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科幻

看见“大国重器”背后的“中国力量”

——评付昌义《大国重器背后的科学与幻想》

“蛟龙”号,来自《大国重器背后的科学与幻想》插图

■曹文君

科幻文学理论家达科·苏恩文认为,科学层面的“认知性”,也就是科幻故事与科技发展的密切关联,是科幻小说足以成为一个独立文类的本质属性之一。进入技术时代以来,科学幻想与科技发展并肩前行,一方面,科技成果是科幻作家的知识资源和灵感来源;另一方面,他们笔下的作品又暗中牵引着科学技术迈进的方向。科幻和科学相辅相成,历史和未来彼此连接,“科”与“幻”、“今”与“昔”的双重跨越,就体现在《大国重器背后的科学与幻想》这本科普作品中。正如本书作者、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委会主任付昌义在前言里所说的那样,科幻对科技发展始终富于预见性,同时科幻也时刻启迪着人类社会对科学本身的探索追求,从而能够共同推动人类不断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大国重器背后的科学与幻想》对科技成果进行了系统的脉络梳理,将科幻与科技的整体关系有机结合,并且尤为注重当下人类密切关注的前沿发展方向,而这些方向同时也正是当下科幻创作值得关注的重点题材。飞上苍穹、深入星空是人类长久以来的探索与追求。在“载人航天工程与科幻”一章中,作者在梳理人类太空探索历程时指明,齐奥尔科夫斯基、冯·布劳恩等诸多伟大的航天科学家都曾从科幻作品里获得启发。作者认为,中国的载人航天科幻文学充盈着整个中华民族历史和现实的思考,是中国独特文化史的一部分,指明了航天题材科幻的盛行与爱国主义情怀的表达对中国航天技术突飞猛进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探月工程、火星探测工程是中国航天今后着力发展的重大方向,作者总结了科幻作品中月球、火星两大主题的体现,并认为探月、探火等“星际探索故事”将是被持续关注的科幻题材。

浩瀚神秘的海洋,一直是人类积极探索的新疆域。从经典科幻名著《海底两万里》出发,作者归纳出海洋题材科幻的主要创作方向,包括探测设备、探险航行、荒岛生存、探索航路、生物畅想、污染治理等主题。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在海洋深潜探索领域有了长足进展,“海洋强国梦”逐步变为现实,海洋题材也必将是今后科幻创作的又一重要方向。

自科幻小说鼻祖《弗兰肯斯坦》起,生命科学便是科幻创作的重点题材。第三次技术革命以来,生化技术逐渐走进人们日常生活,人类社会日益受其深刻影响。面对其中的伦理风险,付昌义认为,相关题材科幻作品将起到引导和警示的作用,有助于规范技术伦理、化解社会风险;而随着“换头术”“基因编辑婴儿”等富于伦理争议的技术在现实世界中问世,生化题材科幻作品依然将会是极具现实意义的重要题材。

近年来,我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可控核聚变研究或成为未来能源的重要方向。能源问题是一切人类产业的基础命题,也是科幻作品在世界观设定方面历来重视的基础因素。在能源相关章节中,作者梳理自工业革命以来,能源技术与科幻主题、科幻流派的密切联系,而可再生能源、包括核聚变在内的核能、碳排放及碳中和等先进技术,是我国今后能源领域着力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科幻创作中方兴未艾的热门题材。

国内外人工智能技术已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GPT大语言模型等人工智能应用改变着社会生活方方面面,“AI是否会代替人类工作”等话题成为全社会议论的焦点,也引发了人们的忧思。作者认为,作为科幻小说传统题材,人工智能技术为科幻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相关科幻作品也可能对人工智能技术今后发展产生启迪作用,尤其是科幻作品中对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伦理冲突的预想,以及对人工智能技术自身问题的挖掘,今后势必会影响这一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大国重器背后的科学与幻想》让我们清晰地意识到,如今的科技发展已经具有某种科幻性质。当马斯克宣布将研发超高带宽的脑机接口系统,实现与人工智能的共存;当华为的Mate60pro手机在大国博弈的关键时刻横空发布,一方面我们感受到科技进步的惊人速度,另一方面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着的探索精神与创造精神,用创新与想象的力量排除万难的精神追求。这样工业史诗与科幻史诗的结合,展示了这个时代的特点:今天人们已经不再把伟大的工业发明、工业制造、工业探索,简单地归纳为工业,而是将它看作科技和工业,创造与幻想的结合,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不断突破现实、引领现实的创造精神在工业上的表达。

无论对科技发展史的梳理、还是科幻文学史的回顾,《大国重器背后的科学与幻想》都把当前中国的工业制造,国家的富强,以及国家富强背后的科技动力,与科幻所代表的精神资源连通起来,挖掘出大国重器背后的想象力、创造力的源头,将它和国家的进步,国家的独立自主,国家的未来发展与民族自强,以及中国梦的实现紧密结合。这推动了全民思想的解放,让整个社会认识到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对科幻“认知性”的全面分析,对国家发展与创新源动力深层关系的挖掘,《大国重器背后的科学与幻想》一书将科幻与人类技术发展的宏大叙事相结合,是一部连接着现在与未来,极具统领与预测高度的指南文本。书中对“大国重器”的技术梳理,体现着“中国力量”,并对广大科幻读者和科幻创作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系科普科幻评论人)

2024-01-19 ——评付昌义《大国重器背后的科学与幻想》 1 1 文艺报 content73252.html 1 看见“大国重器”背后的“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