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新作品

灵芽出桐木

□奉荣梅

公路劈开森林,蜿蜒的九曲溪与白云蓝天引路,开往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绿色深处。当桐木村高大的标牌闪过时已是黄昏,一片小小的绿色茶叶,在路牌顶端高高飘扬,张扬着武夷红茶的发源地与原产地的深厚底气。

夜宿的三港,是武夷山国家公园的腹地,三条小溪于此汇流,形成一个小谷地。这里是九曲溪的上源桐木溪,水底清浅,山溪冲刷着裸露的各色石头,清越之声在河道与山谷间轰然。三港在武夷山南麓,海拔大概900米,后半夜温度会降至十几度,将山外暑气阻绝。

三港自然村也是桐木行政村所在地,村部就在管理所背后的山坡上。沿着桐木溪拾级而上,路边的野花,村舍屋后的芋叶、瓜藤,在路灯下摇曳。一条不过三四百米长的老街,沿坡而上,街边门面大都灯光闪烁,50多户人家,200多口人,除了种茶卖茶,还经营避暑客栈。硕大的密集炸开的玉簪花最是惊艳,“沉香亭北倚阑干”,像是王母娘娘扔下的金贵玉簪,纯洁无瑕,暗香袭人。生命力极强的菊芋,“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恣肆狂妄,高过人头,是夜色中的粲粲黄花灯盏。这些山里人家门户前大多种花养草,与闪烁的茶厂、茶庄的霓虹灯光和谐互动,显示茶舍有着雅致的女主人。家家客堂间都有一张木质茶桌,随时冲泡着汤色红浓艳丽的正山红茶,一种丰厚的桂圆干似的干果甜香和明快而清爽的松烟香,在口舌鼻翼流淌,醇滑甘甜,味远而力厚,黏住路人的脚步。

村委会简陋的水泥结构门楼前有些热闹,有小卖部、麻将桌,路灯闪亮。门楼内宽敞的坪地里,兼着停车与歇凉功能,三五老人坐在木椅上拉家常,四五个孩童在投掷拖鞋玩比赛游戏,笑闹声打破山村的宁静。村部门前公开栏宣介桐木村的概况,27个自然村散落在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25公里的桐木大峡谷断裂带内,两千村民的生计就是依赖这漫山遍野的茶园与竹林。

高山云雾出好茶。桐木村森林茂密,植被丰富,山高谷深,保持着完整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形成了一个协调的生物链,各种生物之间互相制约,保持着一种平衡,茶树基本不受虫害侵扰。人在草木间,即为“茶”。桐木村目及之处,屋前屋后路边,只要有丁点儿空隙地,都被茶树占据,高高低低,在乱石间野蛮生长。我此行不仅是为观瞻方志中记录的众多名胜与历代骚人之吟咏,探寻桐木村红茶原产地的秘密,更想像一株武夷茶树一般,坐看谷起云岚、众鸟扑棱、蝶羽蜂鸣,在草木间自由自在地呼吸大山之息。

我没料到,在这深山里竟然遇见一座天主教堂。村部过道立着一块石碑:桐木天主堂,武夷山市级保护单位。过道后面突显一座哥特式建筑,圆拱形的欧式门窗透出昏黄的灯光,门户敞开。教堂门外悬挂着一只大铜钟,铜声清洪,音响数里。教堂内外乱石墙勾勒白线,内里三架六柱梁枋立柱支撑,人字顶为清漆木条铺陈,三组欧式吊灯,长排木靠椅,与木柱、顶棚色泽一致,映照着深黄柔和的灯光,格外静默安谧。教堂建于百年前,建筑面积265平方米,2000年修复,后又兴建神父楼,设施基本齐全。

天主教为何能于400多年前在武夷深山传教呢?这与当年西方梦寐以求到武夷山探寻红茶的秘密有关。作为红茶贸易源头的桐木村,一直是欧美人寻奇探幽的目的地。千山烟霭中,万象鸿蒙里,这个中国东南大陆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几百年来吸引中外生物学家追溯而至,发现了模式标本达1000多种。这些西洋教堂正是当年外国生物学家收购标本的转运站。

