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四五十岁的年龄,总有一些场合,要给年轻编辑讲几句经验之类的话。编辑的成长好像也没有什么捷径,现在静下心来总结成长中的体会,和自己刚入职时老编辑讲给我的,也没有什么本质变化。当年前辈的话语,音犹在耳,倏忽之间,我就由听讲人变成了讲述人。
架设桥梁——编辑工作的专业性所在
刚入行的编辑可能会问,在专业细分的时代,图书编辑的专业性体现在哪里。这个问题好像不容易说清楚。一方面,图书编辑工作重实践轻理论,一些编辑史、编辑理论、编辑学研究方法的课程,可能大多数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也没有系统学过。加上各出版领域涉及的学科门类广泛,很难在整体上把编辑工作的专业性附着在某个学科上。另一方面,出版行业又对编辑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好编辑的培养和成长,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编辑工作在文化传播中起着桥梁的作用,一边连着信息、知识、作者,另一边连着读者。它的专业性就体现在联通两边的“架桥”本领。当海量信息、知识包围受众时,什么才是有价值和满足需要的,怎么把它们变成内容产品?编辑通过专业性的工作,替读者对某个领域的信息、知识进行选择、组织、呈现和推广。这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包括专业知识研究、选题策划、内容组织、案头编辑、装帧设计、材料工艺、营销推广、数字化等等,涉及的关键词是信息、人和技艺。所以,获取信息、沟通人群、提高技艺,就成为年轻编辑“架桥”路上必须过的几个关口。
在“桥”的两边,要特别注意读者那个方向,它是起导向作用的。一个选题要不要上马,一本书稿以什么形式呈现,是读者的需要起主导作用。无论多有名气的作者,编辑和他们对等沟通的底气,来自于编辑更懂读者、更了解读者的需求。从更好为读者服务的角度出发,把书做好,也实现了更好为作者服务的目的。
读书学习——增加思想力的深度
编辑是个领社会文化风气之先的职业,也是个需要终生学习的职业,有时候放松偷懒一年半载,就会有落伍难追的感觉。
现在的信息量太多太杂,惑人耳目。还是应该静下心来读书,精读一些经典学术著作,不拘哪个学科,相对成体系地读一部分,会让个人的知识基础更稳固,思想力更深刻,判断力更准确。
我在上学读书期间,没怎么接触过哲学。工作后的两年多时间,在一位搞政治思想史的老师带领下,每周末花一整天,几个人凑在一起精读中外哲学原典,从孔子、庄子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霍布斯、卢梭、康德……在哲学史上打了几个桩子。有了支点之后,能读进去了,自己陆续又看了一些,算是对哲学有了一点积淀。记忆最深的是读康德的三大批判,特别是《纯粹理性批判》,对没有哲学基础的人来说,进入很困难,要一点一点地啃。现在回忆康德的书里都说了什么,已经很模糊了,但当年所受的思维训练,印刻在思想基因中,思想的逻辑性和穿透力增强了,分析判断事物的本领增强了。作为编辑,要经常进行分析和判断,读经典可以训练这方面的能力。当然,不一定非得是哲学书,史学、文学、法学、社会学……都可以,人文科学治学和训练方法类似,对哪方面感兴趣,系统地钻研一阵子,会受益终身。人的知识结构和思想基础,常常是年轻时期打下的,这个时期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所以系统读书要趁早。
调查研究——通过信息材料找规律
调查研究是贯穿在编辑工作中的基本功。通过分析信息、材料去寻找规律,是研究社会科学的基本方法,对把握编辑工作的道理也适用。毛主席说:“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
选题策划是编辑工作中的难点,刚入行的人可能觉得很难,看到老编辑总有好选题,俯拾皆是,自己却摸不到门路,憋也憋不出来。这也有个功到自然成的过程,所谓功到,主要是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坚持信息积累,坚持琢磨研究,一般来说两三年后即可小成。关于编辑的调查研究,细谈几点。
一是可以建立个人的图书信息数据库。比如选题策划,对某个门类一段时期的过往好书、当下好书的资料,进行积累和分析。做上几年,这些信息就不再是散点了,可以勾画出这类图书的发展进化脉络。这是培养做书感觉的重要参考和依凭。了解了这个脉络,再考虑选题,就不是凭空出世,而是在源流里面。顺着这个脉络,也容易发掘出新选题,跟风也罢,创新也罢,总是得先摸到规律性的东西。
每年北京的全国图书订货会,是出版界新书集中展示的场合,我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坚持每年去订货会搜集各社新书、好书信息,特别是党史、理论类图书,从中寻找启发。20多年下来,对这类图书的线性变化有个基本的了解,如同一条河,它从哪流过来,现在是什么状况,可能流向哪里,有自己的认知。有了这个总体认识,再去判断河里的一石一浪,心里是有底的。开始几年逛订货会,搜集资料很辛苦,没有智能手机,靠搜集各社的书目,每次几十斤。第一天收集回来,晚上连夜看,对感兴趣的书标记出来,第二天再回到现场翻看真书。那些年也摸到一点门道,比如各地出版社千里迢迢来京参展,不会带很多书目,一两天就散发完了,所以要先逛各省展区。后来手机可以拍照,搜集材料也就简便多了。
