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专题

所有叙述都是为了进入“新宇宙”

——读陈锦丞的《三迭》 □贺绍俊

《三迭》一读就感觉是出自“90后”之手,陈锦丞的叙述就像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少年,在那密密的树木丛里奔跑,他轻盈灵巧的身子闪现在树干之间,我以老态龙钟的步履勉强追随着他的踪影,一会儿茫然失措地不知去向,一会儿又蓦然看到他从远方露出的笑容。这是我阅读《三迭》这部小说时的真实状态。

读陈锦丞的小说要作一些知识准备,因为他在叙述中会有一些知识点不经意间蹦出,这有点像古代文人写诗的时候总爱用典故。但《三迭》里的知识点不是藏在古籍里的典故,而是与网文、电游、热剧等等当今年轻一代的精神消遣有关。古诗文中的典故造成古色古香的意境,而《三迭》里蹦跶的知识点却是在助长着现代性的气势。作者似乎对现代性充满偏爱,这使得他在观察世界时有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使他在营造一个非现实的世界时有了更自信的把握。

《三迭》大致上说了一个懵懂少年小阿飞与小阿丽的初恋,以及在小阿丽远嫁卡车司机后小阿飞不断地怀想。但这个貌似简单的故事在陈锦丞不断变化的叙述角度和频繁更迭的想象场景中显得无比多义和令人遐想。这或许是作者采用“三迭”为题的用意之一吧。所谓三迭,不就是循环反复的意思吗?当然,“三迭”也对应着现实、梦境、新宇宙这三大空间,它们在作者的叙述中交织、递进。小说人物虽然仍是“青春小说”中的少男少女,故事也与“青春小说”中的青春躁动相似,但作者并非像“80后”当年写青春小说时那样满足于自我情感的倾泻和精神的自由放纵,他以少年老成的姿势掌控着笔下的人物,他所书写的爱情更像是一种寓意,承载着太多他关于世界的看法。陈锦丞分明让我感觉到了“90后”与“80后”的鲜明区别。即使从追求个性自由的角度说,尽管“80后”与“90后”都会在意这一点,但“80后”更在意面对世界时身体和物质的自由,而“90后”似乎在说,身体和物质的自由已经“out”了,精神上的自由放纵才更重要。这一点表现在陈锦丞的《三迭》中,便是他的叙述在情感上非常收敛,却在想象和联想上信马由缰。

“日子反复得枯燥无味。宛如一条平静的河岸滋养着日趋腐败的芦苇秆子,烂泥在根部堆砌。”这句话可以说是陈锦丞对现实的结论,在这一现实中,小阿飞与小阿丽的朦胧相恋才显得非常珍贵。但陈锦丞对非现实的世界更感兴趣,他最终让这两人“莫名其妙来到了一片新的世界。也许是掉进了一个宇宙虫洞。”他将其命名为“新宇宙”,并为新宇宙列出了新规则。也许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三迭》:所有的叙述都是为了进入新宇宙。

在写作上,陈锦丞显然没有阅历和经验的优势,但他的叙述充满自信,这应该缘于他在心中装着一个他设计的新宇宙。这或许是开拓文学空间的一种方式,我相信他在今后会将自己的新宇宙变得越来越丰富和精彩。同时,他也必须在新宇宙与现实世界之间修建一条顺畅的通道,在《三迭》里,他将浴室当成“沟通新世界的传送门”,这里“湿漉漉的”,我希望这不过是陈锦丞的临时举措,但愿他今后会发现一条又坚实又宽敞的通道。

2022-03-30 ——读陈锦丞的《三迭》 □贺绍俊 1 1 文艺报 content64210.html 1 所有叙述都是为了进入“新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