武夷山深处的这座百年天主教堂,更是正山小种从大山漂洋过海走向欧洲、走向世界的一个历史物证。明代后期,荷兰人商船首次来到中国,将武夷红茶带到荷兰,然后又传入英国与欧洲各地。也就是说,在400多年前,对神奇东方物产充满兴趣的欧洲人,便喜欢上这款汤色红艳明亮的武夷红茶。英国人还赋予它优雅的形象与丰硕华美的品饮方式,这种优雅与华美,源于大山的质地与茶人的虔诚。这些从武夷山采下来的小小叶子,柔和芳香,口味清甜,曾经给英伦的贵族们带去了生活的快乐和健康长寿,又由此积累起了多少巨额财富。

桐木村境内的挂墩、麻粟、先峰岭、大竹岚等山高水冷的地方,处处都有人安家立业,以开山种茶为生,成为人烟聚集的村庄或茶厂。可以想见,当年桐木村的茶业生产有多么惊人的规模。以茶为生的厂户(茶农)约有六七百户,每年红茶产量有30多万斤,制茶的茶庄茶行大小二三十家。每年惊蛰喊山祭茶之时,鸣金击鼓,鞭炮炸响,红烛高烧,抬牲担醴公祭茶神杨太白君后,拥集的茶农同声高喊:“茶发芽!茶发芽!”桐木村的茶芽仿佛听懂了茶农的心声,在春雨云雾中,叶芽壮实起来,叶肉更醇厚了,等待着采茶妹的脚步与歌声。采茶、制茶工从相邻的江西陆续进到武夷山,一个茶季往往都有万余人。在海拔2000米的茂密森林中还能找到清代茶园的遗迹和废弃的老茶树,现今桐木茶园已退至海拔1200米以下地区。

桐木村茶人间,至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生成的正山,做成的工夫。”武夷岩茶出现早,红茶的创制是一种偶然,但是这种偶然也包含着必然的因素。“正山”强调的是真正高山地区所产之意,其范围为以桐木村的庙湾、江墩为中心的方圆600平方公里,大部分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原自然保护区内。这些日子我们在黄岗山下的山峰、深谷中攀山探谷,以桐木村驻地三港为核心,辗转于庙湾、江墩、挂墩、麻粟等古茶乡,品尝到这一辈子最丰富的茶之盛宴,真是奢华的茶乡之旅。

桐木村东北5公里处的江墩、庙湾自然村,是历史上正山小种红茶的原产地和中心产区。江墩因江姓而得名,江姓自宋末定居于此,已有24代500多年,家族是世代经营茶叶的“茶叶世家”,有江润梅、江素生、江元勋等数代著名传人。在庙湾正山堂茶业公司的茶叶博物馆里,我读到了桐木村流传的红茶在一次意外中创制而成的故事。江氏先祖定居桐木关后世代种茶,约在明末某年五六月间,时值采茶季节,北方军队路过庙湾时驻扎在茶厂,睡在茶青上,待军队开拔后,茶青发红,茶厂老板心急如焚,把茶叶搓揉后,用当地盛产的马尾松柴块烘干。烘干的茶叶呈乌黑油润状,并带有一股松脂香味,可当地一直习惯于绿茶,不愿饮用这种另类茶,因此只能挑到45公里外的星村茶市贱卖。没想到第二年便有人给两三倍的价钱定购该茶,之后小种红茶更由荷兰人带到了欧洲,漂洋过海,成为西方世界的宠儿。

第三天傍晚,我们从海拔1400米的麻粟村问茶下山,到三港北面的江墩吃晚餐,乡野菜馆却叫一洋派的名字“巴顿”。巴顿饭店前方两百米过桥,有一座巨大的制作红茶的青楼,我们便顺着公路夜探青楼。