二是编辑的调查研究随时随地贯穿在工作中。一个想法飘过,在图书网站上、数据平台上检索翻找一通,去和专家学者聊天,从他们的谈话中收集线索、启发,甚至有目的地去刷社群和视频网站等等,只要带着收集资料的目的,都算是调研。这种工作要经常做。
三是要重视对资料的研究分析。对年轻编辑来说,可能存在调查容易研究难的问题。调查时七嘴八舌,琳琅满目,热热闹闹,记了不少笔记,拍了好多照片,但对带回来的资料,却懒于研究。毕竟,一个人面对大量碎片的资料整理分析,好比做一篇小论文,是件苦差事。但这种夜深人静时归纳综合的过程,才是长本事的必经之路。
开始当编辑,我对装帧不入门,不知道怎么和美术编辑对话。对美编设计的封面,虽然不满意,但说不出哪不好,提不出建设性意见——实际是对装帧缺乏规律性认识。后来建了个封面数据库(也不过几十个样本),按照创意、布局、工艺、色彩、字体等几个要素,把市场反响、个人观感好的和不好的封面收集来,坚持了几年,不断收集不断看,为什么这个好那个不好。看多了,想久了,好像到了某一天,就能和美编对话,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了。
现在图书行业和出版单位自身的数据平台上,集散了大量数据。年轻人比我们老家伙对数据更敏感,检索使用也更熟练,要重视利用数据。有时候,一个瞬间的错误判断,需要花很长时间、很大成本去消化、修正。如果有较强的利用数据辅助判断的意识和能力,可能要少犯很多错误。
四是调研后得到的启示、规律,要在实践中大胆尝试。只是知道了,不去实行,也难有真正的长进。我和本社的年轻编辑常说,工作方法三步走:第一步是睁眼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寻找解决办法。第二步要动手做——对于获得的启发和想到的办法,大胆尝试,起而立行。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一切成长和进步不是开几个座谈会、听几个讲座就能实现的,还是要在大量实践中去锻炼。第三步是用心想——行动的结果,有成功有不足,要不断总结经验。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又会产生新的问题,还是重复这个三步走。在一次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往复循环中,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提高。
出去见人——人动有三分喜
一些大的出版公司,编辑会分为案头和策划组稿两种,体现了更细的分工。对年轻编辑来说,我还是提倡不要过早定型,如果能做到两门抱,岂不更好,这两种工作本身也不能截然分开。
全科的编辑应该具备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基础是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不能太宅。编辑的职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社会交往平台,上可平视公卿,下可深入市井,这也是编辑职业的魅力所在。
人动有三分喜。人像一潭水,动起来,激活起来,状态就不一样了,收到的效果也可能超出想象。有的行动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像潭水的涟漪一样,在别处能收到效果。我总和社里的年轻编辑说:不要屁股沉,不要贪恋办公室的空调和软椅,长期封闭在格子间,不能知形势,不得遇高人,不足励志气。
年轻编辑出去见人,有活力,招人待见;没负担,自由发挥。到了四五十岁的年纪,再要出去见人,考虑的就多了,也没那么自在了。所以,出去见人也要趁早。
专家学者是必见的人,也是潜在的作者群。很多信息、选题就是聊天过程中迸发的。作者群可以是宽泛网络和精干队伍的结合。同行中特别是有出色业绩的,也应该经常见面请益。他们能带来行业的新鲜动态和先进经验。面对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如果连个可以请教、出主意的人都没有,是危险的。
我刚当编辑那阵,有一段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周要认识一位新朋友,逼着自己走出去。那时认识的很多是退休的老人,他们赋闲在家,有年轻人上门是很高兴的,常常说个不停,很多是题外话。作为听众要有耐心,陪他们聊天,最终会回到你感兴趣的话题。
年轻编辑也要注意建立和维护同龄的作者队伍,形成编辑与作者共同成长、共同扶持的良性循环。再大牌的学者也要从年轻不知名时起步,也要从青涩的文章著作开始被社会认识,也要给孩子挣奶粉钱……编辑从某种程度上是“星探”、是“经纪人”。学者们从讲师升到副教授、教授,编辑们也从助理编辑熬成副编审、编审,几十年的交往,共同成长,成为真正的朋友,也是人生历程中的一段佳话。
都是些老生常谈。做编辑,如果奔着升官发财,是找错了门。这个工作辛苦,复杂,赚不到大钱,博不来高名,门槛似乎不高,能做出来还真不容易。这又是一项具有创造性、引领性的有趣味的工作。长江后浪,浮事新人,希望年轻编辑们早日成才。
(作者系中共党史出版社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