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 推动新时代农村题材文学创作”座谈会专刊

展现农村新貌,塑造新人形象

□关仁山

现实错综复杂,如何整体把握新时代、反映生活本质,需要穿透时代信息的思想能力。作家对现实农村生活的理解和认知,可能是正确的、深刻的,也可能是偏颇的、肤浅的。其中的生活具有复杂性,新问题、新矛盾,迷雾交织。时代在变,对乡村的文学书写必须改变,以适应现代语境下乡土创作的艺术要求,适应今天读者的要求。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推广,就像周立波笔下的湖南清溪村一样,全国农村会出现更多的乡村典型,需要作家用作品去激活这些文学地标。

时代要求文学对乡村的历史进程中人的心路历程和行为活动做准确而深刻的描绘。所以说,作家应该积极融入新的生活,以新思想和新感情,讲好新故事,塑造新人典型形象。这个新形象,应该是时代的“这一个”。过去文学经典里,如《创业史》《山乡巨变》等,塑造了真正“站起来”的农民形象。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平凡的世界》里有“富起来”的农民形象“孙少安”等。今天的文学需要“强起来”的农民艺术形象。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扶贫和乡村振兴放在历史的长河里考察,只是一个瞬间。恰恰在这一瞬间,现代农业发展中造就了农民特殊的人生,锻造了新的农民英雄。作家要把创作的激情燃烧到这个伟大瞬间里去。尽管苦难与农民相伴,但是,苦难也铸就了农民顽强生命的华章。对新人的发现、对新人的透视与剖析,不应该停留在简单颂扬层面,应该是深层次的,是精细和透彻的。探讨人性的复杂与矛盾,从文化的“根”上去雕刻人物,写出他们在大时代中的精神风貌以及产生裂变过程,在他们奋斗崛起的人生轨迹中,蕴藏着生命的真谛。

(作者系河北作协主席)

2024-03-18 □关仁山 1 1 文艺报 content73917.html 1 展现农村新貌,塑造新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