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是自由的天地,婚姻是男女的围城。情感与婚姻,是创作永恒的命题。之所以创作这部《热爱》,就是想通过对家庭的剖析,对城市的观察,对人物的凝视,去捕捉生活中每一朵有意义的浪花,《热爱》从气质上来说是严肃的,但它的风格是幽默和欢乐的。这幽默和欢乐来自于时代的结构、人物的态度,所以从根本而言,它是一部喜剧,我希望效果是笑出腹肌的那种。但它不是原生态展现,不是生活的搅拌机,它的任务不是还原生活而是拓展生活,它试图使观众看到,在已有的生活之外,还有一种可能的生活,在已有的生活态度之外,还可以有另外的生活态度。《热爱》之新,就是用新的生活态度寻找新的生活意义。这部剧的故事发生地点主要在北京。但它不是一部单纯的京戏,也不是一部北方戏,我将它命名为一部四方戏。我希望通过对时代新的观察,拍出一部对应时代新的人物关系的戏。《热爱》说的是家,是情感,是婚姻,是我们每个人正在经历或将要经历或已经经历的故事。在这部《热爱》里,我们希望人们发现彼此,寻找自我,共振内心。
因此,在写下第一场戏之前,我先写了一句话:“拍一部好戏不难,难的是拍一部有价值观输出的好戏。”何谓价值观输出?是宏伟的主题和宏大的立意吗?不,我认为价值观输出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蕴藏在每一处情节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台词里。那么,《热爱》想要输出的价值观是什么?温暖纯良,爱与自由。
我做编剧入行至今,被人问过无数次同一个问题:你这个剧本的目标观众群是什么?《热爱》开笔是在2011年1月1日,2017年11月9号开机,播出是2019年12月1日。在这8年间,这个问题很多次摆到了我的面前,我总是很耐心地说:《热爱》的目标观众群是全人类。
曾几何时,这个行业里充斥着大数据创作,充斥着各类名词术语:男性向、女性向、甜宠、IP、CP等等。这些名词术语都是在《热爱》创作的8年间冒出来的,它直观反映了这8年间影视行业的喧嚣沉浮。《热爱》不跟这些词汇发生任何关系,因此,这8年,也是《热爱》艰难的8年。
在《热爱》中,我们用的都是合适的演员,没有用流量明星。所谓流量明星,就是有卖点的演员。所以,经常摆在我面前的另一个问题是:你们这个戏的卖点是什么?我的标准回答是:剧本。剧本剧本,一剧之本。《热爱》忠实剧作本身,相信它经得起长时间的检验。
《热爱》写了3个家庭的彼此渗透和融合。这3个家庭分别是3种风格:现实主义风格、实用主义风格和理想主义风格。这3种风格涵盖了大部分中国家庭。这3个家庭彼此间发生的故事如果用一个词概括,叫:建家大业。家是社会结构的最小单元,但它代表的是中国心事。在建设家庭的过程中,大家有矛盾,有妥协,也有包容。因此,我称之为大业。
回到写这个剧本之前,经常浮现在我眼前的是一段话和一句诗。可以说,正是这一段话和这一句诗使我保持了创作的热情。这段话来自余光中的一篇散文:“有那么一座城,锦盒一般珍藏着你半生的脚印和指纹,光荣和愤怒,温柔和伤心,珍藏着你一颗颗一粒粒不朽的记忆。家,便是那么一座城。”写这个剧本的时候,余光中先生还健在。现在余光中先生已经走了。但这个剧本却依然被余先生的余光笼罩。另一句诗是白居易写的:“灯火万家城四畔,一道星河水中央。”余光中先生给这个作品带来的是内容的温热,白居易带来的则是形式的美感。在此谢谢这两位先贤。
一部作品面世以后,需要它自己翻山越岭去寻找知音,去征服每一个跟它相遇的人。希望《热爱》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