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探讨文艺评论问题,有一个位置要找准,即我们现在是在一个什么背景下或者说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下来研究这个问题。从国家层面来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且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就是要在这样一个国内国际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充满了不确定因素的时点和大环境下,来考虑我们的文艺评论工作应该如何推进。这是我们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从现实的生态环境来说,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互联网或自媒体的时代,各位专家们的言论在这样的环境中会迅速地被放大或淹没。可以说,这样一种环境、生态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有些人不理解这样的生态,所以就会产生失落感。要知道现在的专家言论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在一个或几个有限的圈子里面被认可,而很难在整个社会层面形成全局性的影响力。我们必须且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不能坐而论道,不能一味地孤芳自赏,沉迷于自己的小圈子,沉迷于自己过去的辉煌。我们要回到地面,回到现实,感受我们每天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文艺评论要充分考虑到这种大环境的变化。我刚从《文艺报》转到出版社工作的时候,常常以过去形成的文艺观念来判断出版物,觉得这个文学作品相当好,认为它印十万册销十万册没问题。可是,当将之附诸实践时,却只是形成一堆库存。我就是因此而转变,从多几个维度思考问题。一要坚持专业水准,二要想想它会有多大的市场,它能给出版社的生存带来什么,尽量将这两个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由此,我想到文艺批评,因为这样一个环境、这样一种生态,它本是有多种类型、多种形态的。有学者们的学院派批评,也有互联网上普通读者和观众的即时点评,它们可能都是健康的批评生态中的组成部分,如果做不好也可能都不是。如果不尊重这样的现实,就会找不着方向。
我们现在之所以频繁地在研究文艺评论的问题,其实是因为有一点点焦虑,就是它的影响力在下降。至少和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相比,这种影响力绝不可同日而语。当然回过头来想,80年代那种影响力就正常吗?一篇文章就让作者名声大噪,这也不太正常。我们现在其实是回归到一个比较正常的位置上来了。当然,我们也并不是要以此为借口,放弃增强文艺评论影响力的实践。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建立起文艺评论与这个时代的关联。这个关联可以是比较直接的,也可以通过学术的表达来实现。现在有些评论与现实的关联太浅显、太粗暴,甚至有的还停留在孤芳自赏的小圈子里,全然不顾社会是什么样子、时代是什么样子、读者是什么态度、市场是什么反应等基本问题。总而言之,我们要立足于大背景,把自身的研究和我们置身的这个时代、我们所处的位置,很自然地找到一个联系点。这恐怕也是当前文艺评论需要着重考虑的一个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