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是捕捉人类心灵活动的高手,大到内心的波涛汹涌和瞬息万变,小到意识的触角在瞬间的细微震颤,心灵的种种画面和色彩都在作家的笔下展露无遗,既让我们有明察秋毫的洞悉,又有感同身受的体验,文学的魅力和阅读的快乐理应以此为前提。应该说,除了快乐、幸福、愤怒、悲伤等清晰明确的情绪表达,人的情绪更多地是处于一种平静模糊的灰色地带,其底色往往是不明朗的。而孤独,常常就会使人的情绪呈现出这样一种不明朗的底色。这本以《西西里柠檬》为题的短篇小说集,精彩纷呈地聚集了21个与孤独有关的故事。
孤独的字面意义指一个人的独处,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人们因某种处境而生发出的内心体验,也就是一种主观上与他人或社会隔离疏远的感觉和体验。在人类情绪的排列中,独孤更多的是表现负面和反向的情绪,它像一种无形的力量,左右我们眼里呈现的世界,让人感到寂寞、郁闷、焦虑、空虚、无助、冷漠甚至绝望,所以心理学家弗洛姆会认为,人也许能够忍受诸如饥饿或压迫等各种痛苦,却很难忍受所有痛苦中最痛苦的一种,那就是全然的孤独。也许正因如此,孤独成了文学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在与此相关的作品中,古今中外的作家为我们展现出了独孤与人类的相伴,对人类的摧残,甚至是吞噬。
孤独常常与爱密切相伴,成为文学中最常见的相关主题。在《西西里柠檬》中就有这样的故事:孤傲的爱米丽为独自陪伴死亡的爱人而与世隔绝,将爱与孤独的境界都推向了极致。在“不贞的妻子”渴望爱的眼里,孤独让世界呈现出了一幅多么丰富精彩的景象:长途汽车上一只瘦小的苍蝇,脸盆里的细沙,土墙上垂下来的发霉的蔷薇花,寒冷的夜空中随意飘荡又终归熄灭的星星……一切都因孤独而起。象征爱的“西西里柠檬”被心爱的女友所丢弃,深感被侮辱、被打败的长笛手密库乔完全被身处异乡暗夜的孤独所吞没;而缺失父爱的小女孩,在孤独中竟想象出一个奔跑的爸爸的形象。当然,令人陷入孤独的不仅仅有爱,还有成功与才华、衰老与疾病、失败与贫穷、另类与守旧等等,甚至还包括无聊与空虚。于是,我们在这本书里还可以看到因疾病衰老而孤独生活着的“渐渐凋谢的父亲”,看到不能在“音乐会”上打动观众而气绝身亡的歌者,看到贫穷的混血儿阿里的无助和孤独,看到写作才华不被认可的“天才”佐因卡的孤独,看到职业成功但无法回到真实世界的“演员”的孤独,孤独者还有曲高和寡的“跳芭蕾的吉小姐”,还有落寞孤独的“海上缉私人”,而认为“衣服就是生命”的拜物主义者甚至说购物是独孤的选择。可以说,这是一个孤独者的肖像画廊。
但是,纪伯伦也曾睿智地告诉我们:“孤独是忧愁的伴侣,也是精神活动的密友。”正是有了孤独,才有了它伴随着的回忆和自省、想象与向往,才会让我们努力在黑暗与绝望中寻找光明和希望。谁也不能否认,人的潜意识深处有我们称之为非理性的冲动和情感诱因,它会像精灵一样引导着我们的思绪飘飞起舞,也会像恶魔一般追击绞杀我们的理性,让我们需要以智慧和勇气与之抗争。孤独,便是人们意识深处这样一个精灵,它可以把人引向深渊绝境毁之灭之,也可以变为锻造锤炼之火使之升腾涅槃。我们也从中看到,正是在与孤独的角力中人的力量是如何得以彰显壮大。
(《西西里柠檬》,【美】威廉·福克纳等著,苏杭等译,苏玲编选,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