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不能直白地讲大道理,但优秀的作品通过对生活的生动描述,通过艺术的集中概括,可以使观众体悟到深刻的物理人情。天津评剧院根据陶承的《我的一家》改编创作的《革命家庭》就具有这样一种艺术力量。一个不识字的普通女子,与一位从未见过面的男人结婚,她此后的命运会怎样?这种旧式婚姻造成过无数悲剧,但大多数人安于“天命”,或者是“先结婚后恋爱”,夫妻同甘共苦,抚养后代,过着平稳的生活。中国传统道德中有“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等封建性的糟粕,但强调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和谐则是民主性的精华。《革命家庭》的主人公方承知道自己嫁的是个“读书郎”,抱着娘亲教导的要贤惠、要端庄和“相夫教子”的理念,怀着对新婚生活的向往进入洞房。幸运的是,她生活在革命即将发生的年代,她遇到的丈夫江梅清又是一位具有新思想的青年。二人在洞房一见就互相有好感,这也是一种特别的“一见钟情”。丈夫不因她不识字而嫌弃她,而是告诉她应该有自己的名字,不仅给她起名,还教她写自己的名字。编导把这一细节艺术地放大,梅清握住方承的手,“这是一点”,“这是一横”,让爱意在两个心灵中传导,新思想注入到传统的夫妻伦理之中,就更彰显了中国伦理之美,也为全剧定下了温馨的基调。
革命起来以后对他们的家庭生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在血火交并、暴风骤雨的大背景下,编导又选取了剪发这一细节继续强化了温馨的氛围。剪发在那个时代可不是小事,那是思想观念改变的标志。妇女们受传统观念的束缚,首先是自己不肯剪,主动或被动剪了头发之后,也要受到丈夫和社会的责难。方承开始也是羞涩地捂住自己的头,向丈夫求助;而丈夫温柔而又细心地为她梳发、剪发,打消了她的顾虑。这一行动也引起了妇女们的羡慕:“习惯了男人打骂教训,几曾见男人这样温存。”扮演方承的曾昭娟用甜美的声音唱道:“没见过乡下的女子这样高兴,从没想到穷苦的农民还能翻身……忽觉得不是头发短了几寸,是跟我的丈夫又近了几分。”方承在成长,在向昨天告别,但这是笑着向昨天告别。革命增强了夫妻的恩爱,使作品温馨的韵味更浓。
在险恶的环境中他们生儿育女,孩子们在父亲的教导与熏陶下,从小就懂得要挺起胸,不怕敌人。方承是贤妻也是良母,但她不是一般的良母,她与孩子们一起,在革命中成长。在丈夫梅清被補,义无反顾地与妻子儿女告别时,方承没有阻拦,没有哭泣,在痛苦中显出坚毅,作品在形势险恶的环境中更突出表现了革命亲情的可贵,人物在革命的亲情中放出了特有的光辉。
梅清牺牲,方承要给丈夫立碑,反动派要砸碑,把方承推到风口浪尖,这一场正面表现了方承的对敌斗争。她对许多农民出身而且听过梅清讲课的团丁讲道理。她讲丈夫梅清是老师,他为你们做了那么多好事,“是好是坏是黑是白是善是恶,苍天有眼看得全”。革命是善,这是方承对革命的深刻理解;这种传统的道德观念对农民出身的人是最有说服力的,使那些团丁们愧悔地离开。从曾昭娟的表演和唱腔中,我们感到柔中有刚,刚柔相济,革命使这个普通女性的性格更丰满了。
儿子立安“一夜间长大成人”,他继承父志,奔武汉寻找革命;之后,方承又跋山涉水去找儿子,也是寻找革命。她接受党交给的建立联络点的任务——这是一个只有“家庭”才能承担的任务。方承假扮富商太太,却和孩子们过着清苦的生活。她庄严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女儿也以特殊身份参加了革命工作,连四岁的小儿子念清也担任起望风放哨的任务,成为“上海最小的地下党”。中国人最重视家庭观念,革命使“家庭”具有了新的更有分量的内涵。分离多年的儿子立安回来了,全家团聚,方承内心的台词:“这是梅清走后,我们一家人最快乐的一天”。战地黄花分外香,革命的家庭是最富亲情的、最美的家庭。
儿子立安被捕,敌人把方承叫来,企图问出共产党的关系线索。方承在儿子的启示下,“不能亲、不能近、不能唤、不能认,我不能流露半毫分”。如果说前面的丧夫之痛还有绕膝的儿女可做缓解,那么这一次与儿子的生离死别对方承的打击就更为沉重。曾昭娟用一大段富有评剧剧种特色的唱把这出革命悲剧推向了高潮,也把人物推向了更高的精神境界。抱有“家国情怀”的中国人历来主张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在这里,我们看到方承已由一个柔弱的女子成长为一个具有民族脊梁精神的大写的人。
革命年代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如何使年轻一代真切地理解革命,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是我们文艺、戏剧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看了《革命家庭》,使我们鲜明地感悟到革命不仅是摧毁了千年的“铁索链”,而且是对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的弘扬;革命者不仅具有先进的思想,而且是具有中国伦理之美的人。革命开阔了家庭的意义,“革命家庭”对革命事业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一个家庭走向革命的过程代表了整个民族的觉醒和进步。在烈士鲜血洒过的大地上如今开遍绚丽的鲜花,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将永远指引我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