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利时国宝级作家”雨果·克劳斯自传性质的代表作《比利时的哀愁》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出版于1983年的鸿篇巨著,被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库切称为“战后欧洲最伟大的小说之一”,是比利时文学乃至战后欧洲文学的巅峰之作,同时也是“期待译成中文的十部小说”之一。这是简体中文世界首度引进雨果·克劳斯的作品,由复旦大学青年学者、翻译家李双志倾力7年翻译完成,具有重要的文学和出版意义。
雨果·克劳斯是比利时国宝级作家,欧洲文学界和批评界公认他为战后比利时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已经被翻译为30多种语言。他同时也是诗人、剧作家、画家、翻译家、导演,以惊人的创作能量、多种文体的驾驭才华和挑战世俗的勇气蜚声文坛。因其作品照耀了战后艰难重建中的比利时,被誉为“比利时明亮的灯塔”。
《比利时的哀愁》分为上下两部(《哀愁》《比利时》),厚达758页,共有179个人物,恢弘磅礴,宛如史诗,诚如英国《卫报》所言,“它就像一部《尤利西斯》规模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2011年译林出版社注意到此书的中文简体版尚未引进,当年就拍板买下版权。由于原作语言隶属日耳曼语系,与德语有不少的亲缘性,决定采用德译本为底本,参照英译本翻译,最大限度确保中译本的质量。
比利时在漫长的中世纪及近代早期一直是低地国家,也即广义的尼德兰的一部分,夹在法国与德国之间,这种地缘状况造就了它的小国寡民的历史和现实处境。比利时内部分为讲荷兰语的北部地区和讲法语的南部瓦隆大区,以及讲德语的一小块东部地区。在政治和文化方面,它深受法国与德国的影响,处在两大强势文化的影响与夹击下,其身份总是模糊不清。《比利时的哀愁》即是以“二战”和纳粹统治为背景,借11岁少年路易斯的视角,勾勒出比利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生活画卷与复杂激进的岁月影像,并将荷兰语区与法语区、德语区的历史与文化冲突,以及身处“欧洲十字路口”的比利时人的身份焦虑刻画得入木三分,投注于那片弱小的国土之上一份悲悯与幽默。
雨果·克劳斯以率直与激情混融的强韧,借助讽谑的微妙,创造出光怪陆离的塞涅夫与伯塞茨两大家族及时代群像,笼罩在战时和战后的氛围下,家族及身边人因私利与欲望深陷修罗场,上演兴衰起落。倔强的路易斯目睹这一幕幕惊奇的情节发展,观察周遭变迁,出入不同阵营的同时也经历自己青春期的躁动与身体的变化,以鲜活的肉身感知比利时的这一个小角落里的人情波折、世态变迁。 (宋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