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胡星亮教授主编的《影像中国与中国影像——百年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是一部学养深厚的电影史著作。全书篇幅大(共49万字),容量大(从1905年写到2005年),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电影发展历程和电影艺术创造。该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论述了1905—1979年的大陆电影,主要包括第一代导演电影艺术的艰难拓荒,第二代导演电影艺术的走向成熟和第三代导演电影艺术曲折中的发展;中编论述了1979-2005年的大陆电影,包括第四代导演、第五代导演和新生代导演不同的电影艺术追求及其审美创造;下编是1905—2005年的台港电影,分别论述这两个地域的电影历程、艺术追求和审美特点。
一部电影史的历史分期与作品阐述,取决于作者的电影观念,而电影观念又决定了作者从什么角度、以什么标准来书写电影史。该书就贯穿了胡星亮的电影观念和价值立场,具有鲜明的学术风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具有明确的学术追求。该书从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创造出发,勾勒百年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阐释中国电影的艺术创造,具有明确的学术追求:“坚持电影研究的艺术立场,强调电影表现社会人生的审美独特性,注重分析影像本体的艺术电影;坚持电影研究的人文立场,强调电影是反映社会人生、尤其是表现人的艺术,注重阐释人学内涵的现代电影;坚持电影研究的主体立场,强调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建构中的独创性和重要性,注重论述世界视野的民族电影。”该书正是以“影像本体”、“艺术电影”、“人学内涵”、“现代电影”、“世界视野”、“民族电影”等为核心概念,对百年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进行了新的整合。正是在这种电影观念的观照下,该书从精选的61位导演的62部电影中勾勒出百年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的脉络,并且在每一章的篇首和结尾,深入论析了每一代电影导演(或不同地域电影导演)对于“影像本体的艺术电影”、“人学内涵的现代电影”、“世界视野的民族电影”的美学追求与艺术创造,显示出著者宏阔的学术视野和开放的研究格局。
其次,是鲜明的现代价值立场。百年中国电影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其艺术追求屡屡遭遇社会、政治和商业、娱乐的强大阻力。该书对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的论述,坚持“艺术电影”、“现代电影”、“民族电影”的学术立场,强调中国现代民族电影的艺术创造,具有鲜明的现代价值立场。正是立足于现代电影的人学价值,该书在论述第四代导演时,指出第四代导演对于“人”的关注,他们是“用镜头来写人、写人的灵魂的”;也正是立足于现代电影的人学价值,该书论述香港电影,在指出香港独特的环境发展出成熟的商业电影类型的同时,重点分析了王家卫、许鞍华、陈果等的人文电影。同样地,在论述第五代导演的电影创作时,概括他们的电影在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时代背景下,“既是视觉革命意义上的艺术电影,又是包含丰富的现代精神和文化内涵的人文电影”,给予第五代导演的电影创作在人学内涵和影像本体美学方面的探索以高度的评价。当然,注重人学内涵、影像本体的中国现代电影同时又是富于民族特色的,所以该书对于百年中国现代电影的民族化创造——或曰中国现代民族电影的创造——也予以了充分阐释。例如,著者论述第二代导演的电影艺术创造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一大批具有独特风格、“典型中国式的”民族电影的产生,如吴永刚的《神女》、袁牧之的《马路天使》、蔡楚生的《一江春水向东流》、费穆的《小城之春》等作品;在论述台湾电影时,从1960年代的“健康写实主义”电影、1982年兴起的台湾新电影运动等历史流变中,也着重分析了台湾电影“对民族化艺术审美的建构”。正是立足于导演创造的现代性价值,才使得全书具有坚定的学术立场和审美评判,深入地言说了中国电影家是如何在世界视野中创建中国现代民族电影的。
再次,是认真严谨的学术态度。该书既注重文献史料,注重学术研究的历史感,努力将问题放回到历史情境中去审察,又注重运用理论去观照和阐释史料;既不是史料的堆砌,又不是脱离史料的无根之谈。全书以大量的文本阅读和个案研究为基础,既有细致的影片解读,又有深入的理论分析,阐释透彻且有说服力。如此,全书宏观把握与微观剖析相结合,史与论相结合,理论阐释与文本细读相结合,在具体导演及其影片的论述中揭示出了百年中国电影的精神内涵和艺术创造。这些,都体现了著者严格的史家眼光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总之,该书超越社会政治和商业娱乐的价值立场,力求秉持学术独立性,坚持现代性的价值取向,为中国电影史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书写风范。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电影研究跃上了一个新的学术高度,是百年中国电影研究的重要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