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少数民族文艺

丰赡年节 浓浓情意

□石才夫(壮族)

转眼间,龙年春节又要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我总会想起小时候在老家村子里过年的情景。那时农村的生活还只是勉强温饱,物资匮乏,老百姓平时很少能吃到肉,但也因为如此,过节才成为孩子们的期待。尤其是过年,除了能吃上肉,还有新衣服穿,能放鞭炮、走亲戚。那种热闹和温暖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我的老家来宾市,位于桂中。那个村子很小,只有30多户人家,200多口人。我们是壮族,但周边有好多客家人聚居的村子。这种汉壮杂居的社会环境,让一个地方的民俗和文化变得多元而丰富。广西有12个世居民族,壮族和汉族、瑶族、苗族、侗族等民族杂居的现象很普遍,所以千百年来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互相影响、互相交融的现象也十分普遍。比如过节,基本上汉族同胞过的节,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也一样过,例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同样,壮族、瑶族的传统节日如三月三、盘王节,很多汉族同胞也乐于参与。如此一来,在广西基本上是年有大节、月有小节,一年四季,节日不断。每个月的小节,从二月份起,有二月初二的社王节、四月初八、五月端午、六月初六、八月十五、九月初九等等。至于端午吃粽子、中秋赏月吃月饼等,与全国各地一样,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老家,过年最重要的准备有三项:腊猪肉、包粽子、做米花糖。腊猪肉一般是节前两三个月就要做。与桂北和桂西北一带的烟熏肉不同,桂中壮族腊肉是阳光晒出来的,风味也大不一样。腊肉做法简单:买回新鲜的五花肉,按一公分左右的厚度切成长条,用粗盐揉搓,腌一个晚上,穿上绳挂竹竿上晾晒,一般需要晒一个月左右。吃的时候可以蒸,也可以炒。蒜苗炒腊肉是年夜饭必不可少的“硬菜”。

粽子和米花糖要到大年三十晚上才做,由此也成为壮家人守岁的重要活动。包粽子用的糯米都是自家种的,洗净后,加入用草灰煮出的碱水,再拌上五香粉,粽叶用的是竹叶。每年到了除夕下午,母亲、姐姐和姑姑们便开始动手包粽子,她们手巧,包出来的粽子又结实又好看。粽子一般有两种形状,一是拳头大小的三角粽,相当于零食,一种是长约20公分、直径12公分的大粽,用来祭祖和走亲戚。粽子包好,放到大锅里煮,灶膛里不断添进柴火,灶火通红。两三个小时后,香味就随着水蒸气慢慢飘出来了,我们这些在外面玩耍的孩子,闻到粽子的香味,便会不由自主地往家里走。这时,母亲会掀起厚重的木锅盖,捞出几个三角粽,让我们趁热吃。那种米香和肉香混合在一起的独特美味,从此在我们的心里生了根,再也无法忘记。有时也开一个大粽,供大家分吃。粽叶剥开后,用包捆粽子的稻谷秸秆,一头咬嘴里,一头拿手上,然后绕粽身一拉,粽子就被环切成一块一块的。

米花糖也叫爆米花,先是在大铁锅里放入细沙,炒热后把糯米倒进锅里,和着沙子一起翻炒,等米粒爆开后迅速捞出,用筛子筛掉沙子,米花就炒好了。接着是煮糖,锅里放入适量红糖,加水煮,等糖块溶化后,需要边煮边用清水测火候。这是整个工序里最关键的一个环节,火候不够,米花无法凝结成块,煮老了,吃起来会有苦味。糖水煮好,立刻倒入备好的米花,搅匀,倒入盛具压实,待冷却后用刀切成四方形小块,这就大功告成了。

腊肉、大粽子、米花糖是过年最具标志性的特色食品,也是大年初二去外婆家走亲戚时篮子里的“标配”。

春节是无鸡不成宴的,肥大的阉鸡是年夜饭上必不可少的主菜。敬神祭祖的仪式完成之后,丰盛的节日大餐就拉开了序幕,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对于广西壮族来说,出门在外的人,在外地或是城里工作的人,春节或许可以不回家,但“拜山”(扫墓祭祖)的时候是无论如何都要赶回去的。除了缅怀祖先表达怀念之情,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小培养族人“根”的意识。仔细地摆上供品,虔诚地点着香烛之后,辈分高的长者,这时会在祖宗坟前,给后辈们讲述祖先的故事以及家族的渊源。年复一年,这些东西会牢牢地植入每一个人的心里,久而久之,“根”的意识会成为每一个人生命的一部分,任凭岁月的风雨吹打,再也无法改变。对祖先的无限敬畏、对幸福平安的虔诚祈祷、对子孙后代的美好期许,都寄托在了这些年节的传统习俗里。

春节一般只是小家的团聚,父母儿女最多加上祖辈,一家三代吃个团圆饭。祭祖时则不同,一个大家族大的几百上千人,小的也有几十上百人,热热闹闹地杀猪宰羊,上山扫墓回来摆上十几桌几十桌,喝酒吃肉,那场面真的是令人印象深刻。无论大人小孩,他们更愿意把祭祖扫墓作为一次愉快的远足踏青。

从前生活还比较困难的时候,一般只有过节才能吃上一顿肉,这对小孩子的吸引力是很大的。现在,老百姓早已解决了温饱实现小康,天天都在过节,吃已经不是节日里分量最重的因素了,人们更看重的是节日里那一份浓浓的亲情以及温暖和谐的氛围。只要有亲情、有爱,有快乐,无论是什么样的日子,其实都是节日。

2024-02-05 □石才夫(壮族) 1 1 文艺报 content73444.html 1 丰赡年节 浓浓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