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屏幕上跳出这个词的时候,家里房子的样子,家人的面貌,家的气息同时让眼耳鼻舌身意全部兴奋起来。
谁会没有家呢?不仅人有,鸟、蜜蜂、兔子等动物,以至草木都有。狗、猪、鸡等牲畜还与人类一起组成跨界的共生之家。玉米、大豆、高粱,这些养人活命的庄稼,蒿、柳、棘荆,这些落户河滩野岭的草木,种子落下,便在田畴荒野繁殖生长出自然之家。
家是生命的养育地,种族的根基所在。
人们把出生地叫家乡,看“乡”字多像一条曲曲折折的绳子,四海为家的人,用这根“乡”的绳子系着,一头系住自己,一头系在家,飘多远都丢不了,灵魂能沿着绳索时时回来,带走解除“乡愁”的解药。省市县乡,村组街巷,家庭住址门牌号码,这些信息加上姓名,构成人独有的标识,于是每个人在世间有所凭依地生活着,稳稳当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带着家的自然基因,无法更改的秉性,回家的人就有了线索、指引,有了身属分别的证明。
家,标出了生命的坐标原点,是生命的原生地。家乡的范围大,但每个家有具体的不同。家门的颜色,打开门看到的第一张面孔,厨房飘出的味道,都是记忆最熟悉的部分,成为回家的动因和目的。人们从家开始,营建、转身、回归、出发,生命因家而生、而长,亦因家而累、而忧。天下之大,家庭各异,各自欢喜。
回家,成了每个人的必做之事,每个人的事,便是民之大事,国之大事。
回家指引着生活的方向。人的一生都在建设家园,寻屋求宇,为身心谋居所,一生走在为家而行的路上。回家让匆忙向前的人转身,让走得快的人慢下来,给走得快的人添加力量,给更多的普通人朴素的安然。家庭成员共同造就一个家,除了传承产业,还有血脉、亲情与家风。天天能回家的人拥有最大的人生财富,尤其在生活节奏迭代加速的当下。蜗牛时刻背着家走,可做爱家模范。心里有家、恋家的人,多心善,由己及人,围绕家定义的中心,生活一般不会出现大的偏差。有自作聪明的人家外建所谓“小家”,其实那不是家,是窝,非人所居。
回家是一种时间指向。人生有限,家见始终。早出晚归,节日团圆,这都是回家的时刻,指定的日子提醒人们回归生活的本质。踏着夕阳回家,不仅显现诗意的浪漫,更有悠远的世情延续缠绵。清明、中秋、春节这些时候,游子归来,是召唤,也是依恋。其实,回家不必刻意,凡是指定的时间,无不透出善意的提醒,提醒埋首于自己事情的人,要时时抬起头来,看看周围,看看变化,看看亲人,尽社会人之责,体血肉之情。
回家是一种精神状态。把自己放空,无需理由。将家之外的一切,放在家门外,回家就进入另一个世界,进入另一种状态。那个在门前徘徊的人,是什么阻止了他敲门的手?除了背叛,没有迈不过的家门槛。回家意味着放下,放得下,放得好,出门才好拿得起,拿得稳。回到家,有了原点,便有了起点,有了起点,也便有了相对的远方。回头看看,家是生命修行的道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滋味,何尝不是世间万物的味道。
家门永远对家人敞开,门内的怀抱有最适宜的温暖,微笑投入的人,享受人间的安逸。
不论身在何处,不论是贫穷或者富有,不论生或者死,家就在那里,等着你,等着我,等着亲人彼此的拥抱。
爆竹已经高喊游子的名字,梅花正在浓郁院落的气息,只差声声脚步,进门的一声呼唤,春天便回到了人间。
(作者系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七届高研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