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说又称“微型小说”、“小小说”等,篇幅一般在1500字左右,是越来越受读者青睐的一种雅俗共赏的短小说。
从2013年到2019年,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已持续举办六届武陵国际微小说节,都取得了圆满成功,而且一届比一届办得好。
在这短短的6年里,武陵区成了中国微型小说(小小说)创作基地、《小说选刊》创作基地;在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都建立了《华文小小说》联络站;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中新社、香港《华人》杂志、美国《伊利华报》、加拿大网络电视台等国内外重要媒体公开发表有关武陵微小说的文学评论与通讯报道130多篇……现在,武陵国际微小说节和武陵微小说已成为影响广泛的文化品牌。
武陵区持续举办国际微小说节、成功打造武陵微小说文化品牌的主要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得益于领导重视。近6年来,武陵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武陵国际微小说节的举办和武陵微小说文化品牌建设。把微小说当成是重点与大力扶持的文学门类,把举办国际微小说节当成是推动区域文化走出全国走向世界的亮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努力促进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1、特别关注微小说事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武陵微小说繁荣兴盛,举办武陵国际微小说节才顺理成章。所以,武陵区委、区政府对武陵微小说格外关注。区委书记莫汉桃经常过问微小说作家的工作、生活和创作情况,也向常德市委书记周德睿汇报武陵微小说创作的重大成果。莫汉桃还为武陵区公开出版的《武陵微小说精选(汉英对照)》《武陵微小说评论集》等多套精装书作序。把武陵微小说精装书当作区里的文化礼品,赠送省市领导,以此宣传推广武陵微小说。“高起点,大手笔,中国一流,走向世界”则是前任武陵区委书记罗少挟给武陵国际微小说节所做的定位。常德市委宣传部部长胡丘陵,常德市文联党组书记封德军、主席杨莉,原武陵区人民政府区长廖可元,武陵区委副书记王先波、区委宣传部部长余习琼等市、区领导都给予武陵国际微小说节极大支持。
2、努力激励微小说创作。近6年来,为提高全区微小说创作水平,武陵区每年都要举办一次高规格的微小说创作笔会,邀请文学刊物主编、著名文学评论家或微小说名家当面指导武陵作者的微小说创作。每次举办此类活动,区政府都会给予财力支持。武陵区曾安排32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区委宣传部和区文联组织编辑并出版《武陵小小说经典(汉英对照)》与《中国小小说50强·武陵名家档案》两套精装书。据统计,截至目前,由区财政支持出版的武陵微小说集子就有20余本。为了激励武陵微小说创作多出成果出大成果,2018年年初,武陵区还制定下发《武陵微小说奖励实施办法(试行)》一文,扶持微小说创作。
3、真正厚爱微小说作家。武陵区委、区政府把微小说作家当成区里的宝贵精神财富,全力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倍感温暖。农民汤金泉是武陵区的微小说作家,虽然微小说创作有一定的影响和成果,但47岁了尚未有固定工作。出于对汤金泉的同情和对其微小说创作的支持,区里千方百计帮其解决实际生活困难。
二、得益于成果显赫。在武陵区文联的启发引领下,武陵微小说作家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创作成绩。
据统计,近6年来,武陵作家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微小说作品13000多篇,仅被《小说选刊》转载的就有36篇,占湖南全省微小说转载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选入《新中国七十年微小说精选》《当代中国经典小小说》等文学选本700多篇(次),出版个人微小说集40多部,获得《小说选刊》最受读者欢迎小说奖、小小说金麻雀奖、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一等奖、中国微型小说(小小说)年度评选一等奖、世界华文微型小说40年40位贡献奖等国际、国内微小说大奖50多次。现在,武陵区有微小说作者100人左右,经常创作、发表微小说的作家近20人。
正是在武陵微小说作家的努力创作中,武陵微小说现象已经形成,微小说成了武陵区闪亮的文化品牌和文化名片。
三、得益于服务到位。武陵微小说创作能取得优异成绩,也离不开武陵作协牵线搭桥、主动服务。2013年以来,武陵作协主要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培训微小说创作人才,提高微小说创作水平。
