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联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注重在思想引领、机制保障、组织推动、专业服务上用力,在落实上用功,团结引领首都作家,聚焦时代、扎根生活、创作精品。
加强思想引领,引导作家聚焦时代、书写时代。坚持导向鲜明的“开班第一课”。举办新会员培训、中青年作家高研班等各类培训31期,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重要内容,促进文艺工作者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创作潜力得到激活。注重通过主题创作,引导作家关注红色历史、关注时代变迁。邀请60位作家用文学的笔触表达对百年党史的感悟。《百年跫音》成为具有深厚人文情怀的、生动的北京党史书写 ,发行4个月开始加印。
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创作服务保障体系。成立创作服务部、组建文艺家服务中心,推动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的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和平台建设,让创作遵循有方向、落地有平台。制定《“十四五”时期繁荣发展首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规划》,发布文艺创作选题指南,引导关注重点、聚焦主题。建成以“老舍剧场”为核心的综合服务硬件平台、“大戏看北京”软件孵化平台,文学作为母体和源头,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强化政策扶持引导,为品质创作赋能。设立文艺创作专项扶持资金,帮助重点创作项目申请各类创作扶持基金支持,奖励优秀文学作品;为优秀作品提供“签约作家”支持,为优秀作家提供“合同制”资助扶持,为优秀评论人才提供“签约评论家”扶持。
发挥组织优势,推动“深扎”活动走深走实。作家艺术家对社会生活洞察的深度,决定了作品思想的高度,对人民群众喜怒哀乐体悟的程度,决定了作品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北京市文联实施生活采风与创作采风相结合、点的深度和面的宽度相统一的深扎机制。例如,组织作家“行走北京”,打造行走的文学课堂,解决走进时代、丰富生活的问题。去年,我们在金叵罗村召开了“北京新山乡巨变”创作研讨会,之后,安排作家陈奉生驻村。今年,我们“重回金叵罗,再走新山乡”,带着散文集《金叵罗》、报告文学《“蝶变”的金叵罗》,与村民一起阅读分享,又有一批年轻作家加入,形成了示范性综合效益。此外,我们安排作家到有创作需求的点位,推动创作质量的提升。石一枫、孙睿在“回天”地区设立了“扎根回天创作室”;宁肯、星河走进怀柔科学城,参加首届“国际基础科学大会”等;周建强、叶晓进驻铁炉村,为他们的创作寻找了更肥沃的土壤。与此同时,北京市委组织部、宣传部为文联开辟了挂职通道,让作家到北京有代表性的地区挂职,为书写新时代提供条件。
发挥专业优势,通过研讨会、改稿会、青年扶持计划、作品译介、再创作等,服务作家创作、服务作品转化。激活文学的母体功能,为文学作品赋能。探索文学与科技、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跨界融合,积极探索文学阅读的“出圈”模式,推出可视、可读、可听的全景文学作品。助力优秀文学作品的影、视、剧等转化,乔叶的《宝水》、石一枫的《入魂枪》等正在转化中。在《北京文学》打造“新北京作家群”专栏,刊发面向新时代、走进新生活、书写新经验的作家作品。“新北京作家群”也成为刚刚结束的第八届“北京文学论坛”的重点话题。营造充满活力、覆盖面广的文学生态。构建“大文学”格局,对内整合了北京作协、老舍文学院、北京文学期刊中心力量;对外搭建了北京作家日、十月文学月、文学精彩季为架构的文学载体;与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北京出版集团密切了合作关系。
未来的一年,北京市文联、北京作协会进一步融入中国作协文学布局和两个计划,牢记“国之大者”,扛起使命责任,努力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文学力量。
(作者系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