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文明的罗马后人雪莲(Fiori Picco),遇到几千年中华文明中神秘的蓝靛瑶文化,掀开了中西文明对话崭新的一页。雪莲以意大利夏阳般火热的激情,生动地描绘出人类学的画卷。通过富有个性魅力的瑶族历史人物李唐妹和小说中蓝靛瑶小人物杨森的两条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轨迹,找寻“民族性”与“世界性”答案。因“传奇”而不受史实细节的约束,用个体与集体记忆承载历史洪流,从而打开了传统历史叙述的樊篱,破译了“民族性”与“世界性”对接的密码,构建了雪莲独特的瑶风汉韵的中国故事《瑶望》,证实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雪莲的独特不仅在于她翻译了大量中国小说、诗歌,更在于她直接用中文创作小说,讲中国故事,而且她讲的是中国少数民族瑶族支系蓝靛瑶的故事,构建了讲述中国故事的神奇链条,从欧洲出发到全世界,甚至“逆输入(Reimport)”到亚洲,使我得于在日本购读日本印刷的中文版《瑶望》。
《瑶望》中原生态个体的“在场感”
古今中外小说家,在他乡用母语写母国故事者多,鲜有于母国用非母语写他乡故事的,因为非母语写他乡故事,不仅要切换语言,而且还必须切换文化和微妙的情绪,是一种需要付出双重脑力的创作。远在欧洲的意大利作家、汉学家雪莲,深谙中西文化,熟练地驾驭这种双重切换。
更令人惊艳的是,雪莲讲中国蓝靛瑶这个小众题材的故事,竟然完全没有违和感,甚至令我错觉小说的作者前世就是瑶族人。
读这部长篇小说前,我自以为作为西方人讲中国故事,那一定是第三人称叙述,没想到《瑶望》是第一人称叙述,这本来很意外了,更没想到的是,小说里的第一人称“我”,竟是蓝靛瑶土生土长的年轻人杨森。
这个第一人称的安排,可以说,是这部小说成功的前提。这个安排为这部作品赋予了原生态个体的在场感。一部小说,只要有一个鲜明的个体“在场感”,就能带动起读者的共情与共鸣。
第一人称“我”,即杨森,以自述体,娓娓道来他还没有出生前的父母纯洁、简单、有爱无性的近乎原始的美丽、简洁的生活,及两年后连获三孩、虽贫穷却温馨的蓝靛瑶山寨里的家庭生活,到三兄弟成长过程,受自身与外在条件影响,不同的喜悦与不同的痛苦。
作者的文字美丽且充满人文底蕴,以杨森这位家中最小孩子的视角,把三兄弟不同性格不同生理条件带来的不同命运,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给小说男主人公起的杨森这个名字,寓意温暖而深远,并且以他的两位哥哥杨木、杨林的名字进一步衬托出男主的家族命运之星的作用。
作者以第一人称“我”,即由杨森的口吻来描述这组名字,加深了杨森的在场感:“木”意为一棵漂亮的“杨树”,坚实、挺拔。“林”,意思是杨树林,也有家族延伸的含义。“森”字由三个木字构成,“森”字包纳了更多更广的含义。在给“我”起这个名字的时候,阿妈寄托了莫大的希望。作者将“木”这个汉字的形与意叠加并用成三个汉字“木·林·森”,赋予他们生命的丰盈,暗示了三兄弟大哥杨木、二哥杨林、主人公杨森的命运。体现了这位欧洲汉学家把握汉字的能力,不是一般强,而是太强了,甚至达到运用汉字的特殊象形美学于故事的天然契合。可见作者的思维完美切换成东方中国汉字的世界,随手拈来就是妙趣横生的汉字寓意,欧洲人阐释的中国汉字美,体现了雪莲独特的东方审美意识。
作为杨森鲜明的在场感,作者在小说中,还贯穿着杨氏三兄弟面对进入族群认可的成人仪式,即蓝靛瑶传统“度戒”仪式考验的故事。这个故事一方面从人类学角度,解读了悠久的蓝靛瑶民族传统,一方面忠实地再现二哥因为身为“侏儒”的生理条件和杨森遇到突发事件,无法通过“度戒”仪式,不得不远走他乡的悲剧,进而,塑造了从悲剧中走出的杨森和杨林两兄弟艰难且充满励志的人生。
作者探索瑶族文化的
半自传小说
《瑶望》的另一条主线,是欧洲汉学家雪莲与中国人类学女教授在对瑶族文化的研究中,挖掘和完善了一个凄美的瑶族民间传说“李唐妹”故事。作者巧妙地将主角杨森“请”进这个研究项目,雪莲与杨森一起跨省田野调查、一起深入森林里的道观,在探索李唐妹的人生足迹的同时,展现道家文化全幅景观,以细腻的笔触,神闲气定地书写了大到道家思想、细至道家的饮食文化,充满欧洲女汉学家的感性又不乏理性的魅力,令人感佩。