1、举办国内文学笔会。武陵作协坚持把“出力作,出人才”,繁荣区域文学创作作为工作重点,坚持每年至少举办一次以微小说为主的大型文学笔会,定期邀请省内外文学评论家、报刊负责人和副刊编辑来武陵区,为武陵微小说创作把脉,与武陵作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探讨。近6年,这类笔会共举办9次,邀请过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小说学会总评委李运抟,《小小说选刊》主编杨晓敏,《四川文学》副主编卓慧,《清明》杂志编审刘小林,《微型小说月报》编辑部主任尹全生,《新课程报·语文导刊》主编、语文教育家高长梅,《羊城晚报》副刊编辑张子秋等来武陵区培训作家作者。6年来,共邀请文学评论家、报刊杂志负责人、编辑33人次,培训作家作者267人次,集中培训时间29天。通过培训,武陵区作家作者的文学创作特别是微小说创作水平大幅提高。
2、开展中外文学交流。先后邀请过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世界语言文学系教授穆爱莉,韩国白石大学柳宽顺研究所所长、中文系教授柳泳夏,日本三重大学教授荒井茂夫等来武陵区,重点与武陵微小说作家白旭初、戴希、伍中正、聂鹏等面对面交流探讨微小说创作方方面面的问题,研究世界微小说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微小说创作取得成功的原因。以此为契机,武陵作协同时举办微小说培训班,共培训微小说作家作者近30人。穆爱莉教授回国后,在美国出版的微小说研究著作中介绍了武陵微小说创作成就。
3、组织区内文学座谈。6年来,武陵作协共组织举办区内作家、编辑创作座谈会50多次,作家、专家外地采访活动9次。培训作家作者900多人次。在一次微小说创作座谈会上,湖南文理学院中文系教授郭虹带头对武陵作家聂国骏的微小说作品《远村》进行点评后,12名微小说作家也分别发表读罢《远村》后的感受和建议。“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探讨很好,文友们都实话实说,为我修改、打磨文章提了不少热心并有见地的意见,让我豁然开朗!”活动结束后,聂国骏感慨地说。之后,他反复修改、精心打磨这篇微小说,终于使其顺利发表并被《小说选刊》转载。通过座谈、采访,作家们直抒胸臆,真诚沟通,相互切磋,收获较大。
四、得益于各方支持。通过积极争取,国内外相关各方对武陵区举办国际微小说节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1、领导专家热心给力。陈建功、白庚胜、叶辛、徐可、夏义生、夏一鸣、郏宗培、凌鼎年等领导和专家都曾担任由武陵区具体承办的微小说国际国内大赛的评委。
2、部门积极搭建平台。相关部门积极搭建活动平台,也为武陵国际微小说节增光添彩。例如:为了充分运用微小说大力推进法律知识的普及,中华全国法治新闻协会、中共湖南省委法治办、湖南省司法厅、常德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啄木鸟杂志社积极联合武陵区,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潇湘法治微小说全国征文大奖赛。湖南省司法厅给予了大赛资金支持。
为了努力抒写香港人求真向上的家国情怀,激励世界华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湖南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湖南省文联、香港特区政府驻湖南联络处、香港微型小说学会、常德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又积极联合武陵区,成功举办了“紫荆花开”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世界华文微小说征文大奖赛。湖南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给予了大赛资金支持。
为了繁荣微小说文体,促进海内外的文化、文学交流,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中国写作学会、中国作家网、中央新影集团中国微小说微电影创作联盟、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微文学与新读写”课题组、《微型小说月报》杂志社、北京寓乐世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也积极联合武陵区,成功举办了2018“武陵”杯·世界华语微型小说年度奖征集评选活动。
为了传播、弘扬“善德做人,勤廉做事”的“善德武陵”特色和核心文化,《小说选刊》杂志社和武陵区联办“‘善德武陵’杯·全国微小说精品奖”评选活动;为了向新中国70华诞献礼,又和武陵区联合,编辑出版《新中国七十年微小说精选》一书。
3、媒体扶持正当其时。近6年来,全国几乎所有微小说刊物都厚爱、栽培武陵微小说。全国有影响的文学刊物如《山东文学》《安徽文学》《天津文学》《小说月刊》《小说界》《短篇小说》《文学港》《芒种》《天池小小说》《红豆》《中国铁路文艺》《啄木鸟》等每年公开发表的武陵微小说作品都在2000篇左右;《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每年都要转载武陵区100篇以上的微小说作品。而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文化传媒》《湖南日报》等新闻媒体则对武陵区的微小说创作成就进行了及时和深入的宣传报道。媒体的热心扶持,促进了武陵微小说事业的发展,营造了浓厚的创作氛围。