正山小种的制作工艺是比较复杂的,它分为初制工序和精制工序。初制工序就有茶青、菱调、揉捻、发酵、过红锅、复揉、熏焙、复火、毛茶等九道繁琐工序。桐木关一带在揉茶季节时雨水较多,晴天较少,一般都采用室内加温菱调,而加温菱调都在初制茶厂的青楼进行。现在已不是制茶季节,一长排三层木构青楼在黑夜里十分静穆,在手电灯光照射下,我们摸索着进了青楼底层。最底层用于熏焙经复揉过的茶坯,砌筑有几处烧柴灶火口,四壁码堆着松柴,通过底层烟道与室外的柴灶相连。二、三楼只架设横档,上铺竹席,竹席上铺茶,在灶外烧松柴明火时,热气进入底层焙干茶坯,而余热则将二、三楼的茶青加温菱调。茶青菱调后,再进行揉捻、发酵、过红锅、复揉,之后将茶坯抖散摊在竹筛上,放进青楼的底层吊架上熏焙,在室外灶膛烧松柴明火,使小种红茶带有独特的松脂香味。熏焙干的茶叶经筛分拣,再置于焙笼上,用松柴烘焙,增进小种红茶特殊的香味,初制毛茶就完工了。之后,还要经过定级归堆、毛茶大堆、走水焙、筛分、风选、拣剔、烘焙、干燥熏焙、均堆等繁杂严格的精制工序。由此,正山小种红茶会有种浓醇的松香味即桂圆干味道,外形条索乌黑油亮,这时候才可将成品装箱。我打开二楼木门,阔大的空间里架设着木料,上面平铺着竹篾织成的簟子,常年的烟熏火燎,糅合渗透着茶叶汁液,使其乌黑发亮,呼吸之间还有浓郁、霸气的香气,是融合蜜香、薯香、花香、桂圆干香于一体的悠远沉香。青楼乌黑的门板上,涂鸦的各种数字与打油诗,叠加着各色茶农某一刻的欢愉与忧伤。

三港桥头,耸立着一尊名为“人与自然”的雕塑,塑像为虎牛戏斗,牛喻地球人类百姓,虎系大自然精华,寓意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我想起桐木村村干部杨洪斌说起的动物与人的几个故事。到村里经常来做客的是猴群与野猪,狗熊是稀客。高山田地少,村民见缝插针种的玉米和红薯常常被野猪拱食了。他打开手机中的一个视频,那是2019年9月监控拍摄的一只狗熊半夜到桐木关双泉寺偷蜂蜜,守庙的老人被惊动出来了,狗熊就笨拙地抱着蜂箱走了。还有监控拍摄到狗熊一家三口在森林漫步的温馨画面。山上的猴子成群,经常到村民家拿东西吃,有时看见村民提着食物,猴子抢了就跑,跳上屋顶,把篮子翻个遍,喜欢的马上塞进嘴巴,不喜欢的就从屋顶撒下来,像一个顽劣的孩童。有人说,晚上睡觉不要打开窗户,一不注意,猴子就会爬进房间觅食……其实,山中几天,我们已经与很多动物打过照面了:在桐木关公路上遇见穿过马路的鬣羚;白鹇也很悠闲,不太惧人;在三港的桥上几次与猴群亲密接触,小猴抱着树干嬉戏,几只大猴蹲坐桥墩石凳,啃食着游人投食的水果饼干。

武夷山人有句口头禅,吃茶去。离开桐木村,在武夷山核心景区九曲溪畔,路过武夷精舍时,我听见,精舍的主人朱熹在招呼我,吃茶去!温和中庸的声音,引导我进了朱熹园,只见朱熹立于精舍门前,正在拱手迎客,一卷书,一杯茶。我便吃了一杯茶,茶味醇厚,甘滑爽口,有种特殊的高山韵香,我就真真地将茶叶吃了,细嚼慢咽,吃出了桐木村的野趣,久久回甘。

曾在正山堂的墙壁上读到19世纪初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唐璜》诗中一句:“我觉得我的心儿变得那么富于同情,我一定要求助于武夷红茶。”又想起,朱熹赋予武夷茶以思想,“建茶如中庸之为德,江茶如伯夷叔齐”。大概是我在桐木村求助过武夷红茶,归来便觉得自己也变得富于同情、中庸起来了。

2023-04-12 □奉荣梅 1 1 文艺报 content69508.html 1 灵芽出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