世纪丰富,否定文学很可能由于盲视,优秀的作品也很难走出小众的圈子。同时,追求文学层面的都市精神,很可能进入“骑驴找驴”的困境,我们大规模进入城市生活后,才对乡村文学的关注和认知明显上了一个台阶。相形之下,今天的文学中有没有城市精神?它和欧美文学或日本文学中的城市精神是否有本质差异?理解这些问题其实也需要时间和氛围上的“距离感”。

本期专栏我们邀请到了谢尚发、陈润庭、陈泽宇三位青年观察者,他们的文章着重在青年文学的范畴内,探讨文学与城市精神这一充满矛盾和张力的话题。——主持人 刘诗宇

2020-11-18 1 1 文艺报 content57259.html 1 文学与城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