4、国外推介影响良好。武陵微小说具有良好的国际影响,是办好武陵国际微小说节的必要条件。在这方面,国外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做了大量积极有益、富有成效的工作。
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会长、纽约商务传媒集团董事长、海外华文传媒协会副会长冰凌亲自撰文,在《华人》杂志上发表长篇通讯《武陵小小说是常德文化火山的一个喷发口》,大力宣传报道武陵微小说。与此同时,还把武陵区编辑出版的《武陵小小说精选(汉英对照)》《武陵小小说经典(汉英对照)》等地方微小说集,戴希、白旭初、伍中正等武陵作家个人微小说集,推荐给美国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图书馆收藏并使其成为美国名牌大学生学习中国文学特别是微小说的读本。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主席、美国T.J法学院中文教授李岘在把武陵微小说推荐给美国中文作家阅读的同时,又把美国的中文微小说推荐给武陵区的《华文小小说》杂志选登,仅2017年12月,他就向《华文小小说》推荐了9篇美国的中文微小说佳作。她说,很欣慰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的微小说征文活动与武陵微小说及《华文小小说》有了紧密互动。
加拿大网络电视台台长孙博是用网络电视宣传推介武陵微小说的。2017年以来,他在加拿大网络电视台已推介戴希的《特别赏赐》、唐静的《头炷香》、夏一刀的《野猪横行的日子》等武陵微小说作品50多篇,反响热烈。
韩国白石大学柳宽顺研究所所长、中文系教授柳泳夏则在中国语翻译实习课上带领他的中国语学系本科生每周选一篇中国微小说作品进行翻译,他说,韩国学生爱看中国微小说作品,读后受到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启迪。
新加坡作家协会会长希尼尔动员新加坡作家积极参加由武陵区举办的各种微小说大奖赛或向武陵区的《华文小小说》杂志投稿。新加坡作家刘少勇创作的微小说《门之痕》、林锦撰写的书评《点燃风中的小蜡烛》等都在《华文小小说》上刊登过,怀鹰的微小说《赎罪》、学枫的微小说《“甜蜜蜜”》还在武陵“德孝廉”小小说全国征文大奖赛中获得过优秀奖。
印尼华文写作者协会会长袁霓参加完第六届武陵国际微小说节,回国后就尝试把武陵作家戴希的获奖微小说《儿女》翻译成印尼文并改编拍摄成微电影。
五、得益于组织严密。只有组织严密,才能确保国际微小说节顺利并成功举办。为此我们作出如下努力:
制定好可操作方案。这个方案必须是任务到人、到部门、到单位、到时间,非常精准、非常细致、非常严格,易于操作的。每次制定这样的方案,武陵区文联都要花3个月左右的时间,听取和征求国内外、各部门各单位、相关组织、领导专家学者和作家等方方面面的意见与建议,不断修改、完善,尽量让大家满意。
建立严密的活动组织体系。每次举办国际微小说节前,武陵区都会建立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具体牵头的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宣传组、接待组、现场组、节目组、后勤组、联络组、文字组、会务组、安保组等若干工作组,每个工作组都明确组长、副组长和工作人员,每个人的工作都有明确的分工和要求。工作组领导和成员来自区委办、政府办、宣传部、政法委、接待办、机关事务办、区文联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工作和组织活动时,各工作组既分工又协作,既各司其责又紧密配合,既有条不紊又高效运转。
确保积极稳妥地实施方案。每届节会举办之前,武陵区都要召开至少两次工作调度会。每次调度会都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主持,在听取各工作组的工作汇报之后,区委副书记再严明职责纪律、提出工作要求,并解决实际问题。而日常工作则通过督导组定期或不定期的督导来推进。
六、得益于不断创新。每届武陵国际微小说节,我们既突出“微小说”主题,又力求活动内容与形式不断出新,以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第一届节会,我们举办了全国首家中国微型小说(小小说)创作基地落户武陵仪式和中国·武陵小小说现象高端论坛;第二届节会,我们举办了中国·武陵“德孝廉”小小说全国征文大奖赛颁奖大会暨2014中国小小说年会;第三届节会,我们举办了中国作家协会《小说选刊》创作基地和中国微电影创作基地落户武陵仪式;第四届节会,我们举办了中国·潇湘法治微小说全国征文大奖赛颁奖大会和“中国网微电影频道常德采编站”落户武陵仪式;第五届节会,我们举办了“紫荆花开”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世界华文微小说征文大奖赛颁奖大会;第六届节会,我们举办了2018“武陵”杯·世界华语微型小说年度奖和2018年“善德武陵”杯·全国微小说精品奖颁奖大会;召开了武陵微小说创作、微电影与微动漫发展研讨会。而节会上穿插的文艺演出等形式,有时以常德丝弦为主,有时以武陵地域歌舞为主,有时以湖南相声和花鼓戏为主,有时以播放微电影微动漫为主,有时也以国外或国内少数民族歌曲演唱为主,不拘一格,新颖别致。
(常德市武陵区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