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之光既是美术教育家,也是画家。其所涉足的艺术门类很广,速写、中国画、书法、篆刻、素描、水彩和油画均进入了他的视野范围。学人对杨之光的国画研究较多,而对于他的速写基本上没有涉猎。其实,杨之光的速写作品在数量上成为其艺术之最,据有人统计竟达到了数以万计,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我们已看不到了。好在1995年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杨之光速写》一书,我们借此有幸看到了杨之光不同题材速写的概貌。
舞台速写在杨之光的速写作品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些作品集中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到80年代以后逐步演变成为国画舞蹈系列。由此看来,他的舞蹈系列作品之成功,与早期大量的舞台速写的积累密不可分。
杨之光跳舞,也研究舞,他努力挖掘每个舞蹈者的特点。例如,巴基斯坦《捕蛇舞》中男子的小胡子和女子深凹的眼睛比较有特点,他就将其传神地表现出来。不同的舞蹈要采用不同画法。画速写的方法很多,叶浅予常用单线勾勒,黄胄多用复线,徐悲鸿则采用色纸加白粉的手法,这些画法在杨之光的速写中也多有采用。单线的画法有《双人舞》《白毛女》《上埃及舞》《欢庆驱鬼胜利舞》等,复线的画法有《思乡曲》《缅甸舞蹈》等,色纸白粉画法的有《缅甸长鼓舞》《荚琴演奏》等。杨之光还创造出剪影式速写,就是描绘人物的外形时,不被琐碎的衣纹所干扰,如巴基斯坦《捕蛇舞》既是一例。在工具上,他特别主张用毛笔,以增加速写的表现力。这些作品的杰出代表有《西班牙随想曲》《黑白协奏曲》等。
无论是“劲舞”,还是“曼舞”,对于画家来说都是转瞬即逝,描画舞蹈形象必须要善于“抢”,即迅速捕捉摄人心魂的瞬间画面。为此,杨之光在画双人舞时,先画一个主要的人物,另一个人物则靠默写完成,缅甸的《双人舞》就是如此。再如,对于一时画不完的,他采用分步骤的方法来画,先画前台的速写,然后又到后台补画速写,如《四个小天鹅》即是明证。这些舞蹈速写绝大部分省略了背景,这样既突出了主体,又节省了时间。在绘画技法方面,除了画线、画面或者线面结合的方法,比较特别的是,杨之光常常用剪影式的画法,即画人物的外轮廓线。
20世纪50年代,杨之光响应组织号召,前往基层劳动。他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参加了繁重的体力劳动,但仍然没有放弃速写,甚至在三五分钟的休息时间里也动手画速写。一年后,杨之光返回学校,其丰硕的艺术收获就是几大本“下放速写日记”。其中,他根据生产劳动和速写实践画出的名作《雪夜送饭》,获得了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奖。如果没有这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也不会有这件作品的诞生。
《杨之光速写》收录了这一时期的作品,再现了1958年杨之光在湖北潜江周矶农场劳动、学习、生活等情景。其中既有表现生活住所和反映生产劳动的作品、表现学习的作品,又有反映思念亲人的作品、反映娱乐生活的作品,其题材和内容十分丰富,记录了那些时日的艰辛与欢乐。限于条件,此时画家以铅笔为工具,与前面的舞台速写相比,基本都加上了背景的描写,画面更为丰富具体。这一时期的速写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有了配画诗。如作品《雁》所写的配画诗是:“雁儿雁儿停一停,给咱亲人捎个信。说我们的模样黑又壮,说我们挑锄铲割样样行。”表达了对新婚妻子的一往情深。
除舞台速写和下放速写日记之外,一般生活速写记录的不仅仅是人,还有动物禽鸟、花卉、山水等内容。比如,表现人物的有《新会葵艺厂火画老师傅》《收工回家后的第一个任务》《第一个到课堂》等,表现动物禽鸟的有牛群、猫、狗、翠鸟、麻雀等,表现花卉的有玉兰、迎春花等,表现山水的有三峡、松树等。另外,在画法上也与前面有很大的区别,不少速写下面都配上了技法的描述。如干湿笔的运用就是一例。
军旅题材是杨之光速写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品集中在上世纪60年代。其中有反映空勤部队训练的,如《看战果》《报告飞行情况》《地面表演》《看着陆成绩》《在苦练场上》《飞行大队长》等;有反映塔台指挥的,如《飞行演习总指挥台》《注意坡度》《记录成绩》等;有反映地勤保障工作的,如《飞机加油》《扫跑道》等。此外还有反映海军训练的内容,如《战舰》即是一例,该作品采用了毛笔的画法。表现军旅题材的作品大多采用单线描绘法,有少部分采用明暗法,背景也十分简略。作品在用笔上高度概括,做到笔简意长。
民族风情速写包括新疆地区速写、藏区速写两大部分。1978年10月,杨之光开始了边陲之行,他先是前往西南,从昆明到石林、思茅、西双版纳,再从澜沧江畔回到苍山洱海环绕的大理。1980年7月下旬,他又开始了西北边陲之行,先是到宁夏讲学、写生,接着到宁夏的中宁、大武、固原等地速写,然后取道甘肃,再由甘南藏族自治州前往天山脚下的喀什、阿克苏、南山、天池等地采风。在此期间,他创作了表现新疆地区的《卡克马克》《赶路的老人》《菊花台的毡房》《维吾尔族的孩子》《卖草药的维族老大爷》《好年成》《种哈密瓜的老人》《卖瓜的老人》等速写。在画法上,人物为单线直取,有些没有背景,有些则有。在《菊花台的毡房》这幅风景画中,森林用粗笔、重笔绘出,毡房、动物则以细笔、轻笔刻画,由此产生了黑与白的强烈对比。表现藏区的速写主要反映了藏区牧民的生产和生活场景,在画法上与新疆地区速写相似。《著名藏族老画工秦派》这幅作品具有独特之处,因为它用的是铁线描。
异域风情也是杨之光速写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其访问印度、尼泊尔、泰国等国的速写,涉及人物、建筑、风景、动物、花鸟等诸多题材。
总之,杨之光的速写用笔练达,造型概括,人物形象充满动势和运动感,其神态生动而传神,形简而意丰。这充分反映出他删繁就简、以一当十的艺术理念,具有独特的中国写意之精神,进而达到了形似与神似的完美统一。杨之光吞吐古今、中西合璧的艺术造诣与审美境界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其速写的多样性、丰富性和独创性对于当下美术创作如何创新和发展颇具启发意义与学术价值。他的速写艺术由物及心、以形达意,开启了灿烂的生命之光与艺术之光。斯人已去,风范犹存,谨以此文,以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