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专题

学术破圈、创作破圈、平台破圈——

中国式非虚构的创新发展要做到三个“破圈”

□王 晖

非虚构涵义广泛,是跨文学、新闻、影视、网络、历史、社会学、数字人文、信息资源等众多领域的文类集合。

就文学内部而言,我一直认为文学文体可以分为虚构和非虚构两大类。相对于虚构写作,非虚构写作其实是指一个大的文学类型的集合,而不仅仅是一种具体文体的写作。它既包含非虚构小说和新新闻报道,也包括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回忆录、口述实录文学、纪实性散文、游记等文体。在广义上,非虚构文学是一个相对于虚构文学的文学族群;在狭义上,它专指美国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兴起的非虚构小说、新新闻报道和历史小说等新的写作类型。

我们可以按照文本所体现的作家的写真意识、文本再现的似真程度以及读者接受时的真实感效果三个方面因素,将非虚构文学划分成完全非虚构(包含报告文学、传记、口述实录体、新新闻报道和纪实性散文等)和不完全非虚构(包含非虚构小说、纪实小说、新闻小说、历史小说、纪实性电影和电视剧剧本等)两种主要类型。另外,还有一种基本属于虚构文体的类型,如新写实小说之类,它在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具有非虚构的一些元素,我们将其视为仿非虚构类型。非虚构文学最重要的特性即是它的非虚构性,或者说写实性。田野调查、新闻真实、文献价值、跨文体呈现应该成为构建非虚构文学的基本内核。

我们一直在致力于中国式非虚构话语体系建构。一方面是指创作话语体系,即构建属于中国文艺自身特色的非虚构文体范式;另一方面是指研究话语体系,即构建属于中国文艺研究自身特色的非虚构文体研究范式。就文学领域而言,三个“破圈”助推中国式非虚构创新发展。

1987年发表于《文学评论》的《1977-1986年中国非虚构文学描述》一文首提“中国非虚构文学”,可谓学术破圈(首次提出“中国非虚构文学”概念,在1986年于《当代文艺思潮》上发表《美国非虚构文学浪潮:背景与价值》之后的进一步思考,是对1977-1986年中国非虚构文学的第一次整体观照。将中美两国的报告文学、非虚构小说、新新闻报道、纪实小说、口述实录文学等统摄为“非虚构文学”来考察)。

2010年《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设立,可谓创作破圈(在创作领域引领非虚构写作热潮的兴起),《人民文学》编辑部在编者“留言”里表达过对这个新栏目的定位——“我们希望由此探索比报告文学或纪实文学更为宽阔的写作,不是虚构的,但从个人到社会,从现实到历史,从微小到宏大,我们各种各样的关切和经验能在文学的书写中得到呈现”。的确,从目前这一刊物已经发表的非虚构作品来看,“关注现实”“文体宽阔”“呈现生活原生态”是其中的关键词,这也旨在表明刊物的主办者打出“非虚构”写作旗号的鲜明倾向性。这里的“非虚构”汇集了回忆录、田野调查等文字,但它们与现存的报告文学样态有很大的不同,都在不同程度地强调作者身份的个人性、写作的亲历性、文本的揭秘性、题材的猎奇性和叙述的故事性等。应该说,《人民文学》的“非虚构”实践实际上向我们提出了建构非虚构文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由此所引出的对于中国当下非虚构文学族群的祈望,即拓展文学表现的疆域,强化文学对现实的参与和渗透,显现文学的生命力和独特价值,而这正是当下非虚构写作的重要意义。从文学本身的意义上说,这可看作是对文学观念的一次积极的调整和拓展——它认可了写实作品的文学性质;还可看作是对当代文学写作方向的重新定位——现实生活比虚构玄想更精彩、经验的故事比想象的故事更迷人、田野写作比书斋写作更本真。从文化意义上说,非虚构写作是对印刷媒介面临全媒介时代受众收缩困境的主动回应,是社会转型期人们精神和生存困境的深度解读,因为任何时期好的非虚构文学都可以显示出明辨是非、检视反思、激浊扬清的导向作用。这诚如约翰·霍洛韦尔所著《非虚构小说的写作》的译者仲大军、周友皋所言:“非虚构文学作品的激增,标志着人类写作活动的一个重大转变,即从传统的艺术虚构写作转向现代的纪实写作。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写作方法已难反映当代这个繁杂快节奏的世界了。真实生活的生动性有时超过了虚构故事的魅力……”

2020年12月,南京师范大学中国非虚构研究院揭牌,可谓平台破圈(全国首家非虚构研究院,将文学、影视等非虚构整合纳入研究视野,致力于非虚构产学研新型平台构建)。研究院同时举办了主题为“中国非虚构的现状与未来”的首届中国非虚构文艺高端论坛,2022年12月又举办了第二届中国非虚构文艺高端论坛,主要讨论非虚构的中国化和时代化问题。2021年5月,以“我们可爱的中国”为主题,在上海浦东举办了“中国非虚构榜样对话”座谈会,通过对话百年中国非虚构的“榜样之作”,致敬建党一百年,回望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奋斗史、创造史和光荣史。座谈会上倡议“建构中国式非虚构话语体系”。会后,中国非虚构研究院以“大家谈”方式,邀请专家学者和业内同仁在官方公众号“非虚构文艺”上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当然,我们并不认为非虚构文学是重振文学雄风的唯一灵丹妙药,也不奢求非虚构写作能够替代社会变革和文化出新,我们只是希望文学能够更加贴近现实、感应民生、捕捉善美、表达真情。

自1987年“中国非虚构”概念第一次提出,35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非虚构的中国化和时代化不断迈出新步伐、登上新台阶、步入新阶段,呈现出全民化、全域化和全球化的时代特征。我们需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向真而行,以真实为本,以真诚为镜,以更深、更广、更复合的视野去观察、研究、思考,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百花齐放的生态谱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这是中国非虚构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时代担当和未来责任。

2023-07-07 □王 晖 学术破圈、创作破圈、平台破圈—— 1 1 文艺报 content70809.html 1 中国式非虚构的创新发展要做到三个“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