在进入这个研究项目后,西方的雪莲与东方的杨森,在共同的目标下,日渐默契甚至成为知音。这个意向,构建了东西方文化互补的可行性。
作者让初中文化程度的蓝靛瑶寨的年轻裁缝与欧洲中国汉学家及中国人类学教授形成跨文化、跨界的异色组合,共同完成一个国家级的文化研究项目,深度刻画了小人物在大时代下的命运,朝着梦想,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心想事成。
雪莲对杨森表示出的善意,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她发现杨森自身的天赋,并介绍给人类学教授,使杨森获得了走出自身局限性的契机。
作者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人文关怀,更难能可贵的是,不带任何优越感,发自内心尊重底层小人物,呈现心行合一的美好。小说中杨森与雪莲潇洒地走在田野调查路上时,杨森情不自禁地表白出从昔日磨难中解脱的内心喜悦:“她像个兴高采烈、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样爆笑出来。我也感到自由和轻松;昔日的愁苦正在从我心里一点一点地抽离。在内心深处,我希望这一刻永远不要结束。”
雪莲在研究项目中,克服了各方面困难,她乐观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在细节中呈现出来,极具带入感,以欧洲汉学家的全新的视角展现对蓝靛瑶美丽古老传说中李唐妹的崇敬怀望,完成了一个将历史传说转化为小说中瑶族传奇的演绎,丰富了这部小说的意象和意蕴,令人感到欧洲汉学家雪莲与中国有着心魂所系的生命联系。
《瑶望》贯穿了雪莲在中国的生命感触和文化感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认为这本小说可以看作是雪莲的半自传体小说。
赋予年轻人希望的翅膀
《瑶望》以蓝靛瑶年轻人杨森的生活轨迹为线索,描述了一位颇受看好的持有裁缝手艺的山寨孩子,在突发事件后陷入绝境而出走山寨,又从大城市门槛最低的火锅店小伙计,到进入欧洲汉学家与中国人类学教授的项目研究团队,再到持有自己专利的设计师的励志故事。
故事在丝丝入扣的悬念中,展开主人公的命运跌宕,因缘际遇里出走山寨的杨森,在城市里的鱼火锅店当小伙计,在那里遇到作为客人走进火锅店的雪莲,这个戏剧性邂逅,促使了杨森充满希望的人生的开端,使杨森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希望,并付诸行动,辞掉火锅店的工作,与雪莲一起到广州等地进行田野调查,完成研究项目。这个情节分量和意义极重,提供了无处不在的中西交流的可能性。这个“相遇之缘”,使现实中几乎与知识界零交集的蓝靛瑶青年杨森,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授之以渔”,必有一前提,那就是珍惜、尊重那个人。《瑶望》以主人公杨森的表达,非常精准地道出了这个关键,杨森动容地说:雪莲看我的时候带着尊重,完全没有我常遇到的陌生人脸上那种难受又怜悯的表情。很多时候,居高临下的同情和怜悯,其实是一种侮辱,只有平视和尊重,才能赋予人希望。
随着情节的不断转变,杨森回归本行,进入设计公司,并以自己在蓝靛瑶龙尾寨当裁缝时原创的“蚂蚱刺绣”获得公司新系列的品牌担当,实现了他的中国梦。这堪称雪莲讲中国故事的点睛之笔,点出了杨森在过去与现在的相互渗透中生成、发展、完善自我,同时也使《瑶望》在张力作用下凸显了小说艺术的审美特性。
《瑶望》作者在杨森的人生戏剧性变化和杨森自我进取中,赋予杨森为代表的乡村进城奋斗的年轻人以可望又可即的希望。重要的是,给读到这本书的年轻人也赋予了人生的希望,这无疑是这本书的社会意义和亮点。我希望《瑶望》能够拍成电影,让更多年轻人看到希望。我想建议拍电影时,雪莲创作一首《希望的翅膀》作为这个电影的主题歌。
雪莲的价值在于中西文化的互通。她把中国蓝靛瑶的历史、文化介绍给西方世界,又以西方写小说的方法来讲述中国故事。用中文的美,达意的精准,励志的故事,传颂中国年轻人的希望与自信。雪莲是富有逻辑性的作家,也许与她深谙东方思维逻辑有关系,文字干净优美,从容不迫地展现了一幅瑶风汉韵的壮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