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少儿文艺

以地方经验 讲述中国儿童故事

——读苏展的儿童小说《紫霞坡》

□洪 艳

讲述中国儿童故事,塑造中国儿童形象,是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的重要责任和使命。苏展的《紫霞坡》以雷州半岛的“紫霞坡”为叙事背景,讲述了因父爱疏离、被奶奶宠溺的12岁“问题少年”甄小帅在此成长蜕变的故事。作者将“紫霞坡”这“一方水土”介入到小主人公的生命进程中,既以细腻的情境呈现了孩子动态的生长过程,也展现出新时期扶贫攻坚工作的推进力度,还呈现了大时代中地方文化的动态化发展特征。

《紫霞坡》以优美的语言和多线索的交织,极尽铺排出了雷州半岛民俗文化、节庆文化、饮食文化的全景,突破了主题先行带来的阅读疏离感。从儿童文学的地方叙事角度出发,苏展的书写并不是借由单一主题展开的单向度写作,而是对中国当代乡村及儿童成长进行的散点式描写。紫霞村在经历村民变革中的挣扎与阵痛、驻村干部的执着坚守、支教老师的无私奉献和返乡创业村民的共同努力中,逐渐展露出了新姿态、新气象。春天,迎来了粤西地区最大的节日——“年例节”。甄小帅在鞭炮声和锣鼓声中,看到了乡村节日庆典中五颜六色的旗队、跳桩采福的舞狮、美如宫殿的彩轿、神乎其神的“穿令箭”“厚皮班”演出的雷剧……节日是儿童观察世界的重要视角,也是童年经验的记忆载体,甄小帅在见证紫霞村的变化过程中,性格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转变。他开始关注与亲近“落后”乡村,包括樟树林里各种各样的昆虫、村里自然生长出的各类花果、山林野地里蔓生的各类中草药等。他逐渐打破了对“乡下人”的偏见,主动学习方言,为紫霞村环境的卫生改造、学校的图书资源扩增出谋划策。耳濡目染了父亲的辛劳和坚守后,深刻理解了父亲,成为父亲的小助手。苏展用多线并置的叙事线索记录孩子成长,详略间穿插了地方风物和民俗风情引发的趣味性,增进了父子亲情,使得孩子在学习上获得了自信和奋起直追的勇气。

作者以对现实的强烈关怀,贴合时代旋律,记录着雷州半岛民间文化资源的丰富性,捕捉到民间文化中的温情,为离家孩子的成长蜕变提供了别样的温度。甄小帅初到紫霞村时,村里的景象让他感到陌生,但香甜的糯米籺安抚了惶惑的男孩,让他感到世界的“古朴、新奇、有趣”。甄小帅还在木薯块、菜头仔的制作和品尝中,在土块垒成的窑制出的瓮鸡中,在稀米浆蒸成的猪肠粉中,在就地取材制作的蛤蒌饭的晶莹和鸡骨草汤的香醇中,感知着乡村民间的淳朴、智慧与勤劳。这些普通却带着村民别样心思的吃食,促成人们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不仅联结了城乡孩子间的友情,而且见证了乡村日新月异的变化。

苏展以儿童的视角作为叙事切入点,民间世俗的日常肌理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展现当代儿童的精神面貌与情感寄予。若参照叶舒宪的界定,作家对地方文化的书写或可归结为一种“地方性知识”,《紫霞村》正是尝试以这样一种“经验”或者“知识”,展露出当代儿童文学作家在讲述中国故事时的一种叙事策略和审美追求。

(作者系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副教授)

2023-12-11 ——读苏展的儿童小说《紫霞坡》 1 1 文艺报 content72770.html 1 以地方经验 讲述中国儿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