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林修竹,春笋遍地”,这是我小时候春节时常看到的一副对联。在冬去春来的季节,不但人有了春天的期盼和喜悦,更是我在组得本期两篇文章后的深刻体会。
张昌华老先生是原江苏文艺出版社(现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是江苏出版界1980至1990年代极度活跃的知名编辑之一,在任期间策划了众多享誉出版界和读书界的品牌图书;他与海内外名家长期深入的交往,成就了一段段作者与编辑之间的佳话,以至于他如今仍然在出版一部部反映作者编者鱼水深情的作品。可即使是这样一位现在仍然活跃、年逾八旬的老编辑,在写到引领他走上编辑之路的老编辑时,仍然一往情深、充满敬意。
蔡玉洗是原江苏文艺出版社的总编辑,年龄甚至比张先生大,是他不仅仅将已经是40来岁、却只有中学文凭的中学教师张昌华引入出版界,还一次又一次地给张昌华介绍作者、推荐名家、交办项目,让张先生迅速结识国内外名家,业绩暴增。如果说这还属于提携新人、新老共赢的话,那张先生在编辑生涯中一次次“闯祸”,真的是要把蔡总往火坑里“推”了。可他每次总会听到蔡总淡淡的一句话:“我签了字,责任在我,与你无关。”两个月前,当蔡总溘然长逝,无数熟悉不熟悉蔡总的人都无法掩饰地落泪和悲叹时,我们便可在张总的这篇文章中找到缘由。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由老竿为扶持。吴江总编辑前年与中央党史出版社一行来到凤凰交流并与我相识,我俩从此便成为网上知音。他对编辑理论的建构,对编辑实务的熟稔,对时事人物的看法,都值得我深入学习。我曾复制了他关于编辑技能的文章,发凤凰所有编辑参考。他关于新编辑快速成长的五大诀窍,实在是编辑培养的实用宝典。限于篇幅,我只能删除一条他排列第五的诀窍。我认为,所有年轻编辑,照着他“架设桥梁、读书学习、调查研究、出去见人”四条反复实践,特别是关于“调查研究”里面的小“四点”反复锻炼,如果不成才,那只能说明“天妒英才”。
年轻编辑的成长,不但需要吴江这样的总编辑带着,还需要由蔡玉洗这样的总编辑罩着,新人的成长,绝非易事。
——徐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