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曾经的渔村,“人口不足六千,没有电,没有自来水,连一寸公路都没有”。民谣唱出千年的凄楚:“只见人走过,不见人留下”;2019年它已成为新中国70多年来第一个获批设立的“镇改市”,今天这里的人口已有40万,生产总值达到300多亿,建立起“全域城市化、农村社区化、就地市民化、服务均等化”的新体制机制。这就是浙江温州传奇的龙港和它演绎的神话!最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浙江人民出版社联合推出的《中国农民城》,叙述的正是关于龙港由村到镇、由镇直达市40年发展巨变的传奇故事。故事稀奇,还原历史的叙事将传奇的密码作了透彻的揭示。
阅读朱晓军长篇新作《中国农民城》,我很自然地想到前不久在中国文联十一大和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这部《中国农民城》书写的就是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中的精彩篇章,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人民创造的气象恢宏的传奇史诗。可以说《中国农民城》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切实的践行,也是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最新的重要收获。
优秀的报告文学是对人民创造的伟大历史的真实生动的报告,同时它自身也能成为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的史志作品。很明显,作品报告对象所具有的充分的历史性与作品文本建构所达成的某种历史性,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中国农民城》独特而重大的价值。这部作品必将进入龙港新城本身的历史叙事之中,成为了解这座城市前世与今生必读的参考文献,而且也有可能成为学者研究现代城市发展史可以直接引证的重要资料。
这是一部让历史启示当下、告诉未来的作品。作品实录浙江温州龙港人民的造城史、创业史、创造史。龙港由一个一无所有的贫困海边渔村,经过40年独立自主的接续建设,蜕变成东海之滨一座璀璨靓丽的现代城市。这是神话,却是现实的真实的存在。这是传奇,更是龙港父老乡亲创世纪的人民史诗。同时,浙江的龙港传奇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中国一个经典样本,它以典型个案反映了中国人民大气磅礴的创造伟力,揭示出中华民族不畏艰难险阻砥砺奋进的自强开拓精神。
城市是现代化的产物,也是观察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识。在中国的城市建设史上有两大奇迹,其一是早已闻名遐迩的广东深圳,其二就是浙江龙港。龙港自然不能比拟于深圳,但龙港自有它的独特和价值,这是一座由龙港人民独立自主建立起来的城市。世界城建史上这样一个由中国农民创造的奇迹,这于报告文学创作而言,是一个分量重大、意义丰富的题材。报告文学的非虚构性,意味着写作题材本身的品质含量,对于作品最终价值的实现具有某种基础性意义。显然龙港传奇是一个报告文学写作难得的好题材,但好题材须得经由好作家的精心劳作,才有可能成为可观可读、可以走进历史中的好作品。由《中国农民城》的内部叙事可见,朱晓军可谓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写出了一部具有非虚构史诗品格的优秀作品。这反映了一个优秀报告文学作家的职业精神和卓越的写作能力。
朱晓军的报告文学写作领域较为广泛,但他能够笃定自己的文学初心,坚守纪实写作的文体精神。《中国农民城》彰显了朱晓军报告文学一以贯之的品格和风格,这就是扎实、厚实、诚实,真切及物而又不乏生动形象。报告文学的写作由客观自在转型为非虚构的叙事作品,这首先有赖于作者通过扎实的采访、充分认知理解把握写作对象而后内化于心,其次再将真实的内化了的写作材料,以语言艺术外化为具有非虚构叙事魅力的作品。正是在这两个关键点上,朱晓军做足了功夫,显示出功力。他是一位诚实的写作者,他舍得花时间,进行了数百人次的交叉互证采访。写作的过程于他而言是一次次田野作业、社会调查。朱晓军又是一位具有文学功力的用心的写作者。作品虽然题目称为《中国农民城》,但朱晓军并不简单地进行线性的城市建成历史的叙事,而是以人为本,着眼于奇迹与奇人之间特殊的互动,致力于传奇中的奇人和奇人传奇的深挖和透视,以具体的故事和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再现了一代龙港人如建城主导者陈定模、参与者陈智慧等筚路蓝缕开创大业的感人形象和崇高精神。“一位像农民工似的男人背着行李,拎着装有洗涮用品的网兜走进镇政府”、“会开到凌晨四五点钟,楼下传来梆梆梆的敲打声,下去来一碗馄饨,吃完上班”,作品以这样富有造型感和表现力的描写,真实生动地刻画出激情燃烧岁月里创业者的形象与精神,打开了城市当下看不见的过往的峥嵘时光。作品注重将中国农民城的开发历史,置于环境的中国性和地方性的结合中加以展开,既写出中国改革开放大背景对于龙港传奇生成所创造的可能,又表现龙港人乘势而为的历史主动精神。这样就更本质也更真实地反映出特殊语境中龙港故事的独特意义。
《中国农民城》是一种朱晓军式的紧贴着生活本身自在的朴实写作。作品不华美、不铺张,不恣意想象;没有经验总结报告的腔调,没有大实小虚的小说化,但内敛中又不乏生趣和意味。“丰满的想象退潮后,现实的礁石露出来”“城市犹如一面华丽的镜子,映照出江南垟这一代创业者的几多窘迫与寒酸”,这些写意性的语言真切地传达出特定环境中人物的困厄与艰难,告诉我们传奇是奋斗出来的。凡此种种,使作品具有了内在的饱满的文学性,实现了报告与文学兼备的报告文学写作理想。不用说,《中国农民城》是朱晓军新的报告文学代表作,也是近年来此类写作中值得我们充分关注的一部重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