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近年来对CG与视觉创意领域冲击最大的事情,或许非AI(人工智能)莫属。尤其是基于“文转图”(text-to-image)的AI图像生成工具,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写下一段文字来描述你希望计算机为你生成怎样一张图像。Midjourney、NovelAi、Stable Diffusion(DreamStudio)等均是典型的AI图像生成工具。其中,利用AI绘画可谓对上述工具最重要的使用方式,它成了一种全新的但也充满争议的CG绘画生产力。
首先,它是一种强劲的视觉素材生成工具。理论上,AI生成的作品如果质量较高,很可能不需要再做什么修改,或者仅需极少量的修改就能使用。而且它足够高效,系统往往几十秒钟就可以出一张图。当然,在具体速度上,云端和本地工具区别较大,此外也与所需图片素材的尺寸等有关。许多人兴奋于此,在社交媒体上彼此交流心得体会,看如何才能更好地运用“文转图”的工具产出漂亮的、符合甚至超出自身期望的图片。他们已然形成一个小的文化圈,还出现了一套属于他们的圈内术语:文字描述被唤作“咒语”,善用“咒语”达成目标则被称为“驯化了AI”等。
然而,AI绘画引发了巨大争议,主要原因在于,AI绘画是依靠大量抓取网上的图片来进行机器学习的,但这些图片往往不仅限于公开版权的图片,而且包含了大量的CG艺术家作品。艺术家们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自己的作品,常常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影响力,进行同行交流,并方便潜在的合作方查阅自己以往作品的风格,以帮助促成自己对商业项目的承接。但现在AI可以大肆地学习他们的作品,还能效仿他们的风格快速完成新的类似作品,有些AI生成的图片甚至和艺术家原作相差无几。
尽管如此,目前已经有一些人利用AI来对外约稿,获取经济收益。许多插画师、概念设计艺术家都是AI绘画的反对者,并且组成了紧密的共同体。他们指出,这群所谓的“AI画师”是在通过艺术家们的作品“喂养”出的AI来获利,但艺术家们自己既没有主动同意,更没有从中获得任何报酬。更何况,“AI画师”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艺术家们的职业生存空间。总之,CG从业者们的焦虑与愤怒,汇成一句话:AI“偷”了我们的作品,“抄袭”了我们的风格甚至具体画作,还和我们抢饭碗!
有关AI绘画的故事,简直是宛若一出“如愿以偿”(out of the bottle)类型的戏码:人们突如其来地获得了某种强大的神力,但似乎总有个声音在提醒自己这件事正偏离正轨。具有高超能力的AI如同一只人造的庞然大物。它汇聚了许多科学家(在虚构的故事中也可能是许多科学怪人)的智慧结晶,却长成一头怪兽。它的出现让人类社会运行失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应该把这头怪兽关进笼子里,还是继续以目前的方式驯养它,又或是换用新的方式去改造它?恐怕这是我们要长期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