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世纪美术

一线通天地

——浅谈学书者“早遇明师、多读真迹”的重要性 □晏晓斐

黄庭坚《诸上座帖》(局部)

早在2009年9月30日,中国书法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遗文本中谈到: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的一种艺术实践,历经3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书法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我曾有幸全程参与中国书法的申遗工作,对古代书家流传世间的笔墨遗迹景仰不已。如何提炼古法,将是每一位书法艺术实践者避不过去的时代命题。

书法需要笔墨技巧作为支撑,表现共性与个性之美,共性中体现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认知程度,个性遵循作者的审美取向和真实情感,技道并进,方能见古人、见天地、见自己。所谓“见古人”就是指对古法的提炼,如能早些得到明师科学、体系、专业的指导,势必会少走很多弯路。

明师是指贤明的老师,明者照临四方,通理知微,明师实为德艺双馨之人。明师需靠自己用心寻觅,得遇机缘之后能随其左右,多听讲义、静观挥运,结合明师所行之是与点拨相授之宜,勤于临池之后必有大进。如寻明师不得,也需要进入一个相对纯粹且有一定学术氛围的艺术环境,相互切磋砥砺,亦有长进。

明师必有名,他们在当代书法研究、创作与教育领域都有自己的学术立场和艺术观点。他们有的侧重于古代经典法帖的写实临摹,有的注重汉字的造型训练,有的讲究大的章法关系,这正是对书法的用笔、结体、章法三要素不同视角的深入发掘,且都是提炼古法的范畴。除此以外,还要侧重于书法的艺术性、原创性和书法的文化特征以及字外功夫等。总之,教学形式和而不同,各有千秋。如要一探究竟,还需看落在纸上的笔墨气韵功夫,在专业领域的评价体系中,高下立判,公道自在人心。

魏晋是中国书法的高峰时期,也是中国书法的分水岭。魏晋以前,各种字体得以发展和完备,字体多取横势,中宫打开,宽博自在,注重“篆籀气”。魏晋以后,各种书体在每个时代都有其杰出的代表性书家,书体多取纵势,中宫多收,法度严谨,注重“书卷气”。清乾嘉时期,注重考据之学,其间形成了训诂之学与义理之学两种风格迥异的学术传统,加之各种碑碣相继出土,晚清碑学中兴,注重“金石气”。我的导师胡抗美指导我建立起书学体系的框架,指出一条“碑帖兼融、直追魏晋”的书学道路,平时督促我多体会篆籀用笔、多读书、多临帖。还有书法家王镛、曾翔也多次强调多写篆隶的重要性,无不对我产生重要影响。

所谓“一线通天地”,就是用笔的起承转合之道,表现出线的形象和法度,形象由笔法和墨法去控制,法度用力度和速度去控制。书法家邱振中曾提到,书法的形式语言便是线条的组织,线条是构成书法艺术形式的惟一手段,对线条的感受和认识成为深入,只有当线条获得足够的表现时,书写才成为艺术。古人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书法家手中的毛笔,乃是世间最为柔韧之物,取自狼毫、羊毫的刚柔相济之理,取自天上之烟变成墨,和以地上之水,写出了最宽阔、最柔润、最坚实的线条。线即用笔,起行收无不通着作者的心意,因为线受墨、墨又受笔,笔又受腕、腕又受心,所以心与笔合乃为正道,这就是万法归心。所以这一根线,不仅是打通天地宇宙的线,是打通古今的线,是打通五体的线,是打通书画印的线,也是打通理性和情感的一条生命线。

古人的真迹也就是一条线。至今我还清晰记得20年前在故宫读到黄庭坚《诸上座帖》的一幕,黄氏笔下柔润的用笔、从容的结体、跌宕的章法、自由的艺术气息,反复在我的脑海中呈现。时代在进步,现在社会信息资源发达了,大家可以在博物馆、美术馆、拍卖会、私人藏家处见到更多古人的精品杰作。我到国博工作以后,曾在藏品部担任碑帖库保管员,参与了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工作,亲手整理过一些碑帖文物,但在文物研究领域尚需深入。

碑帖是“碑类”(指碣石、摩崖、碑版、墓志、塔铭、造像题记、经幢、石阙铭等)和“帖类”(摹刻前人墨迹于石或木之上的拓本)的集合,碑帖的研究鉴定是研究碑帖拓本文物价值之学,主要针对其拓制年代真伪、递藏过程梳理、题跋鉴别真伪等核心问题进行研究。而艺术创作者多从墨气节奏、结字特征、款识装裱、纸墨材质、章法形式上观察文物细节,分辨其时代气息与艺术特征,从而得到启发。识真才能辨伪,辨伪就必须识真,鉴定的目的就在断真伪、明是非、判优劣。一是需要多读流传有序的真品;二是要进行必要的考证,不可孤立看待,其中包括纸质材料、文献史料等;三是科技检测手段。在所有文物鉴定中,尤以书画鉴定为最难。如此看来,碑帖书画的鉴定研究和书画的临创实践似乎是两个领域,但是古人强调学书必要多读真迹,从事书画鉴定者还需多做书画实践,两者之间应是相辅相成,而书画鉴定和书画创作都贵在“望气”。文物鉴定家史树青曾指出:鉴定书画应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为本,历史价值第一,艺术价值第二,标准不容移易。

“望气”二字,妙不可言,也是书画鉴定和书画创作的最高层级。吴湖帆鉴定书画真伪基本上继承了古代传统“望气”的鉴别方法,以气韵、笔墨感悟为主:“黄子久《砂碛图》,项氏天籁阁旧藏,后归王烟客,诸家推崇特甚,应是子久极品。余未见真迹,仅就故宫影本观之,殊薄弱无神,岂非项王递藏之本耶。董文敏《画禅室随笔》云:《砂碛图》无神气,可知董氏亦不以为然,殆非真迹也。”我一直觉得古人的真迹里住着古人的神韵和真气。这个真气除了有古人的运笔运思之真,还有时代经历中藏匿的时空之真,时空之真就是历代藏家的手汗味、微尘入墨的氧化之功,年代久远的碑帖字迹,火气全无,装裱材料、收藏印章与墨迹融为一体,共同经历了时代风云,说白一点就是那点“旧气”。比如,国博所藏黄庭坚的《行书青衣江题名卷》行书49个大字,每字一行,字径20厘米,其后书三行9个小字,是黄氏56岁时流寓四川南部戎州时所书传世墨迹最大的作品。原作中有的地方墨迹较淡,极个别地方有补笔,但是入笔精微,行笔遒劲,节奏从容,并非复制出版物一般漆黑发亮。细节的损失就是古人气息的流失,带给学书者很多理解上的偏差,当然,对古人的“误读”是一种可行的临摹方法,但是古迹之贵就贵在一个“真”字。

见人见真人,作品见真迹,如此才能开阔视野,证得古法,知其高妙。

2020-09-14 ——浅谈学书者“早遇明师、多读真迹”的重要性 □晏晓斐 1 1 文艺报 content56342.html 1 一线通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