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地方文艺类出版社,散文类图书一直是我们的重要出版类型之一。早在1984年建社之初,我们就开始对现当代文坛的知名散文作家予以关注,并在不久之后在大陆首次引进了林语堂作品,收录于我社的“拿来参考丛书”之中。虽然出于对作品知名度的考虑,我们最早引入的是林语堂的小说《京华烟云》,但1992年,主持其事的责任编辑就牵头促成了《林语堂名著全集》30卷本在兄弟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问世,林语堂的散文、小说、随笔等多种类型的文学作品全面收录其中。1997年,我社还曾经出版过一套《20世纪中外散文经典》(评点珍藏本)。这套三卷本的图书,虽然在当时印数不多,“名声”不显,却于2016年突然在网络上受到了关注。发起其事的读者甚至称,多年后重读这套书时受到的震动,是“忽然对网络时代感到了强烈的幻灭”,甚至在一两天的时间里“处于魂不守舍的状态”,还有读者在这本书的评论中称,“这类合集都是业界良心”,“能看到那个年代的人是怎么做一本书的,‘用心’两个字是最高的奖赏,但也最不容易做到。文章的译者和大部分文后评语的作者今天都已成名家,极为可贵”。
这套散文选之所以突然以一种意外的方式“走红”,诚如读者所言,一方面是因为选目经典,文学性强,甚至很多作品曾在中国文学史、学术史乃至中国近代史上产生过极其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顾颉刚的《〈古史辩〉自序》、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另一方面也因为,每篇入选篇目所附评语,往往力透纸背,抑或专业性极强。评语的作者,有很多是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学者。如该书的“中国卷”中,王国维《〈红楼梦〉之美学上之价值》的评点者是红学家周汝昌,周作人《人的文学》《喝茶》《炒栗子》和曹聚仁《我的自剖》的评点者是钱理群,胡适《追悼徐志摩》的评点者是现代文学史专家朱金顺,吴晗《哭一多》的评点者是文学评论家蓝棣之,萧红《哭鲁迅先生》的评点者是作家端木蕻良……
综合总结当年的这套散文选集,以及我们更早出版的《余光中散文集》,还有后来的《梁实秋散文集》《张恨水散文全集》《贾平凹散文全编》《鲍尔吉·原野散文精选集》《古龙散文集》,以及收录当代著名作家自传性质的散文作品集“大家人生”系列,直至近两年的“非典型散文”类作品《山林笔记》,我们在做散文类图书出版方面的价值判断时,一直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则:
一是作品的“文学属性”是否够“强大”和“独特”。这里的“强大”和“独特”,基本是由作家本人的创作水平决定的,同时,需要作品在问世后,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2015年,我社八卷本的《梁实秋散文集》,就是基于这种理念出版的作品。梁实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陈霞《人性·闲适·爱国——浅析梁实秋散文特色》),他的作品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陆续同中国大陆的读者见面,但很快便畅销一时,为读者熟悉和喜爱。梁实秋的散文是典型的“文人+学者”型作品,风格闲淡豁达、温婉含蓄,同时“思想丰厚,内容涉及中西古今,且时间跨度大”(时代文艺出版社《梁实秋散文集·出版前言》)。很多文字虽然写的是生活中的琐碎和细节,但却带着浓浓的人文色彩,体现了他丰富的学养和深厚的文学底蕴。其散文的创作水平和总体风貌,是由作家在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上半叶——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特殊的成长环境下形成的,在中国文学史上已无法复制和再现。与之类似的,还有我社在2015年出版的七卷本《张恨水散文全编》。现代文学史上的张恨水,虽然以小说《金粉世家》《春明外史》《啼笑因缘》等享誉文坛,但其散文创作也很有特色。张恨水出生于1895年,受过完整的私塾教育,旧学根底深厚。从少年时期开始,他的阅读量就很大,到了17岁时,光是小说的阅读已经达到上百种;随后,他又辗转于各大报社担任编辑,其间发表的小说、短文、评论、游记等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常年的笔耕生涯加上扎实的文学功底,形成了张恨水散文新旧文化交融、书生气十足,甚至有时还带着一点小说笔法的特色。他的短篇小品文《购〈两当轩集〉者》读起来就颇像一篇情节跌宕起伏的小小说,甚至在风格上能看到《史记》的影子,令人反复阅读之后仍爱不释手。为了向读者呈现出一套较为完整的张恨水散文文本,我们在当时已经出版过的张恨水散文作品基础上,加入了张恨水的公子张伍提供的珍贵文字资料,如连续刊载于1925—1930年《世界日报》栏目《明珠》、1925—1929年《世界晚报》栏目《夜光》等处的散文;同时,也增补了一些从当年的报纸、杂志等处搜集到的资料,如增补了原载于1937年8月《旅行杂志》第十八卷八号的《白门十记》(只找到并收录了四记)等。
二是作品的“记录属性”是否“浓重”和“真实”。文学的本质,其实就是抒情和记录,所以我们在对散文类图书的出版价值做判断时,也着重考虑散文这一文体的“记录”属性。这就不得不提到我们出版的两种作品:一是收录蒋子龙、冯骥才、陈忠实、二月河、梁晓声、曹乃谦等当代名作家散文作品的“大家人生”系列。这个系列的图书,每册均以一位作家的作品单独集结,收录的作品往往以反映作家的成长经历为主,既是作家对自己过往和当下的“文学性”总结,也是一份研究中国当代作家写作和思想特色的宝贵资料。比如2022年初热播的电视剧《人世间》,“底本”是作家梁晓声的最新同名小说。小说以北方城市的平民子弟成长为线索,意在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反映从20世纪70年代到当下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人世间》的创作,融入了作家个人的成长经历。这一点,可以用我社“大家人生”系列中梁晓声《光阴的味道》来证明。他曾在《我的知青文学路》中详细地回顾了自己从北大荒基层连队的一名知青一点点地成长和积累,直到迈上文学路的过程。《光阴的味道》中的散文比小说更真实和直接地反映了作家的成长之路和内心世界。另一种则是作家胡冬林的遗作《山林笔记》。《山林笔记》是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中国好书”获奖作品,也是一部饱含人文精神、描写和记录长白山生态的文学作品,更是现代白话文在日常写作中取代传统文言文之后的第一部记载长白山地区风物、风俗的“百科全书”和专书。书中所记载的长白山地区的生态面貌、动物植物、渔猎风俗等,是作者在长白山林区五年半的时间里积累而成的,能够集中反映出近些年来长白山地区生物群落或个体的变化。遍检前人记录“特定区域”或生活的文字,如张缙彦的《宁古塔山水记》、方拱乾的《绝域纪略》、吴桭臣的《宁古塔纪略》、杨宾的《柳边纪略》、方式济的《龙沙纪略》,往往是时间越久,其“记录属性”就越有价值。而《山林笔记》由于描写对象特殊、写作过程投入、作者身份独特,自然也是如此。
当然,散文是一种外延性很强的文体。若追溯传统,甚至可将绝大部分非韵文类作品称为“散文”。如果以这种标准衡量,上述对散文类作品出版价值的判断,其实还有很大的补充空间和探讨余地。以上我所谈到的也只是一个出版人在几十年从业经历的基础上,基于现当代文学惯常对散文的定义形成的一点思考;而时间,才是对一切文学作品最公平公正的检验者,希望有越来越多好的散文作品能够通过出版社这个媒介跟读者见面。
(作者系时代文艺出版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