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学评论

王干《人间食单》

美食里的人间烟火

□颜德义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从食材的选择,到烹饪的技艺、餐具的考究、文学的表述,异彩纷呈,不一而足,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一直并行着两条不一样的文化路线:一条是人民的、日常的,即以关注人民大众日常饮食为主要文化表达的路线,其代表人物有苏东坡、汪曾祺等,这类美食文化所呈现出来的美食就是百姓的日常,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因而也是最受人民欢迎,最具生命力的。东坡肉历经千年而弥久愈香就是铁证;另一条是官宦的、小众的,即以描写官宦人家、文人雅士的精美饮食为主,其代表性作品有《红楼梦》《随园食单》等,这类美食及其所衍生而来的饮食文化是高高在上的、深不可测的,远离人民大众的,也是生命力相对短暂的,《红楼梦》《随园食单》里的菜肴再精美,今天又有多少道流转于百姓的餐桌上呢?王干家乡曾经的哲学流派“泰州学派”坚定地主张“百姓日用即为道”,可以说道出了中国饮食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的真谛。

王干的《人间食单》(百花文艺出版社)无疑是第一条文化路线的延续。透过《人间食单》里的人间烟火,我们看到了作者对百姓日常饮食生活的高度关注,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在饮食方面具体体现的精准把握,这与王干所强调的“让小说走进人民”一脉相承,这就是艺术创作的人民性,也是《人间食单》的人民情怀。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写出百姓的饮食日常。《人间食单》共三部分、55篇文章,绝大部分写的就是普通百姓日常的饮食生活。既有关于菜肴制作过程的描写,也有关于饮食习俗的叙述,既有关于儿时饮食的记忆,也有关于当下美食故事的表达,共同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百姓日常饮食生态图。

作者出生于里下河,成长于里下河,对里下河有着割不断的乡情、亲情,因此,书中描写里下河的美食也是最多,最用情的。但其眼里的里下河美食,都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菜肴,而只是平常人家的家常菜。如在《扁豆烧芋头》一文中,开头即说“家家都会有一挂扁豆”,是的,在我的家乡里下河,不仅“家家都会有一挂扁豆”,而且,家家都会烧一手好吃的扁豆烧芋头。在《螺蛳》一文中,作者说:“螺蛳最平常”,但“里下河的人却把螺蛳当作一道荤菜”,反映的是里下河人民在日常饮食中就地取材的能力,那房前屋前小河小沟里的丰物都成了百姓餐桌上的日常美食。作者也有着长时间在南京生活的经历,于是南京百姓最日常的家常菜都成了作品中的一部分,如《江南三鲜》里的菊花脑、芦蒿、马兰头,《南京的菜》里的盐水鸭、拌洋花萝卜等,南京的百姓哪家的餐桌上缺得了它们的身影呢。

以上是关于食材的介绍,还有一些是关于菜肴的制作方法和制作过程的描写,也是百姓日常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酒酿颂》里对母亲制作酒酿全过程的描写,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有一次在夜里,被浓郁的桂花酒香惊醒,一家人索性起来尝几口”的快乐。《咸生姜》里母亲为四个孩子一家学做一瓶“拐姜”的故事,生姜本平常,但有了母亲的爱和用心,就显示出无价,所以作者说,因为早餐中有了拐姜,那一年的春节,每顿早茶,胜似夜宴。

当然,更多的作品是将美食与当地的习俗、人生的故事融合在一起的,如《偷月饼》反映的是故乡里下河一带中秋祭月的习俗,里面的儿歌“凉月巴巴,照见家家……”唱出了里下河人民多少代人儿时温馨的记忆,让我们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儿时那个月色如水的中秋夜、那片稻花飘香的农家院。而《时间深处的泰州》里送给作者一块萝卜干的热心搬运工人、《卤汀河》里自己顶着烈日卖冰棍却要去河里捧水喝的俭朴老大妈、《第一次碰头》里父亲对待作者喝醉的态度都是里下河人民生活的真实反映,这样一种反映也未尝不是几千年来中国百姓面对困苦依然快乐的日常生活的精神写照。

