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与争鸣

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

□郭宝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语重心长,为中国新时代文艺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一系列文献,基本可以梳理出总书记关于文艺思想的体系。这一体系内涵丰厚、义理深邃,需要认真领会,细心体悟。而在这一体系中,人民性是其最重要的部分,是最根本的出发点。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这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正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说,“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这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它使我必须重新思考什么是“人民”、什么是“生活”、为什么说“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等一系列具有重大理论内涵的问题。我觉得,人民这一概念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人民就是生活中一个一个的具体的个人的集合,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才说:“人民是真实的、现实的、朴实的。”而生活就是这一个个具体人的生活,正是一个个具体人的生活汇集成时代的生活,从而推动着历史和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这是否可以说,我们每一个具体人的生活就是人民的生活呢?是否可以说,作家写作只要写了自己的身边事、眼前景,就是写出了真实的人民的生活呢?这一问题需要辩证地去看待。固然,每一个具体的人的生活是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但这一部分如果不与大历史大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同向而行、融为一体,那就不能算作文学总体意义上的“人民的生活”。人民的生活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向的本质真实的生活,因此,自己的生活只有与人民的生活融为一体,才是符合历史本质真实的生活。这就要求作家必须深入生活,必须拓宽自己的生活面,主动寻找新的生活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洞悉生活本质,才能把握时代脉动,才能领悟人民心声,才能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

深入生活是一个老话题了,今天重提这一话题非但不过时,而且意义更加重大和深远。众所周知,一段时期以来,深入生活这一提法变得不时髦了。许多人认为,自己就生活在“生活”中,“到处都有生活”,因此不用再提“深入生活”了。几年前,我曾发表过一篇文章《面对现实:当代作家缺少了什么》(《文艺报》2015年6月3日),谈到了作家面对现实问题时遇到的瓶颈,尽管问题复杂,但从作家自身来看,主要是两种能力的缺失:“一是主动体验生活能力的缺失,二是思考现实问题能力的缺失。”“主动体验生活能力的缺失,是当下的一些作家的基本生存状态,他们漂浮在时代生活之上,成为特殊的一群,享受着比较优越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紧张关系得到了缓解。他们的写作不是生命体验的喷发,而是为写而写,为证明自己作家的身份而写,这只能是一种惯性写作。职业化的惯性写作导致了作家与现实的疏离和隔膜,没有人真正地主动深入生活,挑战生活,而成为旁观者、道听途说者。”由此,我提出了“有必要重提深入生活”的主张。但这一提法,也受到了质疑,有人就认为,作家“就在本然即无条件的生活之中”,因而“深入生活”的提法是多余的,作家能否写出好作品,“跟‘深入生活’并无多大的关系”。这一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深入生活是写好作品的必要条件,但不一定是充分条件,不能以有人深入生活后没能写出好作品就否定这种必要性。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更加多元化、复杂化,隔行如隔山,作家如果不主动去了解、熟悉,是决然不能获知的。作家应该以最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沉入人民的生活中去,就像当年的柳青、赵树理、周立波那样,与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主动打破“舒适写作”的惯性,真正融入民间,与人民打成一片。我们反对一切应景的走马观花式的所谓“深入生活”,我们需要的是真正触及灵魂的“深入生活”,我们不反对作家写自己最熟悉的生活,也不反对写自己的“身边事、眼前景”,但经历过对生活面的拓展,眼界开阔后的身边事、眼前景,肯定会有质的变化。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小我”与时代的“大我”融合起来时,才能写出真实的“自我”,而这个“自我”也就会成为真实的人民的生活。“人民是真实的、现实的、朴实的,不能用虚构的形象虚构人民,不能用调侃的态度调侃人民,更不能用丑化的笔触丑化人民。”总书记在这里所强调的,一定是有感而发,切中时弊的。大家只要看一看我们文艺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就十分清楚了。诚然,我们的文艺创作主流是好的,有实绩的,但无可讳言的是,我们的一些作品,特别是影视剧作品,明显存在着粗制滥造甚至是胡编乱造的问题。这些作品不是遵循生活的逻辑来结构故事,而是按照作品情节的逻辑来任意虚构,这样的作品往往是根据想象、闭门造车的产物。作品违背生活规律,以猎奇化的炫人眼球的方式故意制造冲突、设置悬念,使得作品破绽百出、荒腔走调,严重违背了生活真实性原则。

当然,文艺的人民性主要涉及的是一种价值立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不仅要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而且要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为时代和人民放歌。”这就是说,深入生活的目的,不仅在于了解真实的人民生活,熟悉人民的喜怒哀乐,更重要的还在于要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树立真正的人民立场,进而发掘更多代表时代精神的新现象、新人物,为时代留下难忘的艺术经典。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发扬中国文艺追求向上向善的优良传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把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东西表现出来。”的确,具有人民立场的文艺工作者,必然会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博大胸怀,杜甫如果没有推己及人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悯善意,何能成为千古诗圣?范仲淹如果不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岳阳楼记》又岂会万古流芳?生长在黑暗旧中国的鲁迅,他对阿Q、华老栓、祥林嫂等普通人民“国民性”精神奴役创伤的发现,正是他对这些底层人民的强烈同情进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担当意识、启蒙精神的体现。进入新中国,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上,他们被感动、被召唤,创作出了大量歌唱人民、歌唱祖国,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百年牺牲奋斗的当代史诗。这些都充分证明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人民,与人民打成一片,以向上向善的博大情怀,才能创造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时代佳作。

如今,历史已进入新时代,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大踏步前进。历史已经为文艺工作者施展才华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文艺工作者没有理由不以百倍的努力,去拥抱人民的生活,去表现人民的生活。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让我们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投入到火热的斗争生活中去吧!

(作者系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2022-01-24 □郭宝亮 1 1 文艺报 content63415.html 1 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