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专题

尘土开花,筑众为山

□石一枫

有句老话叫“文无第一”。文学作品到了一定水准之上,也许各有所长,很难像奥运会一样用秒表、用标尺衡量出来谁才更高更快更强。我们当然也知道,还有句老话叫“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的性格各异,爱好也各异,对文学作品的喜好本就多种多样,而在今天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对于优秀作品的期待和判定标准也变得越来越因人而异。然而上面这些老话有个共同的特点,也或许是共同的盲点,它们都在微观的层面上探讨文学,强调的是对一部作品、一个作家或者是来自一个读者的感受。我们也必须承认,每一个特殊的时代,在文学风貌上都会有它特殊的底色,在文学追求上也会有它共同的眼界,在文学成就上更会展现出时代为它标定的上限,否则所谓“建安风骨”或者“盛唐气象”之类的概括也就不成立了。文学的气息与水准和它所处的时代相关,这是文化乃至文明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既然我们身处一个恢宏的时代,一个大时代而非小时代,那么也应该对这个时代的文学能够达到的总体成就抱有信心和期望。从这个角度来说,接续新时期文学的新时代文学,有能力也有责任为中国文学筑起新的高峰,而作家则是通向高峰的攀登者。

作为一个从事写作的人,具体来说是个写小说的人,我想探讨的问题还在于:假如我们想象中的高峰总在那里,又要如何通过自己写下的一个个文字攀登上去?我的感觉是,与真实的、为了征服某座崇山峻岭的攀登有相同之处,但又有其不同。这也是文学创作的特殊性决定的,作为一门艺术,文学有它独特的规律。

比如说,我想文学上的攀登不一定总往高处看,或者说高处当然要看,但作家的可贵之处还在于要往低处看。站在半山腰上,一味往高了看,没准儿会让人眼晕,往低了看,才能找到通往高处的路。文学的写作者往往能从最平凡的小人物身上寻找到他们微不足道的光泽。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小人物才是真实可感的,对于小人物的尊重,恰恰是对于大多数人的尊重。抱着温情与敬意,真诚地表现小人物的幸福与苦痛,欢乐与哀伤,这既是我们的文学传统,也是我们的文学操守。这世上的人大多数都扑身在尘土里,风尘仆仆的人们活得都不容易,我们得正视并且尊重这些不容易,才能小里看大,让尘土开出花来。

再比如,我想文学上的攀登是一段不走老路、永不重复的旅程。文学贵在原创,前人的“写法”需要继续创新,前人的“想法”更不能成为我们的约束。作品的小不同在于技法,大不同则在于对世界、对社会、对生活能否形成独特的、又吻合时代情绪的新观念?大不同是对作家的大挑战。我个人比较偏爱当下题材的写作,愿意写点儿身边眼前的事儿,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希望从新人物、新题材里找到前人没有过的新认识,每次的新认识也未见得大,但有那么一点儿,就能让自己感到不是在作旧文章。从某种意义上,在新路上攀登一寸,高于老路上攀登一里。

还比如,我想文学上的攀登注定不能独行。或者说,作家看似在书桌前独自工作,但实际上总有无数人的经历和情感汇聚在他们的笔下。我们总说一个作家塑造了一群人、一座城、一个时代,但再一想,又何尝不是那群人、那座城、那个时代塑造了这个作家和他的作品?心里有别人,这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素养,在我看来也是文学写作的基本素养,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素养,才能克服作家这种身份最容易犯的老毛病——自恋、自得、自私,从而让自己的一支笔发出远大于自己的声音,为尽可能多数的、值得发声的人而发声。

文学的高峰在哪里?在作家心里,似乎总有一部完美的作品,“此曲只应天上有”,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文学的高峰并非存在于理念之中,它其实已经存在于烟火人间,是由世间众人用辛劳和汗水筑成的。

(作者系“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作家代表)

2023-11-24 □石一枫 1 1 文艺报 content72552.html 1 尘土开花,筑众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