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文学从产生之日起,便带上世界主义的性质。这不只在于由文言到白话的转变,更重要的是文学观念的革新。从此,出现了新的文体,新的主题,新的场景、人物和故事,于是一个新的文学时代开始了。
以文体论,所谓“文学革命”最早从诗和散文开始。小说是后发的,先是短篇,后是中篇和长篇,作者也日渐增多起来。由于五四的风气所致,早期小说的题材多囿于知识人的家庭冲突和感情生活;继“畸零人”之后,社会底层多种小人物出现了,广大农民的命运悲剧与农村中的阶级斗争进而扩张了小说的疆域;随后,城市工人与市民生活也相继进入了小说家的视野。小说以它的叙事性、故事性,先天地具有一种大众文化的要素,相较于诗和散文,影响更为迅捷和深广。
从小说的长度看,中篇介于短篇与长篇之间,但也因此兼具了两者的优长。由于具有相当的体量,中篇小说可以容纳更多的社会内容;又由于结构不太复杂而易于经营,所以,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小说家多有中篇之作。在我个人看来,论成就,或许略逊于长篇,但胜于短篇是肯定的。
1922年,鲁迅在报上连载《阿Q正传》。这是新文学运动发生以后的第一个中篇小说,在革命的大背景下,为国人的灵魂造像,形式之新,寓意之深,辉煌了整个文坛。阿Q,作为一个典型人物,在中国为广大的人们所熟知,他的“精神胜利法”成了一种国民性的“寓言”。在1920年代,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的作家创作颇丰,中篇小说作家有郁达夫、废名、许地山、茅盾,以及沅君、庐隐、丁玲等。郁达夫在五四文学中享有盛名。他的小说,最早创造了“零余者”的形象,其中自我暴露、性描写,在当时是惊世骇俗的,虽然有颓废的倾向,却不无反封建的进步意义。《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是他的代表性作品,打着时代特有的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双重烙印。在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作为刚刚觉醒的女性主义者,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恋爱的莎菲女士,结果陷入歧路彷徨、无从选择的困局之中,表现了一代五四新女性所面临的新观念与旧事物相冲突的尴尬处境。继鲁迅之后,一批乡土作家如台静农、蹇先艾、许钦文、王鲁彦等崛起于文坛,是当时的一个突出的文学现象,但他们的中篇佳作比较少。
至1930年代,作家队伍迅速扩大,而且明显地变得成熟起来。当时声势颇大的一支,被称为“左翼文学”。以左联为中心,小说作家有茅盾、柔石、蒋光慈、叶紫、张天翼、丁玲,外围有影响的还有萧军、萧红等。其中,中篇如《林家铺子》《二月》《丽莎的哀怨》《星》《八月的乡村》《生死场》,都是有影响的作品。茅盾素喜取景历史的大框架,早期较重人物的生理和心理描写,有点自然主义的味道,后来有更多的理性介入,重社会分析。《林家铺子》讲述杭嘉湖地区一个小店铺老板苦苦挣扎、终于破产的故事,同《春蚕》诸篇一起,展开20世纪30年代民族危难、民生凋敝的广阔的社会图景。《二月》是柔石的一部诗意作品。小说在一个江南小镇中引出陶岚的爱情、文嫂的悲剧,以及一个交头接耳、光怪陆离而又死气沉沉的社会。最后,主人公萧涧秋在流言的打击下,黯然离开小镇。作者以工妙的技巧,揭示了知识分子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进退失据的精神状态。蒋光慈的小说《丽莎的哀怨》《冲出云围的月亮》发表后,受到左翼作家的批判,影响轰动一时。其实“革命+恋爱”的创作模式,并不能遮掩小说所展露的人性的光辉。特别是在当时的特殊语境下,作者执著于对人的描写,对人性与环境的真实性呈现,是极为难得的。萧军和萧红是东北流亡作家,作品充满着一种家国之痛。《八月的乡村》以场景的连缀,展示了与日本和伪满洲国军队战斗的全貌。《生死场》超越民族和国家的界限,着眼于土地和人的生存。“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是贯穿全篇的主旋律。小说有着深厚的人本主义的内涵,带有启蒙的意义。
此外,还有一种文学,来自一批自由派作家、独立的作家、难以归类的作家,如老舍、巴金、沈从文等。他们在艺术上有着更为自觉的追求。沈从文自称“是个不想明白道理却永远为现象所倾心的人”。他倾情于“永远的湘西”,着意于表现自然之美与野蛮的力,叙述是沉静的,描写是细致的。一些残酷的血腥的故事,在他的笔下,也都往往转换成文化的美、诗意的美,而非伦理的美。这些创作特点体现在他的《边城》《长河》里。巴金早期的小说颇具政治色彩,如《灭亡》;而《憩园》则是一种挽歌调子,很个人化。施蛰存等一批上海作家则是另一种面貌,他们颇受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从事实验性写作。但值得指出的是,就1930年代的总体创作而言,左翼作家是一批青年叛逆者,敢于正视现实、反抗黑暗。虽然其中的一些作品因为过于直白地宣传意识形态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艺术的力量,但是左翼文学仍然不失为当时最为坚实锋锐的文学,是五四的“人的文学”的合理的延伸。
整个20世纪40年代社会动荡不安。这时,除了早年成名的作家继续进行创作之外,还有一些新进的作家作品,突出的有张爱玲的《金锁记》和路翎的《饥饿的郭素娥》等。张爱玲善于观察和描写人性幽暗的一面,《金锁记》可谓其代表作。路翎的《饥饿的郭素娥》何尝不是写人性,却是张扬的、光明的、美善的。在劳动妇女郭素娥的身上,不无精神奴役的创伤,却更多地表现出了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生命力。延安文学开拓出另一片天地:清新、简朴、颂歌式。丁玲的《在医院中》《我在霞村的时候》,以及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形态很不相同,但在文学史上都有着全新的意义。在丁玲这里,明显地带有五四时期的个人主义和女性主义的特征。赵树理的小说,可以说专写农村和农民,但不同于此前知识分子作家的乡土小说,强调的不是苦难,而是新生的活力和希望。其语言形式是民族的、传统的,结合现代小说的元素,有个人的创造性,但无疑更加切合时代的需要。所以,周扬高度评价赵树理的作品,称为“新文艺的方向”。
