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拐弯儿》是中国作协专项申报的一部散文集,2022年9月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书出来后,许多读者觉得《鲤鱼拐弯儿》这个书名蹊跷,有点“莫名其妙”,问是否还有点隐喻?我只好凑数来解释,说是两种表达:地理意义上的鲤鱼和社会意义上的鲤鱼。
我18岁在基层参加工作,在临黄河的长垣县(现改为县级市)基层近30年。先后当过乡村信贷员、办事员、通讯报道员等多种职业,45岁那年调入河南省文学院,从事专业写作。想一想,经历也简单,几十年里,自己其实没有离开这条黄河,无非大河之北与大河之南。一直是在黄河两岸奔波、穿梭、工作、生活。元素都和农业有关:地处一个“农业大省”,入文学院前是在“农业银行”,来文学院之后写的是“农业题材”。
作家提倡的所谓“体验生活”,过去河南文坛曾有一个见效益出成果的尝试。20世纪90年代,河南专业作家选择在某一个县或基层兼职一年或两年,深入生活,曾写出过不少有分量的文学作品。深入生活的做法,为他们积累了丰富素材,为日后力作的产生打下坚实基础。时过境迁,现在所谓“深入生活”已经不是柳青们当年那个方式了,那时吃住一个地方,专心挖一方深井。如今人人屁股下大都坐着一个“刺猬”。和那时相比,今天形式上更像多处挖浅坑一般。
实际上,我也不能“打深井”,而是在“挖浅坑”,更多只能是见缝插针、描摹片段、捕风捉影,这些年我能“体验生活”的区域范围,也都是在身边100公里左右,每年陆续在长垣、滑县、新乡、开封、兰考等这些黄河两岸局部区域活动、采风,零打碎敲,尽量把文学这一语言的麦克风、采访器、吸尘器、捕梦器、过滤器、发酵池等扩大领域、高高举起,但也只是录下了两岸掠过的匆忙风声。我只能量体裁衣,做不成全套成衣,做成百衲衣,做文学上的“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
让我感慨的是,一位作家有时离自己熟悉的生活范围太近,恰恰有“熟视无睹”的短见,加上不深入思考,往往容易忽视和流失有价值的东西。有时,一个作家和熟悉的领域有了距离才会更清楚看到肌理和层次,这也是本土作家移地写作的缘由之一,如沈从文、萧红。由于自己理论浅显,这里不做展开,我继续说那一条鲤鱼如何拐弯儿。
一条黄河从发源地到内蒙古的河口段为上游,从河口到河南荥阳桃花峪为中游,桃花峪往下为下游。在黄河下游地理上,黄河流到兰考的东坝头,像一位哲人思考之后,毅然折头北上,直入渤海,在东坝头这里,是黄河拐的最后一道弯儿,我过去生活在这道弯儿里。这是地理的拐弯儿。而世事变化无常,无奈人生如河流,不乏善意拐弯儿、真诚拐弯儿。人生何处不拐弯儿?可以说,没有不拐弯儿的人生,就像黄河里没有一条不拐弯儿的鲤鱼一样。我写作的形式也像一条河里的鲤鱼,去呼吸波浪、触及泥沙、吞食浮草,甩子产卵,拐的是一道文字的弯儿。
从当初写作开始,我像一只井底之蛙,一直没有走出本土范围,无论开始创作乡土诗到后来尝试写散文,笔下题材也多是两岸熟悉的风土人情、草木器皿、风俗时令、芝麻绿豆、鸡飞狗跳,不能洗掉那些泥气、腥气、土气、俗气、烟火气。这部《鲤鱼拐弯儿》分“风物”“世相”“地域”三部分。把这一段河流拆开如实写来,它们多是我在这一段大河两岸的所闻所见所记所思。有化俗为雅的,更多是反过来“化雅为俗”的。包括近两年陆续出版的散文集《北中原》《非尔雅》《故乡搨》《怼画录》,《乡土和孩子》系列儿童诗集《一朵花就是一座果园》《宝石蜜城》《吃荆芥的猫》等。它们都多多少少粘有鲤鱼的腥气和泥泞。遗憾的是自己水平不高,表达再现得深度不够,难以入味,笔下那些文字远远跟不上这个五光十色、快速发展的社会以及人情世故。
一位作家在写作途中,不论如何探索,何尝不是“作家要寻找潮流里属于自己的那一条鱼”?
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中原作家,我也只能去当大河里日夜游动的一条鲤鱼,且还不能是鲈鱼,不能是黄花鱼,更不能是龙,就是那种带着浑浊泥沙的黄河鲤鱼,宿命一般,鲤鱼无关乎两岸的四季阴晴圆缺,只有在这一段大河里不断游动,或逆流或顺流,翻沙搅泥,碰壁拐弯,依水而生,与河同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