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创作长篇小说《纯真年代》。这个小说其实早在2010年时就已经动笔。一边写,一边收集资料,但写了不久,我就发现一个问题——像我们这代“70后”的作家,对中国的农村其实是一直停留那些旧的、以往的认知里,尤其是对处于变革中的农村,许多了解,也都是很片面的。所以,我当时就停笔了,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对乡村与乡村人物的观察、了解中。所以,原本打算写的三十年改革开放,到现在成了四十年的。但我认为这额外延伸出来的十年,恰恰是我深入生活、了解乡村的这十年,也正是我们“新时代山乡巨变”最为显著的十年。我有幸一直在现场。
我的家乡在浙江平原的一个小镇上,它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既是一座桥梁,又像个瞭望台。在那里,你不管是眺望城市,还是回顾乡村,它都在一段恰好的视距里,可以更客观地看到它们双方的发展、变化以及存在的问题——尤其对于我们的农村来说,经过这十多年的发展,它的面貌焕然一新了,生活现代化了,甚至连表达方式也有变化了。乡村中也到处体现了传统的力量。其实这种韧性往往也是一座村庄的个性与灵魂所在。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种力量在不断丰富与立体着我们的乡村,让它变得更加多元化,更加地具有开放与包容的基础。当然,矛盾也是避免不了的。但我们仔细去看,那些发展过程的矛盾与冲突,其实就是旧与新、历史与当下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而这恰恰就是我们创作所需要抓住的。所以说,在一个时代浪尖上的乡村里面,是充满了文学元素的。
(作者系浙江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