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科学意识在中国信息传播、文艺塑造乃至传统文化精神培植中存在着一定的缺席问题。回顾历史,国人每每诟病于作为有着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虽然将火药的功用在烟花上不断推向新高度,但到了近代却遭受外国列强坚船利炮的凌辱。与此同时,国人也常常感慨于中国虽然动辄领跑世界,但由于科学意识的缺少,在工业革命和信息时代还是有所滞后。今天,这些情况正在向好的方向发生转变。这样的转变,同样反映在科普文学创作上,譬如,高仲泰的科普文学作品《深潜: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发纪实》的问世,就为我们打开了了解未知世界和科技前沿的一个新窗口,而且,透过这个窗户,必将引发人们对海洋保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重要课题的关注。
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中国人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外部压力是重要原因之一。今天,国人已经洞察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实质是包括科技竞争在内的综合竞争,而来自深海探索领域的竞争,就是科技竞争的重要方面。如今,我们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就。面对诸多科技成就,习惯了在历史、社会、人文、思想等领域深挖细作的文艺家,也开始了自己的远航和深潜,这是新时代文艺家把握时代脉动后的同频共振,是走出个人情怀、写作兴趣之“自转”的同时,呼应时代、表现现实之“公转”的创作自觉。可以确定地说,在激发国人爱国情怀的同时,这必将引发读者尤其是青少年、年轻读者的科学意识。谁又能否认,在未来的某一天中,某个人是因为阅读了《深潜》而最终影响他或她成就自我、突出地有益于人类?毕竟,此类先例不胜枚举,毕竟,欧洲工业革命的启蒙就在于文艺复兴。
阅读《深潜》,让我对作家阿来多年前说过的一句话有了更深切的感受:主流文学界有一个响亮的口号,便是关注现实,但一直对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强大的现实、成为文化的一个部分视而不见。
不是不“顾”,往往是不能。就像沈括写作《梦溪笔谈》首先基于其较高的科学素养一样,作家高仲泰写作《深潜》,同样基于长期对深海探测前沿科技的关注。此间的因果,类同于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深潜》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它强健了当下文学创作的两个软肋,即重大现实题材和文学作品中科普意义的不足,而《深潜》问世的内因,是高仲泰长期的积累、不懈探索所致:作为一名作家,他对于现实题材的长期关注;作为一个资深媒体人,他对位于无锡的中船重工702所科技创新动向长期关注;作为一名致力为文学注入科普意义的自觉担当者,他长期倾注精力于历史题材,之后才有了全新的出发。
科学与艺术都源于自然,同样是人类认识和探求自然真善美的一种手段。巧的是,法国作家福楼拜和诺贝尔物理学奖李政道对此都有过类似的说法:前者说,科学和艺术总在山顶重逢。后者说,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深潜》在科普文学创作上的探索让我更加坚信:一方面,科学需要文艺,因为文艺能让科学更具亲和力,实现高效和跨领域传播;另一方面,文艺也需要科学,因为科学能够激发好奇心,赋予文艺家观察世界的崭新视角,从而为科学增添“美”的吸引力。
近年来,文艺界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少作家深入人文基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地带采访创作,了解、记录、讴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讲好发展中的科技创新故事、生态转型故事、对外开放故事和艰苦奋斗故事,成了广大文艺家的创作自觉。可以说,一定程度上,科普文学作品《深潜》的问世,既是作者对文学界惯于以“回顾”的姿态观照现实的突破,也是努力与现代社会发展步调相一致的又一次自觉且深度的探索。
文学家对于科普的自觉介入,带来的是浓烈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它将极大地增强精彩科学探索故事、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背后的壮阔想象力、强大探索精神和深远人文精神。简而言之,比一般的科普作品,可能别有一番风味,因而引人注目,引发思考。尤其对于争取更多青少年、青年读者,它无疑是一件利器。君不见,自从有了望远镜,伽利略就成了时时要把天空看得更深远、更清楚的人,而那些对于望远镜有着更高要求的人,事实上又成了推进其发展进步的持续动力。
诚如阿来所说,科学的眼光与文学眼光的交叉重叠,为文学注入了科学因素,使我们得到了一种全新的审美经验。面对《深潜》,我要说的是,文学对于阅读者尤其是青少年的影响,是春风,是雨露,是种子,在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怀的同时,还将让潜心阅读它的人具有更加敏锐、更加全面的眼光看待和进入现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