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艺术评论

一个“全新”的渔童形象

——观音乐儿童剧《渔童》

□余 非

自195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剪纸动画片《渔童》诞生以来,正义、善良的渔童便以“小英雄”的形象,留驻在无数人的成长记忆中。人们喜爱渔童,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形象亲切、可爱、活泼,更是因为他拥有一颗向真向善的心灵,而这颗心灵寄托的正是普通民众朴素的情感和道德诉求,凝结着民间的叙事智慧和价值判断。59年后,天津市儿童艺术剧团的艺术家们把渔童形象呈现在了舞台上。虽然依旧是熟悉的故事,但在变化了的时代和审美面前,《渔童》却有了不一样的讲述方式,一个更加丰富、立体、生动的渔童形象走进了当代孩子的内心。

一群勤劳的渔民,本靠打鱼为生,但自从洋人入侵,渔民们不经允许不准出海打鱼,并且要为洋人做劳工。劳工们忍气吞声盼着早一天干完活早一天能出海。然而,贪婪的洋人阿尔瓦无休止的掠夺中国的古董,劳工们只能无休止的工作……这是儿童剧《渔童》开场为我们展现的一幅时代图景。编剧董妮没有回避历史的苦难与艰难,她保留了原故事中爷爷被逼无奈,深夜偷偷出海打鱼获得鱼盆,洋人强行霸占鱼盆的主要情节,以此为基础,精心塑造了勇敢的海娃以及在逆境中生活成长的海藻、石蛋儿、二丫等儿童形象,实现了以成人为主要叙述视角的反压迫、反剥削的故事向儿童视角下童趣、童心的成长表达的转换。剧中的海娃可谓董妮创造的一个全新的舞台形象。他有点水成鱼的本领,有包治百病的神奇海药龙涎香,还有一支充满着魔力的鱼竿,他为受苦的百姓带来了生活的希望,也让阿尔瓦、税官、县官等贪婪者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这个形象并非仅仅停留在鱼宝盆里,不食人间烟火,而是生活在大海里、成长在孩子们之中。他懂得感恩,乐于助人,与小伙伴们结成了深厚的友谊;他有自己的小脾气、小情绪,但关键时刻敢于担当,充满爱心和正义感;他不惧困难,在压迫者面前不妥协、不低头,用智慧保护了渔民和国家的宝物。可以说,与传说中的神娃相比,剧中的渔童更像一个邻家大男孩,亲切、开朗、阳光,他身上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又有当下儿童成长急需的性格和精神养料。

剧作的结尾,在渔童的帮助和感召下,本来受欺压的渔民们渐渐挺直了腰杆,敢于为自己的生活和尊严奋起反抗。几经周折,最终大家众志成城夺回了被阿尔瓦搬上船的宝物,赶走了洋人。这样的结尾大快人心,也契合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价值理念。但是对于孩子而言,仅仅告诉他们善恶有别、正义必胜的观念,似乎还有些单薄。董妮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为此,她在剧中用相当的情节和场景表现了以爷爷为代表的渔民们的勤劳、坚强、不屈不挠,表现了他们面对困难永不低头、迎难而上的精神品质,刻画了渔童心灵的美好和单纯,展现了以海藻姑娘为代表的孩子们的善良与真诚,正是这些普通人身上的高贵品质和乐观主义精神,帮助他们战胜了一个个苦难,让虚伪、贪婪、蛮横的压迫者们无处遁形。“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苦水里我们长大,风雨浇不灭快乐的花。”如今大城市里的孩子已经很少能够理解苦难的含义了,即使有点困难也是家长帮着解决,但是编剧却用这些生动鲜活的人物告诉他们: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要战胜它们,离不开勤劳和智慧、团结与互助,更离不开奉献与关爱,这也是我们建设美好家园所必须的。

《渔童》的民间故事最早就流传于天津一带,此次创作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回归“故乡”,不仅剧本融入了天津历史和人文元素,导演齐丽华的二度创作也从地域元素和传统文化元素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让整场演出津味儿色彩浓郁、鲜活。首先,渔童的形象带有民间乡土气息,活泼、可爱的形象犹如杨柳青年画上的渔童,既熟悉可亲,又生活味儿十足。其中,渔童从鱼盆中跃出的场景可以说是全剧最富创意的地方。鱼盆发出绚烂的光芒,莲花竞相开放,在雾气中渔童站在莲芯上执竿垂钓,唱起了欢快的歌谣。这里,导演采用了杖头木偶的表现方式,用木偶的造型呈现渔童自由、欢愉的状态,为故事增添了不少奇幻色彩。其次,突出了大海的意象。天津临海,渔民靠海而生,大海滋养了天津人的胸怀和气质。剧中,爷爷深夜出海打鱼,与汹涌的海浪抗争;阿尔瓦逃跑时,咆哮的大海发出了愤怒的呼声,以及蓝色的舞台背景中流动的波浪线条营造的祥和氛围,共同呈现了大海的不同面孔,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那开放包容的胸襟、大义凛然的气魄和爱国诚信的精神,这也是对城市精神的一种形象表达。

当然,儿童剧《渔童》在形象塑造和舞台细节的处理上也有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的打磨,但是它在民间故事的舞台剧转化、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上提供的思路和实践,却是值得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重要的是不再亦步亦趋、照猫画虎,而是在吸收传统精华的基础上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才是儿童剧赢得孩子的关键。

2018-06-08 □余 非 ——观音乐儿童剧《渔童》 1 1 文艺报 content21796.html 1 一个“全新”的渔童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