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庆祝建党百年的“献礼”剧目,大型原创现代戏曲《骄杨之恋》通过杨开慧的事迹,展现了一个伟大共产党员追真理、守信念的高风亮节和贵我、自尊的人格魅力。“骄杨之恋”是信仰之恋、爱情之恋、亲情之恋、友情之恋,也是创作者怀着崇高的敬意对这个革命英雄人物的追忆与缅怀。在杨开慧身上不仅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还体现出同志之情、战友之情以及人类许多珍贵的情感。正因为她将信仰融入了爱情、亲情、友情,才能把人生的“小我”变成不朽的“大我”。创作者从生活出发,从规定情境出发,从人物出发,多侧面展示了杨开慧丰富的人性和立体化的思想感情,较好地完成了这个难度较大的角色的塑造。
人物形象的成长与生存环境息息相关。该剧巧妙地设置了两个更夫,作为串场人和评论者介绍了旧中国积贫积弱、民不聊生的现实状况,并在杨开慧遇难时代表民众给予同情,显示了黑夜里仍有人性的温暖光辉。从大清到民国的社会悲剧主要在于不合理的社会环境,只有深刻揭示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唤起人们改造社会的决心,直面不人道的社会风俗,才能激起人们改造旧社会的伟大力量。受“五四运动”思潮的影响,一代追求真理、贵我自强的新青年女性诞生了。她们穿着现代的学生服装,在“强体魄,养正气,领新风,破旧俗”的激情中做着优美的健身操,展示出新时代女青年的蓬勃朝气。杨开慧就是众多新女性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在她身上体现着青年女子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社会向前发展的历史趋势。
杨开慧对毛泽东的爱恋之情是该剧所展示的重要内容。剧中,毛泽东虽然没有出场,但他的“身影”在舞台上又无处不在,成为杨开慧生命的一部分,支撑着她的理想信念,温润着她的心灵。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毛泽东将真理和理想的火种传播给了自己的家人、同事,传播给了千千万万的中国民众,也在杨开慧的心中播撒下爱的火种。岳麓山下,杨开慧因毛泽东即将归来却没有提前通知她而暗自伤情,怅然若失:“你将我带进一片新天地,你与我心意共远互珍惜。爱你的孺子才情,诗人气质,爱你的豪迈气概,英雄胆识。爱你的怜香惜玉,风骨柔情,爱你的兼济天下,悲悯情怀。”在充满诗意的空间中,创作者用拨桨荡舟的舞台动作打开了杨开慧爱的心扉,让人们看到了这个小女子被暗恋与相思所缠绕的忧伤心绪。正是由于杨开慧与毛泽东拥有共同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她才能在风雨如晦的环境中婉拒了富家子弟的追求,抵挡住家族众长辈的逼婚压力,坚定地与毛泽东结为人生伴侣。他们之间既有“和块黄泥捏咱两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儿女情长,更有“让理想与爱同在,心相印共赴未来”的壮志豪情。表演的最高境界是演出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特定心态、特定性格,塑造有血有肉、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为了表现初恋少女杨开慧的儿女之情,主演李梅运用了花旦的身段、神态和指法,通过轻吟低唱来表现杨开慧少女的娇态、情态,达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在塑造杨开慧这个英雄形象时,创作者努力按照生活的逻辑和历史真实,塑造真实可信的人物性格。艺术美之所以高于现实美,是由于艺术家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到艺术作品中,使生活得到了艺术的升华。第四场是一个将革命理想与爱情亲情相统一的重点场次,集中体现了杨开慧心灵的真善美。被捕之后,敌人不仅用重刑摧残杨开慧,还毒打小岸英来折磨她的心灵。听到孩子撕肝裂肺哭喊妈妈的声音,杨开慧“腿发抖心发颤胸如箭穿”。一边是信念、爱情与尊严,一边是当妈的“心头肉生命支点”,两难的境地让杨开慧的心灵备受熬煎。创作者抓住这个重要节点,以慷慨激越、哀婉抒情的大段唱腔尽情抒发杨开慧的矛盾心理。最后她奋不顾身用头撞向牢墙,在慢镜头中一个“卧云”倒地,用不畏牺牲的勇气终止了敌人对孩子的迫害。通过唱腔、锁链舞、音乐和慢动作等各种表演技巧的综合运用,创作者用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杨开慧在信念与亲情之间真实的心灵挣扎,以及对娇儿的深情挚爱,使人物形象体现出真善美的人性光华。
第六场是杨开慧离别人世的最后时刻,这是一种求不得、爱不得的心灵煎熬。创作者设计了核心唱段来赋予她“宁掉脑壳也不离婚”的最真实最恰当的动机,使她的思想感情又一次得到了艺术升华。残月如钩的夜晚,杨开慧在油灯下教小岸英识字,鼓励他“自食其力”。孩子入睡后,杨开慧有层次地抒发了对家乡的父老、可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和心中恋人毛泽东的真挚感情,体现了革命者在黑暗环境中用生命寻找通往黎明的强大意志和精神本色,用碧血践行了坚守理想、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的誓言。
结尾,随着几声枪响,洁白的雪花掩埋了圣洁的尸体,作为意象的“骄杨之灵”的忠魂之舞是杨开慧现实形象的延伸,血色灵动的水袖伴随着忠魂直上重霄九,这是杨开慧的信念与人情融为一体的诗意化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