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书香

史记春秋家国事 翘首长歌赤子情

□徐 良

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林樱长篇小说《天府长歌》,立足四川、放眼历史,以史诗品格的创作,系统而深刻地描写了中华民族半个多世纪的抗争觉醒之路。小说由川东北的传奇酒寨引入,由英雄侠义的酒寨“宋氏三杰”开始,通过对主人翁“宋氏三杰”之后的宋岚、宋峰、宋婉玉、宋轻雪等人的深入刻画,尤其以战地记者宋轻雪的视角,揭开了发生在中华大地上惨无天日的人间浩劫,歌颂了四川人民和中华儿女在民族存亡最危急的时候表现出的不计牺牲、保家卫国的坚韧毅力和不屈精神。全书61万余字,体量恢宏、史料详实、挥挥洒洒、如歌如泣,读来催人泪下。

从清末百日维新到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中华大地风雨飘摇。一批批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在黑暗中寻找救国之路。拨开时空云雾,抓住历史经纬,小说娓娓道来。同盟会、辛亥革命、护国运动、四川保路运动、北伐战争、五四运动,特别是抗日战争,中华民族历经千磨万难,付出了巨大而惨痛的代价,终于走上了觉醒之路。长篇小说《天府长歌》无疑是一部鲜活的中华民族觉醒史。一大批觉醒的四川人民倒在了保路运动的“成都血案”中,点燃了辛亥革命的导火索;跟抗战将领张自忠的夫人一样,宋婉玉毅然随英雄的丈夫杨宏涛而去;宋岚和赵俊扬的婚姻终因为各自不同的理想追求而走到尽头;国民政府的荒唐和腐败;新中国的成立;江奶姆的儿子江有仁终于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历史终究证明了一切。

面对如此宏大的题材和错综复杂的史料,小说的叙述表现出少有的智慧和冷峻,终把这一段惨痛的历史完整而巧妙地呈现出来。尤其是发生在四川的故事:保路运动、军阀巷战、学生爱国运动、抵制日本领事馆驻川的“成都事件”、日军的无差别轰炸以及被誉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石牌之战等,作者不吝笔墨,为了尽可能还原真实,发生在四川土地上的袍哥文化、水电报、努力餐、川江号子、范哈儿范绍增的故事等,作者也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让我们不仅看见了四川人民在民族觉醒进程中的求索与挣扎,也看见了中华儿女在民族觉醒进程中表现出的英勇、顽强、信念和智慧。

历史是血泪书写的教科书。《天府长歌》的出版,以完整、详实、系统的历史事实,为我们再一次敲响警钟,忘记历史,就是放弃尊严,就是意味着背叛。

我们忘不了日军的无差别轰炸,忘不了南京大屠杀,忘不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忘不了日军的烧杀淫掠,忘不了日军的生化和投毒,忘不了重庆的“大隧道惨案”……我们更忘不了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忘不了被誉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宜昌大撤退”,忘不了石牌之战,忘不了衡阳保卫战,忘不了驼峰航线,忘不了“一元献机”“节约献金”运动,忘不了中国远征军血战滇缅等等。这些罄竹难书的罪证,这些气壮山河的斗争,小说都如泣如诉地作了还原,这不仅是四川大地的悲歌,也是中华大地的悲歌,这些由日本侵略者一手制造的罪孽,将永远被人类文明史所铭记。

四川的抗战将领李佳钰、饶国华、王铭章、许国璋倒下了,宋轻雪的丈夫、英雄飞行员乐云辉倒下了,宋婉玉的丈夫杨宏涛倒下了,江奶姆的儿子江有才倒下了,60多万四川儿女倒下了,2100多万中华儿女倒下了……纵然日军残暴至极,但曾扬言“三个月拿下中国”的狂妄日军,也终被人类文明前进的车轮压碎,英勇无畏的四川人民和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修筑起钢铁般的长城。

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四川人民一直冲锋在救亡图存的前线。四川经历了讨袁、护国、护法战争,是北洋、云贵各路军阀混战的中心,更是抗战的大后方,川军也是抗战的主力军。据不完全统计,仅从民国元年到1933年初,四川共爆发了大小战争470余次,四川人民也在战火中觉醒。尤其是在抗战全面爆发后,热血爱国的川军将士们一个个自发请战,就算是往日的炮哥、军阀,也纷纷出川抗日、保家卫国。

在辛亥革命中,四川有熊克武、但懋辛、彭家珍、渝培伦、饶国梁、伍安全等救国仁人;在抗战期间,四川有饶国华、王铭章、许国璋、李家钰、乐以琴等爱国志士。四川是抗战大后方,也是日军无差别轰炸的重点区域,为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在全国抗战中,四川出兵最多、出钱最多、出粮最多、出工最多、出物最多、内迁最多,不仅为抗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也为中华民族保存了灿烂的文明火种。

川军出征达302.5万多人,牺牲60多万人,在全国抗日将士中,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来自四川,故有语云“无川不成军”;出粮总额和上缴税收占全国三分之一;生产的机枪、火炮和大批炮弹、子弹、炸药、军服等,成为全面抗战期间供应前方数百万将士装备的源泉……“川军共转战全国13个省区,参加了28个大型会战和著名战役,守卫了前线战场五分之一的国土。”四川人民用血肉之躯铸就了“川人永不负国”的誓言,创造了彪炳千秋的光辉历史。

为完成小说,八十高龄的老作家李林樱耗时五年余,走访了川渝十几个市县,采访了大量亲历者和相关人员,查阅了无数档案和历史资料,也搜集了四川相关民俗和野史,不辞辛劳、呕心沥血,以浓浓赤子之情史记家国大事,伏案疾书、翘首长歌,终为我们奉献出这样一部气势恢宏的力作,为我们理清历史、铭记历史、开拓未来提供了可以遵循的厚重蓝本。小说立意巧妙,可以充分感受到作者是有意要梳理清晰中国近现代的艰辛革命道路,重要史事无一疏漏。很多事件通过战地记者宋轻雪之口讲述而出,尽管有主观牵强之嫌,也难以抑制我内心的感动。读毕小说,情难自已,故粗浅记之,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致敬作者、礼敬时代。

2023-02-06 □徐 良 1 1 文艺报 content68608.html 1 史记春秋家国事 翘首长歌赤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