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学评论

王大进的长枪短炮

□刘 琼

《眺望》《漂亮的疤痕》《像雪一样温暖》三本书像长枪短炮,掂在手里,从物理层面是沉甸甸的,文本的书写价值也是沉甸甸的。看完这些作品,我甚至会想王大进怎么就被忽略了?在出版和写作繁荣热闹的背景下,大量的作品其实都处于关注盲区,王大进的写作在当下城市文学写作中不是可有可无,尤其是短篇,有鲜明技术特色,有丰富精神信息,即便在文学高地江苏,也应受到关注。

长篇小说《眺望》,给我的第一感觉,可以与《人民的名义》互文。《人民的名义》是暴风雨的前台和正面,《眺望》是侧面,采用温婉、优雅甚至感伤的语调来写。在《人民的名义》中有一对由农家女成长起来的会唱《沙家滨》甚至能谈历史掌故的黄氏姐妹,她们从单纯美丽的农家女成长为权力中心或周边的花瓶、操控者,在《眺望》中,她们叫汤小兰。变化有的是尖锐和残酷的,是戏剧性的,但汤小兰的变化是缓慢的温水煮青蛙。温水,温度其实已经高了,但体感不明显。汤小兰这只生活在其中的青蛙,几乎是不知不觉地、宿命式地被引入到高危人群中,最后毁灭了。这样的温度,这种角度,是独特的有价值的观照。小家碧玉的汤小兰,独立、上进、有追求,包括读书、考学、求职、情感,她都试图通过个人的奋斗获得美好归宿。小说写她高考失学后进城打工,碰到了三个重要的人,影响了人生走向。一是城市创业者程蕊蕊,为她打开城市生活正面积极的一面,有了奋斗目标;二是野心勃勃城府太深的老板朗宇光,他既是时代的被虐者,也是时代的施虐者,是鱼缸里的斗鱼;三是年轻仕途有追求的杜怀民,与这个官员的特殊关系,最终导致两人的覆灭。这样一个大起大落的故事,叙事语调平和,不疾不除。平和中写出了一种巨大的覆灭力量,甚至写出了不可抗和宿命感。其中,汤小兰的覆灭是社会对她的掩埋,杜怀民的覆灭是源于人性中的自然性和动物性力量,是性欲的驱动。这部长篇跳出了通常的简单的道德框架,还原、探讨量变和质变的根源和过程。细节丰厚,有反思和反省,写出了悲剧感。不足之处,结构松紧不一,比如汤小兰和男朋友的关系前后过渡缺乏充足的逻辑。

王大进很会讲故事,表现在短篇中,有两个特点。一是故事富有传奇性,有合理的逻辑。所谓传奇性,超越平凡生活,超越平庸想象。比如,故事本身的发生有不一样的力量,《一个或两个男人的故事》《我要学萨克斯》《伤心的越轨》《钥匙》,都写非普通时间或者空间里发生的事情。变陌生感为魅力,从人性的特异性中发现共性,找到合理性。二是故事本身平常,走向不平凡。《孤独的邻居》写两个咫尺近邻的冲突、猜忌、对立、打架,此邻为壑,相互成了巨大压力,以致成为噩梦,直到一个人先死。这两篇小说有很明显的隐喻意义。《幸福的女人》从对手的保养起笔,写丈夫出轨后毫无察觉的林凤娇因为一场车祸,记忆力好起来,反而更加痛苦。毫无疑问,这也是一种影射。

变迁的乡村生活对人性的改造也写得入目三分。《葬礼》中顾家五个孩子因为老母亲的葬礼聚在一起,篇幅不算长,但许多人物形象呼之欲出,高潮迭起。其中,老二的妻子周芝兰可以说是笔墨要害。停灵是第一个高潮,周芝兰出面摆平矛盾,欲抑先扬。第二个高潮是未来的儿媳妇张珠来了,周芝兰价值感陡生。老二的情人张巧梅来帮忙,“她怎么来了?”周芝兰的眼里要冒出火来,形成第三个高潮。老三的妻子马桂英闹意见,第四个高潮,周不露声色。刘菊花骂张巧梅是第五个高潮,周芝兰本来还在为两个侄媳妇打架而感到难堪,突然听到刘菊花骂张巧梅,不由得精神一振。顾宝坤打刘菊花,刘自杀,第六个高潮。出殡前,周芝兰突然发了病。“她脸上除了哀伤,没有别的特别表情。她混在众多的妇女当中,眼神空洞”。一个温良传统的农妇在败坏的礼乐前崩溃了。

王大进心理描写特别是对女性心理的把握准确深刻,写出两性关糸的本质,有张爱玲之风,但又比张爱玲温厚、调子暖。比如《礼物》,写夫妻关系一旦发生裂痕,如“一道大坝要是决过堤了,再怎么拦截,也还是不如原来结实。”但最后的结局出人意料,丈夫居然穿着新皮鞋站了起来。为什么会有暖调?这是作家对于人性的体谅、懂得和怜悯。

2019-04-24 □刘 琼 1 1 文艺报 content49287.html 1 王大进的长枪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