二、紧扣百姓的饮食需求。王干在《人间食单》新书分享会直播时曾说,他之所以要出这本关于美食的散文集,是因为人民群众对饮食的高质量追求也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间食单》很好地呼应了这一主题,如在《湖菜》一文中,王干强调,食材好,是一切美食的基础。海鲜也好、河鲜也好、湖鲜也好,讲究的就是出水鲜。淮扬菜为什么好吃,就是因为刚出土、刚出水、刚出锅。这里显然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对新鲜食材、卫生食材、健康食材的追求,也与我们各地政府正在打造的菜篮子工程、食品安全工程、绿色食品工程等不谋而合。一方面,人民群众已经不再满足于对各种食材的简单加工,另一方面,我们的餐饮从业者也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引领和塑造着更加高品质的饮食文化,两者的相互作用,是中华优秀饮食文化得以历久弥新在新时代的生动实践和真实写照。

文集中专设一辑叫《寻找他乡美人痣》,用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介绍了作者对故乡之外各类美食的探究和体验,这无疑是众多中国百姓的梦想。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的物质条件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更多的中国人开始走出家乡,走向全国,甚至走向全世界,一方面,他们要去学习、工作,开眼界、长见识,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能够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文化,当然就包括饮食文化,这是中国人民由富到强的标志,也是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具体体现。北京的烤鸭、云南的米线、晋江的土笋冻,还有青岛太平角的咖啡等,这些都是得益于改革开放,全国人民才得以在口中津津乐道的他乡美食。

三、拓展百姓的饮食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饮食从来就不仅仅只关乎吃什么、怎么吃的问题,而是关乎着人生哲理、治国理念,如《道德经》第六十章就强调“治大国若烹小鲜”,再如孔子主张:“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每于事而慎于言”等,在中国民间,也有着吃相看人品的传承,并据此衍生出来了众多关于饮食方面的规矩、讲究。

《人间食单》既然是讲饮食,就避不开以上的话题,但他有自己独特的视角,他以作家特有的敏锐将日常餐桌上的各类行为加以归纳、总结,形成了自己关于饮食文化的独有理念、如他在《高邮美食地图》里强调:“美食是乡愁,也是节日里快乐的元素。”这是从精神层面对美食的重新定义,突破以往关于美食的物质层面的定义,是关于饮食文化的再创造。

再如他关于“吃什么、和谁吃、在哪儿吃、点菜是个美学问题,喝酒是个军事问题”的阐述,都不是讲的具体的吃的问题,而是深刻的关于吃的文化的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平常百姓在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遇到过、思考过,但几乎没有人从文化的层面、人生哲理的层面对其加以归纳、提炼。《点菜是个美学问题》中写道:“菜单意味着什么?选择。选择是一种自由,也是一种限制。”是的,在中国百姓的日常饮食中,谁被拿到了菜单,也就意味谁就被赋予了一种选择的权利,可这样的选择又是十分艰难的,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点出的一桌菜,却不见得人人都喜欢,真的是吃力不讨好。这就是中国人生哲学的奥妙所在,让你得到了什么,必将也会让你失去了什么,点菜也是一样。所以,作者感慨:美学的复杂性在于审美的不可量化和简单复制。中国的美食也是不可量化和简单复制的。由此,作者得出结论:“美食其实是厨师、食客、点菜人之间的合理组合,他们构成那道看不见的黄金分割线。”是的,中国的人生哲学强调的是和谐,要让一桌饭吃出和谐来,没有厨师、食客、点菜人之间的配合,定是枉然的。

《人间食单》第三辑“人生百态看吃相”基本上讲的都是上述问题,这是需要智慧的,也是需要热情的。它看起来是个小问题,其实是个大课题。民以食为天,一切关于百姓日常饮食的思考、总结、提炼都是天大的问题。

为人民而创作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透过《人间食单》这本小小的文集,我们看到了新时代的作家们在这一主题下的探索与努力。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会让我们的作家们更深刻地感受到时代的召唤和人民的伟力,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浸透着人间烟火气、满怀着人民情怀的作品呈现于读者面前。

2022-12-28 □颜德义 王干《人间食单》 1 1 文艺报 content68103.html 1 美食里的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