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迎来而立之年。岁末,新的太空征程在寒冷的冬日里昂首启航。神舟十五号发射升空,《逐梦太空》出版上市,这让我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多年“航龄”的作者感到欣慰。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来到曾经创造“两弹一星”伟业和航天辉煌成就的国防科技战线。当时,载人航天工程还在秘而不宣的研制中,由于工作关系,我得以走近托举“神舟”的发射场,走近梦圆凯旋的着陆场,走近隐姓埋名的科学家,走近坚毅勇敢的航天员……他们用智慧和心血在茫茫太空铭刻下执着专一、淡泊名利、心无杂念、坚韧顽强的精神丰碑。与此同时,有一个词语在我心里日渐清晰起来,那就是梦想。中华民族是最早萌发飞天梦想的民族,航天工作者毕生追求的航天梦不仅是时代呼唤的主题,也是民族精神的命脉。
投身于文学,虽然是个人的志向和事业,但为时代书写却是作家应有的担当。值得我一生铭记的是,10年前的一个春天,为纪念载人航天工程实施20周年,我在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中担任总撰稿。在长达3年的拍摄过程中,我走近工程的各大系统,来到曹刚川、丁衡高、沈荣骏、刘纪原、任新民、屠善澄、王永志、戚发轫、杨利伟、翟志刚等创业者和实践者们的身边,有幸沿着他们的人生和梦想,追寻他们独特的心路历程和精神内涵。尽管片中可能只出现了他们的一个镜头、只有几十秒的同期声,但无论是耄耋之年的老人还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无论是专家院士还是部长将军,关于他们都有着说不完的话题、讲不尽的故事,从他们饱含深情的回忆、噙着热泪的讲述、充满自豪的笑声中,我知道了中国载人航天走过的是怎样一条艰苦卓绝之路,明白了他们的壮举牵动着多少人对外层空间的执着探索。言表中,我深深感受着他们为祖国尊严和民族复兴而付出的辛劳,与此同时,我还发现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以一己之科学良知与社会担当去引领国家的进步,他们有过幸福、有过迷茫、有过痛苦、有过期盼,但自从加入航天队伍之后,他们就把个人的理想和国家的命运、个人的选择和国家的需要、个人的利益和人民的期待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如果没有莎士比亚,我们可能不会知道人类还能创造出《哈姆雷特》,同样,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头顶的星空也一定不会如此灿烂。正是他们前赴后继、砥砺前行,用智慧和心血谱写的时代壮歌,带领我们这个航天大国一步步迈向航天强国。
辉煌的事业、崇高的精神、可敬的人物,不断感动着我,我想用文学的形式记录这感天动地的壮举,用文化的力量去还原这鲜为人知的往事。那部纪录片拍摄结束后不久,我开始了长达几年的采访创作。
神一到神四的创业奠基、逐梦启航;神五的全力推进、飞天梦圆;神六的承前启后、开拓创新;神七的持续平稳、太空漫步;神八、神九、神十的交会对接,太空授课……随着曾经熟悉的故事和人物一一呈现在眼前,作为晚生后辈,我常常会感到张载的那句话似乎是说给他们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载人航天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虽然起步较晚,但因为有他们始终坚持高起点自主创新、奋力攻关,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突破和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并在较短时间内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跨越式发展道路。辉煌成就的背后,科学家和航天人的工作常常是孤独寂寞、淡而无味的,但正是这样的淡然无味、矢志不渝,却成就了他们的顶天立地、震撼千秋。我甚至在想,如果没有他们,中国的载人航天会如何延续与发展?中国的科技事业在全球化浪潮下,该如何返本开新、自信自强?
写作者最大的苦恼在于,最深的感悟很难用文字道破,一经语言表述就很容易把深刻的感悟简单化、肤浅化。航天员张陆出征前曾道出“心有凌云志,手可摘星辰”的心声。作为书写航天故事的作家,提笔写下第一行字时,又应该带着怎样的目标呢?虽然我很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讲给读者,然而,当我面对一份份沉甸甸的资料、真正下笔开始创作时,我却犯了难。
载人航天工程涉及面之广,史无前例,令人震撼。我该写什么?怎么写?我记得载人航天工程的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曾对我说:文艺创作不能光说成就,也应该讲讲挫折,让大家知道中国走过的这条飞天之路其实挺不容易的。的确,只有最泥泞的道路,才能留下最深的足迹。像载人航天这么一项庞大的跨世纪工程,一路走来怎么可能没有坎坷和曲折呢?我想起六小龄童老师送给我的一本书《行者》上有这样一句话:“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这不就是载人航天工程的生动写照吗?比方说上世纪70年代,一波三折终被搁浅的“曙光号”计划;面对“争八保九”的质疑,神舟一号的艰难出炉;神舟三号发射前故障插头引发的轩然大波;神舟五号杨利伟在火箭腾飞时遭遇的“险情”;神舟七号翟志刚出舱时发生的意外“火灾”;首批航天员邓清明三次入选梯队又三次与飞天失之交臂……恰恰是这些与成功相伴的“不顺”,折射出了航天人的科学精神与情怀大爱。30年来,漫漫征途中、迢迢天路上,他们就像一个个苦苦追寻的“行者”,不停地翻过座座高山、蹚过条条大河,“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
我在写作时总想着王永志的话,决心把工程的全貌真实客观地呈现出来,既反映工程研制的主要场景,讲工程取得的成绩,也呈现研制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将载人航天举步维艰的困惑与不断前进的奋争倾注于笔端,努力让文字化作飞天路上的优美和声,尽可能使其充满感动、充满力量。
为了让更多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们感受和理解科学家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担当和科学情怀,在写作《逐梦太空》时,我除了用朴实的文字、翔实的内容写好人物、讲好故事之外,特意在叙事过程中增加了一些科普内容,出版社的编辑同志还找来一百多幅精美图片,图片与文字相得益彰,通过诗意的表述和形象的解读,读者朋友们便能在振奋和愉悦中读有所获、读有所感、读有所言。
《逐梦太空——中国载人航天之路》出版时,冬天刚刚到来,火箭腾飞的烈焰给正在与疫情抗争的人们带去了些许温情和信心。一本书只是一块小小的铺路石,通天大道上还有更新更美的故事等着我们去记录、去讲述。正如邓清明出征前所说的那样,这个伟大的新时代给了我们奋斗圆梦的广阔平台,能够被祖国需要就是最幸福的。同样于我而言,用文学的力量逐梦九天,只要读者需要,我便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