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书香中国

作家要用作品担起社会责任

——“廉吏三部曲”《汲黯传》《黄霸传》《张咏传》创作谈 □李乃庆

因为爱好,自7岁步入学堂、有作文课后,就喜欢上了作文。到了高中阶段,因为语文老师董玉振在作文课上讲了他写小说寄给报社的故事,我受到启发,于是就试着写起小说,做起“作家梦”。高中毕业回乡务农后,每到夜晚依然不忘在油灯下练笔。恢复高考后,我考入淮阳师范,虽然攻读的是政治专业,研究政治和历史,课余依然不忘写作。1981年我23岁,大学毕业从事教学工作不到一年,在开封《梁园》杂志发表了小说处女作《赶集》,从此信心倍增,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

从事教育工作后不久,我就走上了学校的领导岗位,因为不断有作品发表,先后加入了周口市作协、河南省作协,先被借调到政府机关,后进入县委宣传部。因为在宣传部负责外宣工作,重点宣传历史文化,几年后被派往县博物馆,负责文博和国宝单位太昊陵庙的管理工作。其间因为潜心工作和学术研究,停止文学创作10年,10年后又被派往地方志办公室,负责地方史志的编修,因为环境相对安静很多,又“重操旧业”,业余再次开始小说创作,陆续发表和出版了不少作品,并加入中国作协。尽管自认只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但也常被人称为作家。

什么是作家?作家的职责是什么?最初写作时并未深思过,只知道把自己的所想所思用文字展现出来,给人美的享受。后在汉语词典上查询“作家”一词,才明白作家是“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随着科技发展,作品发表的阵地已从纸质书变成纸质、网络并存,因此网络写手和自由撰稿人中的有成就者,也多被称为“作家”。

无论是作为文学爱好者,还是作为专业作家,只要从事文学创作,都不能回避两个问题:写什么?为什么写?每一个爱写作的人,无论口头上说不说,只要拿起笔或者打开电脑,一定会思考这两个问题,只是不像论文那样在作品中直言而已。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从猿到人,从愚昧到野蛮到文明,虽然已经进步到今天的文明程度,但仍然真善美假丑恶具存。作家虽然不一定都具备行政权力,但也是社会重要的一员,既然称得起“家”,就应当为社会进步担起一份责任,通过作品服务于社会,扬善除恶,树浩然正气,传递正能量,不然作家就不配为作家,作品就成了毒品。

作品的价值在于有人欣赏。书画家的作品再好,如果深藏于书柜,不能让人欣赏、给人美的享受,其价值何在?领导讲话讲得再好,如果没有人听、不被人接受,岂不等于白讲?歌唱家唱得再好,如果把他放到沙漠,自己唱自己听,不让他人享受其美,岂不等于没唱?医生的医疗水平再高,如果不能为人治病,其水平又有何意义?作家的作品也是如此,写出来就是让人读的,目的在于给人输送精神食粮。

年轻时,因为阅历和学识的限制,作品反映的仅仅是美景、趣事、浅见。随着走向工作岗位、行政岗位和对历史文化进行研究,观察思考问题增多,同时在任博物馆馆长期间接待了多位国家和省部级领导人及各行业专家,自己的胸襟、视野和思考社会问题的深度、广度得以开阔。任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后,在史志编撰的过程中,又通过考古资料和史籍,揭开了很多史书上的未解之谜,特别是发现在春秋战国和五代十国时期,淮阳发生过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出于一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和担当,我的作品由过去的农村、官场等现实题材逐步扩展到历史题材,首先创作了“乱世系列”,也叫“乱世三部曲”,即以秦楚两国斗争为主线、书写秦始皇统一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历史小说《秦楚情仇》(上下卷)和书写五代十国至北宋建立的《符氏三皇后》,反映的都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主题。出版这几部作品后,跟随党中央反腐倡廉的脚步,县纪委让我策划建设廉政主题公园“廉园”,在挖掘整理我国历史上深受百姓爱戴的一个个廉吏人物的故事时,我想到今天很多党政干部应该以他们为榜样,于是下决心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廉吏立传,书写他们勤政为民的故事。

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著名廉吏不胜枚举,史册上有传,通过文学作品为其立传者也数不胜数。写谁,怎么写?每个作家都会依据自己的所长和拥有的资料,选择自己的角度和写法。因为有着考古和地方史料的优势,所以我选择了所处时代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出仕渠道不同,但勤政爱民如一人的三位著名廉吏,即西汉时期的汲黯、黄霸和北宋时期的张咏。汲黯出身官宦之家,因汉景帝《任子令》而出仕,以“敢言直谏”著称,被汉武帝赞为“社稷之臣”;黄霸出身富庶之家,响应汉武帝诏令,捐资纳粟出仕,以“仁厚爱民”闻名,被汉宣帝赞为“贤人君子”;张咏出身贫民之家,因科举考试出仕,以“智略神出”蜚声,是“世界纸币之父”,丞相韩琦赞他为“一代伟人”。汲黯、张咏都在淮阳为官,卒于任上,葬于淮阳;黄霸是淮阳郡阳夏人,也葬于淮阳。于是,我创作了“廉吏三部曲”《汲黯传》《黄霸传》《张咏传》。

之所以选择为三个不同时代、不同家庭出身、不同出仕渠道的廉吏立传,一是因为敬仰他们清政为民的施政理念和风采,让他们走出历史的深宫,成为当代人争相效仿的远隔时空的朋友;二是鼓励今天出身和成长环境不同的青少年都要像他们那样,立志报国,有所作为,为民服务;三是让今人和后人铭记历史、铭记先贤,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传承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信。

作家虽然不是史官,但既然被称为“家”,既然书写历史和历史人物,就要敢于更“真实”地去书写,既不拘泥于官修史籍的“一家之言”,也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去虚构。所以自创作历史小说以来,我首先依据的是考古,并给自己定下创作格言:研究历史者可为史,喜欢文学者可为文。为了写好这“三部曲”,写出他们更“真实”的廉政故事和迷人风采,我不仅大量阅读了《汉书》《宋史》等史籍,更注重淮阳的考古发现以及有关他们三人的姓氏族谱、碑碣,期间又多次去河南濮阳、安阳,山东临沂、郯城,四川成都、雅安、南充、阆中,陕西西安,河南禹州、许昌、洛阳等地实地考察他们任职过的地方的风物民情,在当地的博物馆、考古所搜寻大量文物佐证。此“三部曲”从考证、写作到出版,历时6年,由于水平所限,难免出现纰漏和不足,期望读者给予批评斧正。

2023-02-01 ——“廉吏三部曲”《汲黯传》《黄霸传》《张咏传》创作谈 □李乃庆 1 1 文艺报 content68548.html 1 作家要用作品担起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