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特刊

为时代创作 为人民创作

——访剧作家孟冰 □本报记者 任晶晶

从《红白喜事》到《黄土谣》、从《伏生》到《这是最后的斗争》、从《白鹿原》到《平凡的世界》,孟冰迄今为止40余年创作生涯共创作了70余部戏剧作品,作品涵盖了话剧、歌剧、戏曲等众多艺术门类,创作题材多元、风格多样,可谓是千戏千面、一戏一格,孟冰也被称为全能型剧作家。经常会有人问起,为什么孟冰的戏剧能够常演常新、经久不衰,孟冰的回答是:“为时代创作,为人民创作,心中有观众,剧场就会有观众。”

记 者:您曾创造性地探索了“政论体话剧”,推出了《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谁主沉浮》《寻找李大钊》等作品,对戏剧舞台表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提供了成功经验。为什么对这样一种形式感兴趣?

孟 冰:之所以选择政论体,是因为我们的现实生活,离不开、绕不开与政治相关的讨论。有一段时间,我很迷恋苏联的一些戏剧作品,这些作家、导演很坦诚,表达自己的观点不遮掩、不隐瞒,直抒胸臆,反而更显出艺术家气质。这给我启示,为什么不利用这样的表现形式来直接表达我们政治理想的坚定呢?政论体话剧直接描写领袖人物,抒发政治观点,但又不是刻板的说教,而是充满了浪漫和想象。人类发展到今天,每个族群都有他的带头人,走在最前面的那些人,引领着后人跟随着他们的脚步,这些人是值得被歌颂和被记住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才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这样坚定的信念、巨大的力量和伟大的事业怎能不鼓荡起我们创作的激情。

记 者:近期的戏剧创作题材比较集中,历史文化名人、英模人物、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题材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这是时代提出的要求,先进人物、英模人物可以释放出更多的正能量,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题材的相近,也往往带来主题近似、构思雷同的弊端。您认为这类作品如何突破创新?

孟 冰:首先,我认为英雄人物的思想境界是人性深处的崇高,文艺创作就应该让这些充满理想、激情、感召力、震撼力的生命过程来影响我们的现实生活。 真正的传统话剧,是关于思考的力量,是关于美好的追求,是对社会、对人性建立崇高的品格,这也是这类作品的魅力所在。无论是写领袖、伟人,还是写英模、普通人,我们都要让剧作充满正气,并凝聚起一种大气厚重的时代精神。如何突破创新取决于剧作者对题材的审视和对舞台的认知,从而避免概念化和表面化创作。近年来,我们通过国家文化艺术基金、评奖奖励机制、在各地办学习班等方式方法,进一步提升了戏剧创作的含金量和原创能力,提升了“第一车间”的创作者们对生活的把握能力和对题材的感悟能力。近一两年来,我们的创作有明显的进步,尤其是一些中青年剧作家呈现出比较好的创作态势,一些优秀的作品不断涌现出来。虽然相对于创作的总量来说,优秀作品的比率还是偏小,但我们应该看到取得的成功,这是很艰难的,培养一个优秀的剧作家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

记 者:有评论说您的艺术策略是注重营造戏剧的诗意氛围,一些创作者也认为,戏剧创作到了诗的境界才会使作品具有巨大的张力。对此您怎么看?

孟 冰:诗意的提升还是要从具体作品出发来考虑,话剧更要根据题材和人物来决定。当然,剧作家要有诗人的眼光,哪怕是艰苦的生活,你感觉没有诗意的地方,它很可能充满诗意,关键在于有没有发现诗意的眼光。比如描写红军长征时,可以写得很惨烈。但是我看过朱德的回忆录,其中专门有一段写到了过草地,他写得非常浪漫,讲草地上的花是怎么开的,都有哪些种花……这是他几十年之后的回忆,当他把那些惨烈和牺牲叙述完了后,产生了另一种情感的表达。如果在写戏的时候,不把前提做好,上来就表现草地的美好,那感觉就不对了。所以对诗意的理解和营造不能是简单、生硬的,它是一种思想和情感达到一定高度和浓度之后的自然流露。

记 者:老艺术家魏敏曾说,人们爱看孟冰写的戏,原因之一是剧本语言好。每部戏的台词都充满着智慧,无论是领袖伟人还是部队战士、农村好汉,都能从生活化的语言中,找到最能表达人物情感的独特语言。您是不是特别强调台词对话剧创作的重要性?

孟 冰:戏剧作品的理想状态一定是戏剧文本最起码的表现形态——台词,要做到是观众爱听的,演员读起来上口的,能抓住人物感觉,抒发自己的情感,并激发演员的创作和情感投入,激发演员对艺术形象的想象,在表演时从字里行间能读出韵律和味道,而且这个味道只能发生在戏剧舞台上,它不是影视作品,不是电影。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有些演员在演话剧时,像影视剧那样处理台词,好像很生活化,但是把台词说得索然无味,如白开水一般。在舞台上,有些情况是可以这样处理,尤其现在麦克收音效果非常好,演员很小的声音,观众都能听得非常清晰,如果过度夸张,观众会听得不舒服。有这样技术上的原因,但也因此消减了话剧演员在舞台上的魅力。怎样把握好这个分寸,怎样建立舞台上读词的方式方法,也是需要琢磨的。

记 者:6月中旬,您的最新话剧作品《汉武大帝》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为什么称这部作品是对戏剧理想的一次触摸,也是对现实戏剧的一个微笑呢?

孟 冰:这个“微笑”用得比较美好,也比较含蓄,实际上这是一个很苦涩的微笑。原因在于,我觉得我在今天看到的很多戏是很扁平化的,舞台很平面,要么仅仅是文学和文字,苍白的剧本,要么很炫、很舞美、很设计、很灯光,舞台手段很丰富,很光亮,但尽管这样,我仍然要说它很扁平化。所谓扁平化,就是它没有舞台的独特魅力。随着国外的各种艺术流派的涌入、随着现代科学文明和技术工艺材料等各方面的发展,舞台手段、舞台的呈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再加上最新的多媒体手段,所以怎样去解读剧本,也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这个时候,舞台的文本就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形势,那就是,如果你的文本和你的思想内涵,包括演员的表演缺少力量,就会被很绚丽的舞台吃掉。

曾经我们产生了舞台的形式感、剧本的内容以及演员的表演到底谁是主体的问题。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在舞台上心平气和地总结自己这些年的创作经历,逐渐开始互相关注:舞台美术关注戏剧文学、关注舞台表演,思考我做这些是为什么,是为了突出演员的表演,去呈现剧本最实质的思想价值,而不是游离于剧本之外的舞美效果。作为演员,他们也深知拿到剧本创作角色时怎样去理解剧本,创造舞台人物形象。而剧本文学在创作时,也会更多想到怎样去利用舞台的时空给其他的创作人员留下创作空间,这就构成了对戏剧理想的触摸。

戏剧舞台最重要的魅力特征就在于它是一门综合艺术,以戏剧文学基本为基础,经过导演、演员、舞台美术师的二度创作融合在一起的,呈现在观众面前的现实发生的,特别是利用舞台有限的手段,创造出无限的想象力的一种独特艺术,这样才是好看的,才是我们的戏剧理想。

2021-07-01 ——访剧作家孟冰 □本报记者 任晶晶 1 1 文艺报 content60474.html 1 为时代创作 为人民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