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抱着浓厚的兴趣读完全书,想以极大的热情向读者朋友推荐徐观潮这部长篇报告文学 《中国健康档案》。它关于健康,关于我们;关于我们的身体,也关于我们的精神;关于我们的历史,也关于我们的未来。
首先要交代,我不是医学健康方面的专家,只是个文学编辑,在医疗专业方面不敢下任何判断,只能就其写作谈一点体会。这情形多少有点像影视评论中的路人甲,随便发点议论而已。对于这部作品,我正扮演了这样一个路人甲的角色。但由于多年来在编辑工作中编发了一些与医疗相关的报告文学,更由于多年来对中国医疗事业极为关注,所以,读这部书就仿佛有一种很熟悉的错觉,借此错觉把自己门外汉的身份顾虑关到门外,再说几句门外感受:
一,这本书给我上了一堂生动、具体的中国百年健康史的课。作品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摆脱重大疾病威胁、构建健康中国大格局的追溯和正在进行的健康中国行动的真实记录,回顾了新中国70年不平凡的健康之路,书写了新中国70年的健康史和生命史。像新中国禁毒禁娼、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传染病、把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康扶贫和中医突出重围等医疗卫生领域的重大历史事件都有描述。之前道听途说的一些历史知识点,如禁毒禁娼这两件事关国人健康的老大难问题,还有毛主席诗句“华佗无奈小虫何”提到的血吸虫病,以及这些问题得以解决的详尽过程,在此书中找到了清楚的答案。与此类似,书中其他事件的叙述也都有头有尾,有点有面,有人物有情节。该书特别注重细节。有一个细节让我哑然失笑,叹服作者选材的功夫。说1932年,上海《东方杂志》策划了一次“新年的梦想”活动。鲁迅、林语堂、胡适等140多位名人说出了244个“梦想”。其中,暨南大学教授周谷城的梦想是:“人人有机会坐在抽水马桶上大便。”徐观潮用这个材料衬托新中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特别给力,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某一瞬间,我觉得拿这部书做爱国主义教材也无不可。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积贫积弱,随时遭受疾病瘟疫的威胁,国民健康降到了最低谷。经过70年奋斗,人均期望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岁,婴幼儿死亡率从200‰下降到6.1‰,孕产妇死亡率从1500/10万下降到18.3/10万,医疗机构数量从0.9万个增加到99.7万个,建立了世界最大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障网等,一组组数据见证了一段段辉煌的历史。中国涅槃重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和健康的奇迹,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向“东方巨人”的转变。在书尾,作者将最新发生的抗击新冠疫情纳入其中,为70年的健康医疗史添上浓重的一笔。
正如历史并非一片光明,作者也并未一味赞颂。书中对1980年代以来全民关注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及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做了详尽梳理和深入反思。比如,原来的赤脚医生制度以及基层合作医疗体系,以极低的投入取得较高健康医疗效果,对当前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全国人民一窝蜂涌到大城市看病的囧状,是否具有启示性?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于大城市,而忽略乡村和基层,是否值得反思?基层乡村和社区在全民医疗健康中的重要地位,在此次全民抗疫中再一次突显,再次让人思考原有医疗制度中的合理因素。
二,这本书给我普及了许多健康知识,传授了不少健康观念,加深了我对健康医疗的理解。比如面瘫,如果医治及时、找对医生,两三千块钱就能搞定,弄不对,花好几万都治不好。这是省钱的健康知识。还有救命的知识,如急救“120”识别法,这里不赘述,详情大家去看书。还有医疗观念,比如“从治已病到治未病”,健康防线前移,防患于未然,这个观念既古老又前卫,不能不服作者的眼光和手段。再比如“精神卫生”概念对我的冲击。以前我对疾病的理解很单纯,要么生病,要么健康。后来深入了一点,知道了亚健康。这回看到“精神卫生”的概念及其叙述,对健康的理解深入了许多。总之,我们人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从肉体到精神,从出生到死亡,一生所能经历的许多沟沟坎坎,本书多有涉及,信息量丰富,读来颇有启悟。当然,这些知识、观念的推送不像微信里流传的治病小窍门那样直截了当,而是被巧妙夹带在一个个医疗故事中间。实际上,作者徐观潮是卫生健康战线的工作者,并非一般的报告文学作家,他长期工作在这个领域,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这保证了本书在专业方面的质量和水准。
三,这本书的文学修养和叙事能力值得一提。作者一向善于驾驭大题材、写大历史,有大气势,旁征博引,知识广博,这在他先前的《名将陶侃》等著中就有体现。阅读本书,又一次体会到作者在这方面的功力。本书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动作、内心世界等方面都有良好表现,许多感人至深的段落都是这方面的例子,这里不再展开。在叙事结构上,既能站在全局把握总体架构,又能置身细部呈现具体问题,总分相承,变幻自如,点和面的恰当结合,避免了材料大杂烩的弊端。作品的可读性、思想性、艺术性结合得好,其实也根于其文学修养和叙事功力,只不过作者不属于那种铺张奢华的写作风格,而采取了一种内敛朴素的路数。感觉这部书既可以作为普及性的医疗史读物,也可以作为专业性的思想参考。
四,这本书的情感立场让我点赞。此书是给小人物立传,为情造文,以情动人,闪耀人道主义的光彩。身为基层卫生战线的工作者,徐观潮对患者、医生、家属,对一切采访对象,都浸润了丰沛的情感。据他所言,为写作该书,他100多天跑遍了江西6个地市、32个县(区、市)、60多个乡镇和50多个单位,采访了200余位卫生健康领域的代表人物。正是这些小人物身上的光点和痛苦,成为徐观潮的写作动力。“花桥有三多。一是病患多。肝病,肾病,心脏病,脊髓炎,高血压,肺癌,小儿麻痹,脑瘫,看一眼都让人心生悲苦。二是伤残多。肢残,身残,面残,脑残,应有尽有。仅他居住的湖下嘴,以拐代步的就不下十人。数遍花桥,有六十三根拐杖。道官垅一家七口竟能拿出五个残疾证,谁看到谁揪心。三是智障多。”“谁看到谁揪心”无疑是作者的真情流露,而他为那些艰辛的医务工作者、孤寂的事业开拓者、痛苦而坚韧的病患者写下的文字,可谓字字深情。
徐观潮对国家和乡土持有一种独特的情感。他在文中说,“我追踪共和国的脚步时,心里在战栗,也在深深震撼!感觉有一丝丝的温暖从全身的毛孔蜂拥而入。这是一种兴奋的感觉,一种自豪的感觉,一种希望的感觉。”毫无疑问,中国医疗、中国健康是此次写作的主题。同时,他作为江西人,对江西的医疗事业情有独钟。江西医疗、江西健康是这部书的重要内容,也是观察中国医疗健康的立足点。70年来,江西全省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1953年的32.25岁提高到76岁,孕产妇死亡率由1990年的96.3/10万下降到2018年的8.41/10万,婴幼儿死亡率由1990年的55‰下降到5.5‰,医疗机构从141个增加到3.65万个。看得出来,他对江西这些发展成就有所“偏心”。
文以明道。《中国健康档案》讲述的既是健康之道,还是生命之道。它为中国健康打开了一扇窗,一个昂首前行的中国尽在眼中,一代人的信念和梦想也尽在眼中。这独特的风景,提醒着我们,也激励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