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艺术评论

张冀: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本报记者 许 莹

今年3月,编剧张冀被授予“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对于他而言,这是一次有别于过往的特殊奖励,意义非凡。过往获奖往往是针对作品,而这次是对其本人的鼓励与肯定。张冀感到,“德艺双馨”这四个字分量很重。“道德首先是用来约束自己的。作为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四个字中还包含着对精神力量的不懈追求,需要我们头顶星空,脚踩大地”。对精神力量的追求不是“自恋”,不是沉浸于一己悲欢或者拘囿于小圈子中,而是需要文艺工作者到生活中去,到人民中去,通过观察与思考,打破既有定式与创作局限,克服技术和观念上的自我重复。对精神力量的追求也不是说教,而是要通过作品和自身言行去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人,在同他人的交流中,不断提升作品、完善自我。”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不断学习,为张冀的艺术“长跑”提供了支撑性力量。张冀认为,编剧是一个对技术性要求非常高的工种,剧本信息量之大、内容之庞杂、所接触观众之广泛,会反向推动编剧不断学习、打磨技艺。张冀坦言,自己是在2012年开始写《中国合伙人》剧本后,逐渐进入主流电影创作的。在成为相对成熟的编剧之前,他花了近十年时间不断打磨技艺,之前默默无闻的他要求自己每天看两到三部电影。同普通观众观影不同,他看完要做笔记,影片讲了什么故事、主人公的内心活动、性格转变、电影主题、表现手法等都被记录在册。此外,他还广泛阅读书籍,这其中不仅有小说,还包括社科历史类书籍。“那十年我在生活上一度比较困顿。被人认可之前,在精神意志方面也承受了很多考验。好在我耐得住寂寞,一直坚持了下来,通过不断写、不断看、不断接触生活,实现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突破。”那些年的学习方式已然融入他的血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被延续下来。2012年后,张冀忽然变得忙碌起来,但阅读和看片子还是他雷打不动的必修课。“过去什么都看,不只是看那些获奖的片子,有时我也能从一般的片子中学到不少东西。现在时间紧张了,会比之前挑选得更精细。”

除了向书本、向影片学习,张冀还向团队学习。“编剧是团队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岗位,我们要在由导演、演员、摄影、美术、剪辑等共同组成的团队中去打配合。你必须了解你在团队中的位置,不能凌驾于团队之上。”在张冀的创作生涯中,曾有多次和香港导演合作的经历,这让他受益匪浅。“比如早期在内地,编剧写完剧本交给导演,编剧的工作就结束了。在和陈可辛导演合作时,我不光要去现场,还要和演员一起再创作。起初我是排斥的,但后来我慢慢发现,演员对人物的挖掘、对戏剧性的敏感、对台词的处理等,也在帮助我成长。拍摄完成后,陈可辛导演会让我去机房一起讨论剪辑事宜,有些细节怎么剪,是否要拿掉,是否需要通过后期去弥补错误,像这些工作都会提升我对电影的整体认知。影片完成后,我还会和导演一起去参加映前的观众调研,去现场看观众反映,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作上的微调与修改。”

近些年,年轻人也会给张冀带来许多意外惊喜。他发现,在各类畅销书榜单中,高居榜首的也有专业性较强的书籍或思辨性较深的哲学书、历史书。他也发现,诸如讲刑法的罗翔的走红并非意外。具体就影视领域而言,纯粹甜宠向、靠流量明星攫取眼球的爱情片不“灵”了,在口碑评价上,这类作品并不见得好。有一些体现某种专业知识、带有一定社会议题,或者具有某种文学价值的影视作品,反而更能引发年轻人的关注与热议。这种变化让张冀认识到,创作者不能一味重复既有模式,仅仅满足某种情绪,还要去努力创作更有价值的作品。

向年轻人学习,让艺术创作更有活力。张冀告诉记者,“00后”是看着影像长大的一代影像呈现和剧本息息相关。节奏快慢、情节强弱、桥段新旧,这些东西都需要文艺工作者去不断学习、思考、应对。如何破除套路,求变求新呢?张冀认为,归根到底,永远要向生活学习!“编的东西再像,也比从真实生活中得来的情感差一大截。比如创作电影《亲爱的》,我和导演来到深圳的一个城中村,抬头看到天空中密密麻麻的电话线、网线等纠缠在一起,我们一打眼就知道,那就是电影开场应有的画面,不需要任何语言解释!现在很多电影开场千篇一律,很少有用半空中一团乱麻的电线来开场的,这种破除套路的东西,恰恰是从生活中得来的。”

士以弘道,对真善美的追求是文艺创作的灵魂与价值归宿,优秀的文艺作品一定是要向读者、观众提供精神价值的。坚定这一志向,通过不断学习找到创作依据、扩展艺术视野,张冀一直在路上……

2022-04-15 □本报记者 许 莹 1 1 文艺报 content64405.html 1 张冀: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