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文学评论

金色人生的锻造与书写

□王春林

樊希安的长篇小说《黄金团》旨在描写、展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黄金部队,从题材的角度来说,带有突出的填补空白意味。对于创作主旨与动机,作家在“后记”中有着明确的交代:“由于历史的原因,这支世界上独有的黄金部队鲜为人知,且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我曾向许多人询问,他们都说不知道这支部队,不知这支部队曾经存在过,更不知他们为国家做出过如此重大的贡献。我对此是感到遗憾的,也正是出于这种遗憾,我决定以黄金部队为题材创作一部长篇小说,用艺术手法记载这支部队的前世今生、成长过程和指战员历尽千辛万苦勘查找金建矿的英勇事迹,反映他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和个人承受的种种牺牲,发扬传承他们的精神和血脉,为他们立一座文学的丰碑。”关键的问题是,怎么样才能完成这个预定的目标?樊希安所采用的是一种真实基础上进行必要虚构的方法,尽管他并没有直接在黄金部队生活过,但作为基建工程兵部队(黄金部队即隶属于基建工程兵部队)曾经的一员,却有过参加煤矿建设的直接经验。二者虽不相同,却也在某些方面尤其是战胜克服自然界困难方面,差堪比拟。这样的一种特殊经历,再加上为了创作这部长篇小说,作家不仅曾经深入到故事的主要发生地三山岛实地考察,而且也还查阅了多种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所有的这些,都为小说对一种金色人生相对成功的锻造与书写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根据个人的阅读体验,我以为《黄金团》的思想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宏大叙事和日常叙事详略得当的紧密结合。所谓宏大叙事,指的就是小说中那些关于黄金的勘探与挖掘过程中劳动生产流程的展示与描写的部分。所谓日常叙事,就是指樊希安在进行宏大叙事的同时,也还把更多的笔墨花费到了以牛幸娃为突出代表的一众黄金人日常生活的展示与描写上。我们都知道,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之所以特别缺少思想艺术品质优秀的工业题材小说作品,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就是作家们在小说文本中过分地或者说只是一味地进行所谓的宏大叙事,而从根本上忽略了更能够见出人情冷暖的日常叙事。从这一点上来说,樊希安能够在写作过程中秉承一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基本原则,相对完满地做到宏大叙事和日常叙事详略得当的紧密结合,就应该得到我们的充分肯定。

其二,核心情节冲突一种别出心裁的奇妙设定。作为一部体量多达45万字的长篇小说,核心情节冲突的设定是否合理,对小说的成功与否当然至关重要。樊希安所别出心裁设定的核心情节冲突,是这场海底建矿掘金攻坚战真正打响之前黄金部队本身的去留问题。整部《黄金团》三分之二的篇幅都在围绕黄金部队的去留问题展开叙事,所以,我们便不难断定作品最核心的情节冲突,其实就是面对着部队即将被撤销的决定,以苏继轩为政委,梁占刚为团长的十一团党委一班人,到底该如何决策应对的焦点问题。

其三,是阎芳州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别设定。阎芳州是《黄金团》中一个非常个性化的人物,体现在大学毕业后的坚持重返黄金部队工作这一点上。正如同小说中所描写的那样,身为出生于武汉大学这样一所名校的77级学生,也即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届大学毕业生,阎芳州原本有着可以“分到国家机关和留在大城市”的各种选择,但他最后却毅然决然地决定要重新返回自己上大学之前所在的这支隶属于基建工程兵序列的黄金部队。导致他做出如此一种人生抉择的原因,除了内心里对杨玉琼的一份留恋之情,更主要的是想在充分体验感受部队生活的基础上,完成一部反映基建工程兵生活的文学作品:“首长过奖了,我选择回部队,只是出于个人爱好,我想写一部反映基建工程兵指战员生活的长篇小说。”正因为如此,小说最后的结尾一句就是:“由阎芳州执笔创作的叙写黄金部队的长篇小说即将出版发行,它讲述的就是其中一支部队留下的动人故事。”尽管我们无意于简单地指认小说中的阎芳州这个人物形象,就是樊希安,也即作者本人,但毫无疑问的一点却是,我们这里所谈论分析的长篇小说《黄金团》,正是阎芳州那部拟议中的小说《金色》。二者之间的一种互文指涉的艺术效果,无论如何都不容轻易否认。

其四,考察衡量一部长篇小说,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樊希安《黄金团》的思想艺术成就之一,就是比较成功地塑造了牛幸娃、杨玉琼、阎芳州、苏继轩、梁占刚、王永学、范玉枝等一系列人物形象。但其中刻画最为深入的,应该还是最后为祖国的黄金事业勇敢献身的团参谋长牛幸娃。出生于四川泸州的牛幸娃,是一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孤儿。一方面由于他这种特殊的身世,另一方面也因为部队和军营对他的确有培养和哺育之恩,所以,牛幸娃就对部队有一种如同家一般的真切眷恋之情。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如此一种特殊感情发生作用的缘故,部队的任何一丝风吹草动,尤其是去与留这样的大问题,才会特别牵动他的敏感神经。关键还在于,牛幸娃不仅全身心地投入到金矿的建设之中,而且也还总是能够身先士卒。不仅总是会出现在第一线的工作现场,而且每每遇到险情的时候,还总是会奋不顾身地想方设法去排除险情,到最后,终于光荣地牺牲在了又一次排除险情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工作之外,能够见出其个性的,还有与妻子杨玉琼之间情感的处置。林林总总的细节有机地综合在一起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牛幸娃这样一位血肉丰满的现代军人形象相对成功的塑造。

但请注意,虽然说《黄金团》思想艺术层面有以上这些可圈可点处,但这却并不意味着它的完美无缺。也因此,在充分肯定《黄金团》所取得的思想艺术成绩的同时,我们却也有必要指出文本的若干不足之处。其一,明显缺少情节性的讲话内容的呈示过多且重复;其二,本书缺失了对一些负面人性因素的必要表现,在对人性复杂层面的关注与呈示方面,恐怕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2022-05-11 □王春林 1 1 文艺报 content64715.html 1 金色人生的锻造与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