1949年以后,中国有了统一的文坛。在整个五六十年代,相较于长篇小说创作,中短篇小说显得颇为寥落。少数青年作者带有锐意的作品,如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较早表现反官僚主义的主题。老作家孙犁以一贯的诗性笔调写农业合作化运动。赵树理一直注目于农村中的“中间人物”。“文革”十年,文坛荒废,荆棘遍地。
“文革”结束以后,地下水喷出了地面。以短篇小说《伤痕》为标志的一种暴露性文学出现了。此时,一批带有创伤记忆的中篇如《天云山传奇》《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大墙下的红玉兰》《绿化树》《一个冬天的童话》《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同时问世。《绿化树》叙写的是右派章永璘被流放到西北劳改农场的经历,是张贤亮描写中国知识分子历史命运的一部力作。与其他“大墙文学”不同的是,作者突出地写了食和性。通过对主人公一系列忏悔、内疚、自省等心理活动的描写,对饥饿包括性饥饿的剖视,真实地再现了特定年代中的知识分子的苦难生活。作者还创作了系列类似的小说,名为“唯物论者的启示录”,对一代知识分子命运作了深入的反思。张弦的小说,对妇女形象的描写集中而出色。《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未亡人》《挣不断的红丝线》中的女性,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无论是少女还是寡妇,都是生活中的弱者,极左路线下的不幸者、失败者和牺牲者。驰骋文坛的,除了伤痕累累的老作家之外,又多出一支以知青作家为代表的新军,代表的作家作品有张承志的《北方的河》《黑骏马》、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阿城的《棋王》等。当时的作品或者表达青年一代被劫夺的苦痛,或者表现对土地和人民的皈依,都是去除了“瞒和骗”的写真实的作品。这时,关注现实生活的小说多起来了。无论是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还是谌容的《人到中年》、路遥的《人生》,都着意表现中国社会的困境,不曾回避转型时期的问题。《人到中年》通过中年眼科大夫陆文婷因工作和家庭负担过重,积劳成疾,濒临死亡的故事,揭示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现状,可谓切中时弊。小说创造了陆文婷这个悲剧性的英雄形象,富于艺术感染力,一经发表,立即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作家非常活跃,带来中篇小说空前的繁荣。这时,出现了重在表现人性的作品,如汪曾祺的《受戒》《大淖记事》、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还有史铁生的《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命若琴弦》等,显示了创作的多元化倾向。汪曾祺的小说创作起步于20世纪40年代,却因时代的劫难,空置几十年之后,终至大器晚成。他自称是“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小说多叙民间故事,十足的中国风。《大淖记事》乃短篇连缀,散文化、抒情性,气象阔大,尺幅千里,在他的作品中是有代表性的。
80年代中期,美学热、文化热兴起。在文学界,寻根文学、先锋小说应运而生。“寻根”本是现实问题的深化,然而,“寻”的结果,往往“超时代”,脱离现实政治。王安忆的《小鲍庄》,以多元的叙述视角,通过对淮北一个小村庄几户人家的命运,尤其是捞渣之死的描写,剖析了传统乡村的文化心理结构,内含对国民性及现实生活的双面批判。先锋小说在叙事上丰富了中国小说,但是由于欠缺坚实的人生体验,缺乏厚重感。
到了90年代,中篇小说创作进入低落、平稳的状态。这时,作家或者倡言“新写实主义”,“分享艰难”,或者标榜“个人化叙事”,暴露隐私。无论回归正统还是偏离正统,都意味着文学进入了一个思想淡出、收敛锋芒的时期。王朔是一个异类,嘲弄一切,否弃一切。他的作品,容易让人想起鲁迅的名文《流氓的变迁》,却也不失其解构的意义。这时,有不少作家致力于历史题材的书写或改写。莫言的《红高粱》写抗战时期的民众抗争,格非的《迷舟》写北伐战事,从叙述学的角度看,明显是另辟蹊径的。苏童的《妻妾成群》写的是大家族的妇女生活。在大宅门内,正妻看透世事,转而信佛;小妾却互相倾轧,死的死,疯的疯。这些女人都需要依附主子而活,互相迫害成为常态,不失为一个古老的男权社会的象征。尤凤伟的《小灯》和林白的《回廊之椅》写历史运动,视角不同,笔调也很不一样。尤凤伟重写实,重细节,笔力雄健;林白则往往避实就虚,描写多带诗性,比较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等经典作品,却都是带有颠覆性的叙述。贾平凹有一个关于土匪生活的中篇系列,艺术上很有特色。现实题材中,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刘庆邦的《到城里去》、迟子建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以及胡学文的乡土故事、徐则臣的北漂系列,多向写出新时期的现实人生。还有一些关于官场、矿区、大学教育体制,以及现代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些重大的社会事件和现象,都在中篇创作中有所反映。
100年来,经过时间的淘洗,积累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中篇小说。“百年中篇典藏”按现代到当代的不同时段,从中遴选出24部作品,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宗旨是,使读者对具体的作家、作品,乃至100年来中篇小说创作的源流状貌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