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少数民族文艺

诗是万物,自由生长

□桐 雨(仫佬族)

每一首诗的形成,是个体与外界碰撞之后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继而形成的倾诉。写诗是很个人的事,但绝不是孤独的事。花开烂漫是诗,落叶萧萧也是诗。诗歌可以连接你我,连接世间万物,风雨雷电、飞禽走兽、花草树木……皆可为诗。

《风的形状》这首诗是2019年秋天在鲁迅文学院写的。是时正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国各地的作家代表相聚北京,在鲁迅文学院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进行为期4个月的培训学习。学习期间,多民族作家一家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讨及文娱活动,度过了一段轻松的美好时光。

秋天是北京最美的季节。我住在鲁院大楼的侧面,窗户朝西,每天抬头,就能看到窗外不停变换的景色。树叶渐黄、变红、掉落,掉光叶子的树枝光秃秃地在寒风中伫立。进入冬季,雪下了一场又一场,即使深夜12点多,也不影响同学们跑到楼下赏雪。从未见过下雪的海南同学笑称,在鲁院,把一生中的雪都看完了。当春风吹拂,树上又一点一点地冒出绿芽。柳条在水池边随风舞动,冰冻的水面慢慢融化,睡莲与锦鲤浮出水面,流浪猫在水池边望着水中的鱼儿摩拳擦掌。每天下午,大片的阳光透过窗棂,印在房间的地板上,顺着时间慢慢挪移,让安静的房间多了一份生机盎然。夕阳落下,窗外的物象慢慢地模糊,变成夜的影子,万家灯火次递点燃……都为我的创作注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某天夜里,风呼啦啦地吹,光秃秃的树枝摇摇晃晃,像无数的手指梳理着风的长发,令我灵光乍现。我想,风是有形状的,万物皆在风中,风随物赋形,它可以是树,可以是房子……它是自由的,是变幻无穷的,而诗也是,于是我写下了《风的形状》。

我一直坚信,好的诗歌是自然而然长出来的,就像大地上的那些草木,在适合的环境下,有适合的光照、气候便能冒芽、开花、结果。诗歌,以心灵为土壤,心怀悲悯,向上向善,辅以细微的洞察,用心体悟人间的悲欣,诗句就会像植物一样顺其自然地破土而出。比如在日常生活中,被某一个场景震住,刹那间找到一种最好的表达,写下最纯粹的句子。那些自然涌现的纯粹句子,是最迷人的诗句。

当然,每一个作品的形成,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心境息息相关。我曾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去到地坛,融入匆忙的人流独自欣赏路上落叶的惊艳。我在地坛的银杏大道感受满树金黄的高光时刻,在静穆的墙角闭目倾听风的低语,在长长的暗红色围墙边抚摸琉璃瓦上久远的尘埃,在一丛茂盛的芭芒草间感受某种糅杂的苍凉……我把自己从现实中剥离,进入到另一种场景,去感受不同时期的风与物象,去思考不同时期的人与事,让心灵接受洗礼,把触碰到的思绪与感受用文学的方式表达出来。

这部诗集,有一气呵成的书写,也有反复修改的艰难。诗作题材涉猎广泛,是我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以及游历各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所获的思想感悟与艺术呈现。诗集分为“飞越的藤壶鹅”“隐形的粮食”“守密的树洞”“春天的声音”四个小辑,相对独立而又互为关照,其中以自然界的风、动物、植物为意象的诗歌占有不少篇幅。这些诗里,写人时会联系到自然界的风雨或草木,写风雨或草木时会联系到现实中的人。这种虚与实的艺术转换,旨在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之间达成和解的美好愿景。

诗集《风的形状》,以风的自由意象为切入点,以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底色,关注自然万物,聚焦底层人们,描绘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向往,书写仫佬、壮、瑶、苗等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与民族风情,讴歌党和人民,讴歌时代楷模,记录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变迁,记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带给少数民族地区翻天覆地的变化,体现各族人民团结向上的精神,具有浓郁的民族特性。

2024-04-03 □桐 雨(仫佬族) 1 1 文艺报 content74120.html 1 诗是万物,自由生长