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四平教授主编的“当代汉诗英译丛书”,精选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代表性诗作,邀请汉学家、翻译家进行翻译。这是一项非常重要而且有意义的工作。
在众多翻译门类中,文学作品的翻译难度最高。而在所有文学作品中,诗歌的翻译难度最高。因此,对于诗歌翻译而言,译者非常重要。有些人认为,要翻译诗歌,你首先应该是一个诗人。你的英文要很好,你的汉语要很好,你写诗要写得很好。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这个工作做好。这些说法不无道理。茅盾曾说:“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在诗歌翻译中,要想保持原作的诗意,译者需要具备诗人的禀赋——对语言的敏锐把握。
在这套“丛书”的翻译中,编者对译者进行精心挑选。他们之中,既有成名已久的汉学家,也有长期在英语世界生活的中国译者。他们具有丰富的东西方文化背景,他们的翻译准确度、可信度较高。下面以顾爱玲、王屏为例,谈谈她们的翻译观及其对中国诗歌的看法。
作为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员,顾爱玲认为,目前美国对于中国诗歌的翻译研究主要集中在古典诗歌领域。“西方对中国古典诗歌的了解是比较多的,但是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中国当代诗歌的极少。在美国,中国当代诗歌的翻译者比较年轻,大多30多岁。”“翻译”渗透着顾爱玲生活的方方面面。她认为,翻译是一个牺牲的过程:“有一些东西你能保留,还有一些东西你保留不了。比如,中文的声调,英文没有,中文诗歌的很多意义一下子就没了。我每次翻译一首诗,都觉得失去了太多东西。”翻译诗歌不仅是她的乐趣,也是她的义务:“我能够做这个工作,那我必须做。”
王屏在美国讲授英文诗歌长达20多年。她从金斯堡、施耐德、格丽克等美国诗人诗作中看到了东方文学对美国诗歌创作的影响。她认为,翻译首先需要聆听语言内在的节奏和韵律,找到这个共同点,也就找到了人类文明的链接点,“因为所有的生命,都依靠节奏、时间来运行,语言则把生命的动力符号化。而诗歌把这个符号以最精确、最精美、最神秘的形式保存、表达”。
中国当代有那么多的优秀诗人诗作,但是如果不把这些作品翻译成外文,国外的读者根本接触不到。他看不到,就可能认为你没有。所以,翻译的工作、传播的工作,就尤为重要。翻译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文化结合和创新发展。只有不断强化诗歌翻译工作,推动诗歌实现时间、空间、语言媒介的转换,才能真正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文化发展不断添砖加瓦。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文传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